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梁建国  李峰 《测绘科学》2012,37(6):91-93
针对城市三维GIS中的海量数据组织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三维模型数据库,主要特点是支持地形数据、三维模型几何与纹理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属性的自定义动态管理。结合城市三维GIS中的海量数据访问和管理需求,从空间索引、纹理缓存、属性存取、数据加密、数据更新等方面介绍了该架构,指出按模型类别建立分类索引,能够提高空间索引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02.
由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和新太古代花岗岩组成,呈长条带状或不规则状近东西向展布,最宽可达50余公里,构成增隆昌北一小南沟线型花岗岩一绿岩带。该花岗岩一绿岩带形成时间为中元古代早期,北侧为白云鄂博裂陷一被动陆缘构造,南侧为渣尔泰山裂陷槽,控制着二者分布。  相似文献   
103.
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峰  丁一汇  鲍媛媛 《大气科学》2008,32(3):469-480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淮河大水期间亚洲北部阻塞高压的形成维持机制, 结果表明, 2003年淮河梅汛期亚洲中高纬地区阻塞高压的异常活动中, 波流作用十分显著。6月上旬, 阻高建立前期和维持过程中, 上游地区天气尺度波动活跃, 欧洲斜压区不断有瞬变动能生成, 并在阻塞区向阻高平均流转化。从瞬变涡动的作用来看, 上游传播而来的瞬变波不断将较低纬度的低位涡空气向阻塞区输送, 有利于阻塞高压的建立维持; 平均流则使位涡呈相反形势发展, 引导阻塞高压向东频散, 削弱了扰动位涡输送的作用, 对阻高的维持起到耗散作用。阻高建立前, 瞬变涡位涡输送作用强于平均流位涡平流, 造成阻塞区位涡降低, 有利于阻高生成; 阻高维持期间, 瞬变涡位涡输送与平均流位涡平流输送量相当; 6月25~30日, 阻塞高压明显西退, 该阶段瞬变涡动明显强于平均耗散作用, 引导低位涡场向西移动。研究表明, 大气内部的波波作用对阻高的建立维持也十分重要。1波与5波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阻高建立维持的决定因素, 而天气尺度波动扰动则对阻塞高压的建立、 维持和崩溃起到重要的作用。波波作用表明, 2003年6月份阻塞高压建立、 维持时, 尺度较长的波一般从平均动能得到扰动动能的转化, 尤其5波, 斜压能的转换不但是其能量的来源, 同时非线性作用也使得尺度更小或更长的波向其提供能量; 阻高衰退时, 5波则通过非线性作用向其他波动输送能量, 同时也存在斜压耗散, 能量逐渐失去。  相似文献   
104.
两种导风方法在台风路径分析中的 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峰  王振会  官莉  河惠清 《气象科学》2009,29(3):330-334
基于云导风使用的最大相关法(已经广泛应用)和TCFM法(傅立叶相位分析法和最大相关法相结合)两方法的原理,开发了利用FY-2C静止气象卫星30min间隔卫星云图资料获得云迹风的可视化导风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处理2005年夏季麦莎、卡努、龙王等3个台风期间的卫星云图,对得到的云迹风进行台风路径反演分析。结果表明,TCFM导风方法得到的结果优于最大相关法。  相似文献   
105.
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中锆石标型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Pupin的锆石标型研究方法,通过对锆石晶形的鉴定和统计来探讨云南省澜沧老厂花岗斑岩的成因信息。研究表明,本区花岗斑岩中的锆石有20种亚型,主要由{110}、{100}柱面和{101}、{211}锥面构成,其中柱面以{110}最为发育,锥面{101}和{211}都发育,但{101}较{211}更为发育;T.E.T曲线比较短,且主要分布在演化趋势图的右上角,表明锆石主要在低温过碱环境中形成,结晶速度较快,结晶温度范围750~600℃。锆石的结晶标型显示,本区隐伏花岗斑岩是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源混合成因的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106.
六道崴子铜矿床产于二叠系庙岭组大理岩与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接触部位,矿床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型。  相似文献   
107.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 Vp/ V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 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8.
依据随州三里岗ML4.7地震序列的地震监测和宏观调查所获得的基础资料,对此次地震序列的时空强特征及地震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为使地震资料准确可靠,对混淆在序列中的爆破波形与地震波形进行了鉴别和剔除。结合这些基础资料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认为随州地震序列在成因上与该地区存在的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有关,但主发震构造是北西向断裂。  相似文献   
109.
汝州市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是继煤炭资源之后的第二大优势矿产,全市已发现铝土矿带13个,总资源量7950万吨,具有分布广、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0.
对CFG桩单柱承载力和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其沉降进行了分析,讲座了CFG桩复合加固效应,以工程实例说明了CFG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