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58篇 |
海洋学 | 18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预计Hipparcos测定星位的精度要远好于地面仪器的结果。对于从事地面仪器测量的天体测量学家来说,必须回答:地面仪器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地面仪器在未来建立惯性坐标系中仍起着重大作用。因为:1.地面经典仪器有相当长的观测历史,因此,在自行方面,有较好地面仪器观测历史的天体其精度并不亚于Hipparcos的结果。2.地面仪器观测可研究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问题.3.空间卫星不可能包罗全部课题,仍有大量的课题需要地面仪器去观测。4.地面仪器研究课题的运转周期短。一般来说,空间观测的课题要10年以上的周期。5.地面仪器的改造,使得效率和精度有相当大的提高,特别是CCD探测器在天体测量上的应用。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为240mm,可观测到13~m.5的天体,因此我们的仪器将在惯性坐标的建立中发挥作用。根据本仪器的特点,可在下列课题发挥其作用:1.观测射电星,作参考系联结的工作。2.观测较暗的小行星,进行坐标系分点改正的工作。3.进行IRS星的绝对测定。4.观测射电源周围的天体,作为观测射电源的定标垦。5.改进FK5星的位置精度。本文发表于IAU141讨论会,1989年10月,列宁格勒。 相似文献
22.
23.
1 导言当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嫩江、松花江肆虐之后,面对巨大损失来亡羊补牢,加大力度和投入抓森林植被保护、控制水土流失、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测绘技术直接或长期在防洪抗洪中的保障作用更加倍受关切。本文结合黑龙江测绘局为1998年嫩江、松花江抗洪斗争所做的具体服务支撑和发挥的特殊作用来分析和说明测绘技术是防洪抗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基础。2 抗洪关键时刻所做的具体工作在抗洪的紧要关头,黑龙江测绘局为防汛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专题图件,直接用于指导抗洪决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日报》、《中国测绘报》等均作了翔实的报道,具体有以下几方面:2.1 提供大量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抗洪期间仅用一周时间便为不同部门提供了1:1万、1:5万、1:10万、1:25万地形图8000余幅,专门为防汛指挥部拼接好松嫩流域地形图,直接用于指挥决策,在关键时刻经常是夜以继日地拼接好后立即送到防汛指挥部。为大庆提供1:1万1997更新地形图800余幅。累计提供多种地形图2万余幅。其保障作用不可言喻。2.2 现势性地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在1998年8月20日和21日两天,黑龙江测绘局投入大量资金及时对松嫩流域洪水的淹没情况进行了航空摄影,并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 相似文献
24.
25.
我国第一架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在世界上为最大,于1990年4月在陕西天文台临时观测室安装就绪。由于水平子午环结构上的特点,给各光学系统进行精确调整使之达到实用要求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主要叙述了该子午环的光学结构及对主光路和准直光路的调整要求。我们采用逐步逼近的调整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探槽选址直接决定了古地震研究的质量,且理想探槽位置具有稀缺性。在收集82篇国内外走滑断裂古地震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序列古地震探槽选址和同震位移探槽选址的构造地貌共性特征。长序列古地震探槽一般布设在断塞塘、拉分盆地、小型湖盆、闸门脊汇水一侧及比较平缓的冲洪积扇或大型冲洪积扇末端等地貌位置。这些地貌位置的共同特征是位于连续的、较高沉积速率的沉积环境,且通常富集14C测年物质。在探槽选址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现今沉积环境,也要对其古地理环境进行评价。然而以发掘古地震同震位移为目的的探槽选址则不同,成功的研究点往往较频繁发生侵蚀和下切事件,其中冲沟是最常见的地貌标志。探槽布设以垂直和平行探槽为主,采取逐次掘进或相间平行排列的方式开挖。由于理想探槽位置的稀缺性,所以在这些优质的探槽点一定要开展长期详细地深入研究,最大限度获得古地震事件的长序列,同时也要注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海底双层管单层连接管道结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性高的海洋石油通常需要通过海底保温管道加温输送.温度变化会引起管道变形,并在管壁内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同时,管道正常运营期间还受到管道内压、外压、管内流体粘滞力和土体摩擦力等环境荷载的作用.复杂的环境可能导致海底管道轴向应力过大发生破坏.为了提高铺管效率,提出了双层管单层连接管道这一特殊管道形式,并从理论上分析温度变化和环境荷载对该管道的影响,计算正常运行时管道不同位置处横截面内最大Von-Mises应力.最后得到了Von-Mises应力沿管道轴线分布情况,发现内管和单层连接管的应力一般比外管大,变径管和内管的焊缝处是Von-Mises应力最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28.
29.
地方依恋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基于2015年广州市1 273份居民问卷调查和半结构性访谈数据,结合逐步LPM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地方依恋和社区参与两者关系中存在的中介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系统对比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① 社区居民的地方依恋能够直接提升其社区参与期望;② 社区参与行为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地方依恋对社区参与期望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③ 对比本地居民,外来移民的社区参与行为和期望程度相对较低;④ 外来移民的社区参与行为对其社区参与期望影响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弱。揭示了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中存在户籍制度壁垒,需要进一步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提升居民尤其是外来移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