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470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1193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溶洞湿地及其附近的稻田和旱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喀斯特溶洞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1.77±1.42)g/kg,与稻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22.33±1.19)g/kg]没有显著差异,而旱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2.78±0.22)g/kg,比湿地土壤低41.30%。稻田土壤的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p H、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都与喀斯特溶洞湿地土壤无显著差异。但是,上述指标在旱田土壤中较低,降低幅度为15.63%~50.87%。统计结果表明,所有土壤全氮含量和p H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碱解氮、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土壤碱解氮、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对维持喀斯特溶洞湿地和稻田土壤较高的土壤有机碳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2.
中国地质环境图系数据库,是中国首套统一结构、统一格式、统一编码的涵盖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5个专业领域的全国性数据库。该套数据库是基于1:1 000 000数据源的地理信息库,以分省1:500 000环境地质调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地区1:50 000地质灾害调查、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二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查和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首轮地质遗迹调查等数据为基础,集成近20年来水工环地质调查监测数据和最新综合研究成果,根据统一的建库技术要求建立而成。该套数据库具有统一的系统库(符号库、颜色库、图案库、线型库),属性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和要求建立,图件按照统一的图饰图例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共包含163个专业图层,图元数量共337 833个,容量约8.8 GB。该套数据库为实现成果图件的动态管理与更新、构建数字地质环境奠定了基础,可为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提供详细的基础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93.
多氯联苯(PCBs)是环境中一类强致癌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其在环境中含量极低(10-9~10-8mg/kg级),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以实现对环境复杂背景中痕量PCBs的分离富集,这对于PCBs的环境毒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绿色环保的前处理技术,减少有机试剂用量,并能简化实验步骤,提高富集和分离效率,且最大程度上减少背景干扰是当前PCBs前处理方法发展的方向。近年来PCBs的前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快发展,开发新型的萃取材料是发展高效快捷前处理方法的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国内外PCBs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固相萃取已经成为富集PCBs的最佳提取方法之一,固相萃取方法使用的材料(键合硅胶、有机物聚合树脂、活性炭、纳米材料、分子印迹材料)对PCBs富集原理和富集效率、操作过程等各有优缺点。新型的磁性固相纳米萃取材料由于其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强吸附性能,较常规的固相萃取方法大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分子印迹萃取纳米材料对PCBs兼具高富集性和高选择性的突出优点,可以大大降低背景干扰,非常适合于痕量PCBs的无干扰萃取。这两种材料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4.
SPSS在旅游人数的预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79~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资料,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AR IMA模型,预测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高、方便快捷,适用于入境游客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895.
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1个站位(103°54.48′W,12°42.30′N,水深2655m)热液硫化物的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热液硫化物主要由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组成,且在ep—s—1层含有次生氧化形成的针铁矿,为富Zn型硫化物,其稀有元素Li(0.15×10^-6~0.30×10^-6),Be(0.01×10^-6~0.05×10^-6),Zr(73.8×10^-9~134.4×10^-9),Nb(8.14×10^-9~64.7×10^-9),Hf(2.54×10^-9~28.0×10^-9)和Ta(0.203×10^-9~1.21×10^-9)含量远低于洋壳,具有相对高Au含量,低Co,Ni,Sr,Cs,Ba,Bi和U含量的特点.热液硫化物中Zn.Cr,Cd-Ga,Cu-P和P—In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而Zn—Fe和Cu—Ba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8).从低温矿物组合到高温矿物组合,热液硫化物中的分散和稀有元素(In,Li,Cs等)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且热液硫化物中锌、铁和铜硫化物分别控制了Cd,Cs和P等元素含量的变化.由于海底风化作用,使得含次生氧化矿物的红褐色硫化物氧化层中V,Mn和REE等元素相对富集,使ep-s-1层具有与海水一致的REE配分模式,并对热液硫化物中元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从高温矿物组合到低温矿物组合,热液硫化物中Fe含量和矿δ^34S值逐渐增加,Zn含量和铅同位素比值逐渐减小,反映出海水对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的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96.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低压、低盐度、低密度、偏酸性和弱还原性的介质,成因以原生水(大气降水)为主,系陆相循环热水,由贫硫富金属的深循环水和富硫贫金属的浅循环水混合而成,从而导致了工业矿体的形成.多个成矿通道形成多个成矿中心.  相似文献   
897.
西方区域发展差异理论评介与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The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的主要观点是:任何实质性的区域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在一定条件下,随着区域发展要素的区际运动,各区的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趋于均衡。 该理论的一个最简单模型是由G.H.鲍茨提出的(1960)。他假设,不同的区域虽拥有不同的发展条件,但区域的经济产出是同质的,而且使用技术水平相当的劳动力。则其生产函数为  相似文献   
898.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不仅完成了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的首次钻探,也创造了陆架区2 843.18 m的全取心深钻记录。在CSDP-2井钻遇的三叠系青龙组(T1q),二叠系大隆组(P3d)、龙潭组(P2-3l)、孤峰组(P2g)、栖霞组(P1q)和志留系坟头组(S1f)等多层段岩心中探获了多类型、多级别的油气显示,且二叠系3个油砂样品表明该区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油气运聚过程。地球化学分析、油源对比结果表明:1#油砂和2#油砂层段均表现出"近源成藏"的特征,其中大隆组1#油砂中的原油与大隆组、龙潭组上段泥岩的亲缘关系明显,龙潭组2#油砂中的原油与龙潭组下段、孤峰组和栖霞组烃源岩具有更好的亲缘关系;3#油砂中的原油成熟度明显偏低,推测其可能来自两侧坳陷区的白垩系、古近系烃源岩;盆地模拟和含烃流体包裹体测温相互印证,明确了CSDP-2井揭露的四套烃源岩与三套储集层之间存在着"接力式"生烃和"波浪式"充注的多期成藏特征,同时得益于三套盖层的良好封盖,彰显了研究区较为广阔的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99.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分布与沉积地貌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阐明了老红砂的分布与地貌形态特征,并根据其沉积的构造特征等提出了老红砂的风成或风-坡积成因及其发育多期性的观点。最后还对进一步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00.
魏兴  周金龙  梁杏  乃尉华  曾妍妍  范薇  李斌 《地球科学》2020,45(5):1807-1817
新疆喀什三角洲地下水“水质型”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开展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具有实际意义.采用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年龄测试法,在对喀什三角洲地下水含水系统划分基础上,对地下水化学和循环更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含水系统由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潜水、河流冲积平原潜水和河流冲积平原承压水构成.沿地下水流向,水化学类型演化为HCO3·SO4-Ca→SO4-Ca→SO4·Cl-Mg·Na→SO4·Cl-Na,TDS增高,水质趋向盐化.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为溶滤-径流区,河流冲积平原为径流-累盐区.研究区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03%~16.35%·a-1,具有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潜水>河流冲积平原潜水>河流冲积平原承压水的特征.利用3H估算得出,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潜水年龄为8~49 a,平均值为29 a;河流冲积平原潜水年龄为14~>50 a,其中上部潜水平均年龄为24 a,下部潜水平均年龄大于50 a.利用14C估算得出,河流冲积平原潜水为476~33 623 a,平均值为8 106 a;河流冲积平原承压水为5 186~34 578 a,平均值为30 043 a,与潜水比为“更古老”的水.综合以上特征得出,喀什三角洲地下水含水系统可以划分为2个更新速率较快的局部水流系统(Ⅰ1和Ⅰ2)和一个循环滞缓的区域水流系统(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