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巴伦支海-喀拉海是北冰洋最大的边缘海,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的响应和反馈,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其古海洋环境演变及海冰变化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末次盛冰期以来,该区域的古海洋环境受到太阳辐射、海流强度、海平面变化、温盐环流和河流输入等因素影响发生了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波动。巴伦支海受到北大西洋暖水和极地冷水两大水团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水团交界处 (极锋) 由于不同水团性质的差异,导致其海水温度、盐度及海冰发生剧烈变化。而喀拉海则受到叶尼塞河和鄂毕河大量淡水输入影响,海流系统较巴伦支海相对复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的陆源物质,并可以通过磁化率的分析明确区分两条河流的陆源物质。由于受到冷水和暖水的相互作用,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变化迅速,并且在全新世中晚期存在 0.4 ka 和 0.95 ka 的变化周期,但海冰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气候系统内部各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古海冰重建研究工作主要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所选用的重建指标也相对单一,另外存在年代框架差、分辨率低等不足。本文以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为中心,总结了其快速气候突变事件、古温度盐度、海平面及海冰的变化,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海洋环境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42.
43.
从增加值创造与流转角度考察制造业区域网络及价值链,是当前国际贸易与产业专业化分工研究的新领域。各国在制造业区域价值链参与中的效应问题,尤其是价值链参与对各经济体及其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何种规制,更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黑箱问题”。基于OECD和WTO联合发布的TiVA数据库最新统计数据,借鉴、构造了区域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产业演进系数、产业竞争力指数、区域价值链参与度位序等量化指标,构建起区域价值链“参与度-适应性-竞争力”分析框架,对中日韩在东盟制造业价值链的参与特征及耦合关系,开展时序统计测度与横向比较。研究表明:① 中日韩对东盟制造业价值链的贡献份额提高到47%,是区域价值链的主要参与者与实际主导者。其中,中国历经1995—2001年、2002—2007年、2008—2015年三个发展期,超越韩日成为首位参与国;② 三国参与区域价值链的产业结构同期发生调整。中国符合产业演进梯度上升的一般规律,解构了所谓的东亚“雁行模式”,但在结构合理性上尚需提高。日韩则向中低技术产业逆向演进,契合市场需求;③ 三国的产业竞争力及其空间格局随之出现阶段性演替。当前,中日韩分别在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并在东盟区域演绎出了空间交叉、部分重叠、独据等三种产业互动类型。这与各国自身制造业产能及其发展阶段紧密相关,更受到区域价值链成长需求与参与国之间竞争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及其内涵特征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地缘经济学一经诞生,就备受关注、讨论及推崇,但在其性质及内涵的认识上则出现了诸多分歧,已影响到学科理论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从地缘经济理论发生学角度,对欧美地缘经济学的实践背景、理论缘起、发展流派等进行回顾与梳理,以辨析其性质及内涵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欧美地缘经济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论渊源,世界范围内地缘经济合作实践二度兴起,成为理论内涵的重要来源及宏观背景。多个相关或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其提供了理论准备,地缘政治学则是其直接理论来源;(2)随着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地域扩散,形成了以美国、意大利和俄罗斯为中心的多个各具特色的理论学派。不同学科及其分支理论、观点与流派之间相互借鉴、交叉与融合,使其变得极为庞博复杂;(3)地缘经济学已形成有别于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内涵及特征,不过总体上处于学科理论的初创阶段,其研究边界尚不清晰、核心理论有待建立、学科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5.
在部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基础之上扩展构建档案管理子系统,将电子公文运转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贯通在一起,为完整的公文生成、归档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设计了档案整理中间件模块及预归档中间数据库,规范了归档操作接口及标准,为其他业务系统数据的归档接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莫托萨拉铁锰矿硅质岩呈层状产于铁矿中,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2O3,Au,Ag,Cu,pb,Zn,As,Sb,Hg质量分数高,Cr,Ni,Co,FeO,Al2O3质量分数低,e(Al)/w(Al+Mn+Fe)比值低,这些元素组合指示出其热水 成因,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硅质岩主要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的稀土元素和O,Si同位且成表明硅质岩是  相似文献   
47.
48.
分段回归在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最 《水文》1993,(4):45-49
  相似文献   
49.
50.
敦煌莫高窟岩体风蚀机理及其防护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风洞模拟实验研究莫高窟岩体的风蚀机理,结果表明,挟沙风风蚀速率明显大于净风。沙岩(层)结构、构造脆弱是产生岩体风蚀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沙楔”作用加速了风蚀烈度。采用10%的SS和10%的PS材料加固岩体是防止岩体风蚀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