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02篇
海洋学   7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前时程分析选波常采用目标谱法,即选择反应谱与目标谱有较好匹配的地震波,条件均值谱(CMS)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广受关注及认可的目标谱。通常的CMS是基于5%阻尼比建立的,当结构阻尼比并非5%时,则需要对CMS进行阻尼修正。本文旨在建立1种CMS阻尼修正方法和计算公式,以便于不同阻尼比结构抗震时程分析的选波工作。以美国SAC Steel Project计划提出的针对洛杉矶地区设计的9层抗弯钢框架为场地和结构实例,建立了3种地震危险性水平(50年超越概率50%、10%和2%)下2%阻尼比的CMS目标谱,并进行了时程分析地震波选择及结构反应的计算。研究表明:提出的CMS的阻尼修正方法可不受衰减关系影响,适用的阻尼比范围(0.5%~30%)及周期范围(0.01s^10s)均较广泛,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的抗震分析。  相似文献   
62.
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振动控制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滑移隔震结构的分析通常只考虑水平地震动而不考虑竖向地震动的影响,有关多向地震动及其相关性的研究也很少。水平与竖向地面运动具有相关性,从而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对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模型的理论进行研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并得出运动微分方程。以6层滑移隔震结构为例,对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表明,在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滑移隔震结构也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但是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结构的地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量随着竖向地震作用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高烈度地区的滑移隔震结构应该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建立滑移隔震装置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采用IHGA程序对结构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滑移隔震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各项地震反应均得到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3.
波浪与地震对小尺度桩柱的共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某一实际平台桩柱为例,对其进行波浪作用以及波浪与地震共同作用研究。依据我国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DNV的环境条件和环境荷载规范以及API的相关规范[1-3],对波浪荷载的计算采取不同的简化处理方式,从而分析流体的附加质量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在不同工况下对桩柱结构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该影响随工作水深和波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流体的附加质量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对桩柱响应的影响趋势并不相同,当进行波浪与地震共同作用分析时,有必要考虑流体附加质量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海洋平台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空间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以春晓平台结构为例,利用ANSYS程序进行了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分析中考虑了地震设防烈度、风浪条件及场地土类型等因素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并与地震单独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抗震设防烈度较低、中等及较大风浪条件下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地震与波浪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65.
文中以OPENSEES有限元软件为工具,利用基于柔度法的钢筋混凝土柱纤维单元,考虑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动态响应分析,并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轴压比、不同混凝土强度、不同纵筋率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应...  相似文献   
66.
本文提出了一种耗能减震加层结构新体系,即利用旧有建筑顶层与加层结构之间的摩擦垫层并依靠在两结构各层连接点处增设的耗能阻尼器来吸收耗散能量的减振体系,在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过程中,首次建立了系统的结构模型,引入了一种新的库仓摩察力表达式并对影响体减振率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一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计算,验证的这种加层减振做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线性二次控制算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通过振型分解,赋予各阶振型不同权重,优化选择线性二次算法加权矩阵的方法,并采用回路传输恢复技术,设计了运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主动减振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对输出控制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本文提出了在外套框架加层结构中采用摩擦阻尼器和砂垫层作为减震装置,进行增设摩擦和消能的加层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摩擦和消能装置能有效地减小加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在此基础上,对采用摩擦和消能装置加层结构的构造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9.
遗传BP神经网络主动AMD对偏心结构的减震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在结构顶层水平双向设置AMD主动控制装置的方法,对偏心结构在多向地震作用下的振动进行了遗传BP神经网络主动控制研究。首先论述了遗传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结构—AMD扭转耦联控制系统微分方程及其状态空间求解方法,最后介绍利用遗传BP神经网络对结构反应进行预测及对结构实施主动控制的方法。数值结果表明,利用遗传BP网络进行结构反应预测和控制是可行且有效的,能对结构的平动和扭转反应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70.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夹心墙体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确定合理的计算模型,对夹心墙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墙体抗震性能、内外叶墙体参与工作情况及应力分布,研究了拉接筋的拉接率对墙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