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李斐  刘崇兵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06):835-841
论述了物理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中分别对应的正常重力场源的构成、物理与几何上的意义以及对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行了论述 ,分析了同源性研究在物理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相互结合以及定量描述地球内部密度分布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给出了同源性分析可遵循的途径及其所应满足的条件与约束 .最后 ,以正常椭球的扁率变化率具有最小模为约束 ,应用PREM模型 (PreliminaryReferenceEarthModel)密度为大地测量中正常椭球赋值 ,其结果以正常椭球的内部扁率的多项式表达式给出 .  相似文献   
102.
针对月震数据分布不均,传统反演方法不易搜索全局最优解等问题,提出联合使用重力/地形导纳和非线性粒子群PSO算法同时反演月球物理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表面地形载荷模型和内部异常密度载荷模型合理,粒子群PSO算法能同时求解月球物理参数及其全局最优解.将方法运用于月球物理参数的反演,可为月球内部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力学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联合验潮与GPS测量极区海冰厚度的新方法 由海冰上的GPS观测可得到海冰上表面高验潮可提供海水面高联合两种观测数据可计算得到海冰干弦高度再结合海冰表面积雪厚度与冰雪密度数据由力学平衡原理可构建海冰厚度的计算模型 根据这一原理通过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山站附近海冰上的实验监测到了2012年9月22日至11月9日的海冰厚度变化 与钻孔实测冰厚相比其总体精度达到了cm级最大差异为8.9cm差异的均方根为5.4cm.  相似文献   
104.
鉴于卫星测高技术在南极周边海域会受到海面浮冰影响,且在利用测高序列分析海平面周期性动态变化时还会受到潮汐周期混叠效应的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基于GPS和验潮数据联合的南极大陆附近海域从1994-2014年间海平面的绝对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围绕南极大陆及附近海域的15个验潮站中,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最大的是Diego Ramirez验潮站,达到11.10±0.04 mm·a-1;在西南极南极半岛的德雷克海峡,海平面变化最为活跃,变化均值在8.31±0.05 mm·a-1;在东南极,从Syowa站依次到Casey站,海平面的绝对变化速度相对平稳,四个潮位站海平面变化均值为3.35±0.04 mm·a-1;在罗斯冰架右下侧的罗斯岛附近,由于冰川崩解入海导致Scott Base站处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较快,达到了9.61±0.07 mm·a-1.综合15个验潮站计算结果可得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和罗斯岛附近海域,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要高于同期南大洋海平面绝对变化速度,而东南极4个潮位站海平面绝对变化均值则与其相当.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南极不同海域间海平面变化的差异性,相比较于对南大洋海平面变化的一个整体研究,分区研究海平面变化更具针对性,能更好地了解南极不同区域冰盖、冰架崩解和消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5.
以Jason-2卫星雷达测高数据监测洪泽湖水位为例,分析了湖泊水位沿卫星轨迹呈"V"字形分布的原因。分析发现:由于湖泊面积相对较小,受陆地影响,测高波形中陆地反射信号占主导地位,水面反射产生的上升前缘非常小,导致波形跟踪出错。解释了波形形成的机制、造成水位计算错误的原因,结合遥感影像证明了解释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波形重定算法。结果表明,该重定算法优于常用的波形重定算法,剔除异常值后水位标准差为0.09 m,为湖泊区域的测高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已建立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且获得大量观测成果,但是由于涉及到数据保密问题,CORS系统成果的利用仍局限于政府部门。文中以已有CORS在线服务系统软件架构为基础,加入用户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模块,研发区域CORS在线定位系统(Regional CORS Online Positioning System,RCOPS)。由于区域CORS基准站密度大于IGS站密度,降低基准站与用户站的距离,有利于削弱站间距离相关误差,从而提高相对定位精度。经过实际数据测试,得出RCOPS系统(基准站与待定点平均距离51km)精度在XYZ方向上可以达到毫米级,高于使用IGS站作为基准站(IGS站与待定点距离大于500km)进行事后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7.
如果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射线的话,将会看到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迥然不同的宇宙。可见光波段的观测向我们展示了夜空中各种星系美丽而宁静的一面。除了少数相距比较近的星系,大多数星系看上去仿佛只是在空间中安安静静地漂泊着,和周围的环境似乎并没有太多交集。  相似文献   
108.
1、短问题 1、很多非周期彗星是直接从奥尔特云闯入内太阳系的。计算一颗这样的彗星从奥尔特云到太阳需要运行多长时间。假定奥尔特云距离太阳35000AU,彗星的远日点位于奥尔特云处。  相似文献   
109.
古代中国天文学纵观中国历史,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传说在4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尧时代,羲、和两兄弟接受尧帝的委托观测恒星并编制历法。这个远古传说可以说明中国天文学的久远和古代帝王对天文学的重视。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如此重视天文学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皇帝统治国家的需要。拿日全食作为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认为,日全食的发生是因为天狗吞食了太阳,这是一个重大的灾难,对国家稳定很不利。所以,皇帝迫切需要知道日全食何时发生、在何地发生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其二,皇帝需要建立完整的天文系统和精确的历法,指导国家臣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0.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1969年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土地。从那时以来,人们就一直在畅想着未来的太空探索和旅行。20世纪60年代时,很多人相信太空旅行在20世纪末将对大多数人成为可能:到了2000年,将有很多家庭能够住进太空旅馆,或者在月球上享受假期。在当时的畅销故事或影片,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和卡通片(图1)当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畅想。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更是设计了飞往太空和月球的航线,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步伐实际上相当缓慢,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