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目前对于中冈底斯成矿带上的矿床的研究主要在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岩体成因方面,而对于其形成过程尤其是成矿流体演化方面的详细研究报道较少.该成矿带上的恰功多金属矿床代表了主碰撞期的成矿作用,其矿化形式包括矽卡岩型的铁(铜)、热液脉型铅锌银(铜)和碳酸盐交代型铅锌银3种.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岩矿相观察,可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划分为(Ⅰ)石榴石-磁铁矿复合阶段、(Ⅱ)绿帘石-磁铁矿阶段、(Ⅲ)石英-赤铁矿阶段、(Ⅳ)萤石-黄铜矿阶段、(Ⅴ)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阶段和(Ⅵ)方解石-石英6个成矿阶段.对代表成矿各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质子激发X荧光光谱分析等,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温度、压力、密度和盐度不断降低,兼有渐变和突变,流体相主要成分由早期H2O-NaCl(Ⅰ-Ⅱ)经中期H2O-NaCl-FeCl2-3±MgCl2(Ⅲ)和H2O-CO2-NaCl(Ⅳ)向晚期H2O-NaCl-CaCl2(Ⅴ&Ⅵ)变化.期间铜的沉淀主要与Ⅳ阶段流体沸腾有关,铅锌的沉淀可能与Ⅴ阶段温度降低有关,也可能为叠加矿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2.
藏南地区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人尚未关注特提斯喜马拉雅铅锌金锑成矿带钨锡成矿问题.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产于新发现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之中.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富集钨、锡、铍,伴生铜、铅、锌、铋、钼等,其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此外,铍的矿化类型还有伟晶岩型.主要矿石矿物为白钨矿、锡石和硅铍石,含有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铋矿、辉钼矿等,翠砷铜铀矿、晶质铀矿和钍石的发现表明错那洞地区具铀矿成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可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较低的Zr含量、Zr/Hf和Nb/Ta比值表明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核部淡色花岗岩为高分异花岗岩;花岗岩具有富钛铁矿、贫磁铁矿特征,Fe2O3/FeO < 0.5,锆石Ce/Ce*平均值约为23,暗示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为还原性花岗岩.具还原性的高分异花岗岩是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片麻岩穹隆构造是其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由此认为错那洞钨锡多金属矿受片麻岩穹隆构造和淡色花岗岩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93.
错那洞穹隆属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的东南部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次研究首次发现并确立的穹隆构造。穹隆位于藏南扎西康矿集区南部,由外向内被两条环形断裂划分为三个岩石-构造单元: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上部单元、中部单元以及核部,其中内侧断裂为下拆离断层,外侧为上拆离断层。上部单元主要由侏罗系日当组的泥质粉砂质板岩和片岩组成,由外向穹隆中心靠近,根据变质矿物组合特征,其岩性呈较明显的渐变过程,即含或者不含变质矿物的泥质粉砂质板岩、含堇青石粉砂质板岩、含石榴石堇青石粉砂质板岩和含石榴石黑云母粉砂质板岩;中部单元从上至下岩石变质程度逐渐加深,构造变形依次增强,岩性依次为日当组低-高变质的片岩(包括含石榴石黑云母石英片岩、含蓝晶石-十字石二云母石英片岩、含矽线石二云母二长片麻岩)、含电气石(化)花岗质黑云母片麻岩、石榴石云母片麻岩和糜棱状石英二云母片麻岩,其典型变质矿物有石榴石、十字石、矽线石和蓝晶石;核部主要由糜棱状花岗质片麻岩夹少量的副片麻岩和错那洞淡色花岗岩组成。错那洞穹隆主要发育四期线理构造:近N-S向逆冲、N-S向伸展线理、近E-W向线理和围绕核部向四周外侧倾伏线理,分别对应了穹隆构造经历的四期主要变形:初期向南逆冲、早期近N-S向伸展、主期近E-W向伸展和晚期滑塌构造运动,其中主期近E-W向伸展对应于错那洞穹隆的形成,其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印度板块斜向俯冲及由俯冲引起的中地壳向东流动双重作用。错那洞穹隆的发现和确立丰富了NHGD近E-W向伸展构造,进一步将NHGD划分为由近N-S向伸展所形成的穹隆带(简称NS-NHGD)和近E-W向伸展所形成的穹隆带(EW-NHGD)。  相似文献   
194.
柯月铅锌矿床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针对区内唯一发育的岩浆活动产物-辉绿岩进行年代学测定,以明确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在详细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基础上,对区内1个辉绿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及3个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区内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138.1Ma±4.5 Ma(MSWD=2.10),侵位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体现出相对亏损Sr,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富集Nb,Th,Ti等高场强元素特点,Th/Ta比值显示出亏损地幔特征,Nb/Ta比值及Zr/Hf比值均靠近原始地幔,表明柯月矿区辉绿岩岩浆源区为较纯的幔源,较少受到地壳混染。通过与区域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对比研究,认为柯月矿区辉绿岩与区内铅锌成矿作用并无成因联系,其仅仅属于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是Kerguelen地幔柱岩浆活动早期产物,柯月铅锌矿床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淡色花岗岩浆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95.
对努日矿床白钨矿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白钨矿亏损V、Cs、Hf、Ta等元素,并具有异常低的Rb/Sr、Zr/Hf、Nb/Ta的比值,以及Hf/Sm、Nb/La、Th/La值也都远远小于1,指示原始富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结晶分异,并总体以富CL热液为主;采自不同位置的白钨矿样品其稀土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其球粒陨石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δCe=1.066~1.107)和弱Eu负异常(δEu=0.768~0.910),表明白钨矿与流体之间稀土元素发生了不太明显的分异;白钨矿与夕卡岩化有密切关系的黑云母花岗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明显的右倾模式,ΣREE、δCe、δEu值基本一致,暗示岩体对努日白钨矿成矿物质的贡献。努日矿床初始热液流体为一中高温、中低盐度的流体,其沿着构造裂隙运移过程中,与比马组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反应,体系中CO2和Ca含量的增加,流体的初始平衡体系被破坏,最终导致大量Ca2+与WO42-结合形成了巨量的白钨矿。  相似文献   
196.
藏南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成矿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扎西康整装勘查区位于青藏高原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区内矿床(点)分布广泛,最著名的是扎西康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为藏南首个铅、锌、锑、银共生的大型矿床。整装勘查区内各矿床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围绕区内南侧的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呈环带状分布:在岩体内部及其接触带主要发育高温的锡、稀有金属矿床,岩体向外逐渐发育中温脉型铅锌锑多金属矿床,远离岩体则主要出现中低温的金、锑矿床,这与1∶20万化探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异常分带性较为吻合。通过系统研究各类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表明该地区成矿作用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具有密切关系,晚期的近东西向伸展构造为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197.
Auto CAD主要图形格式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Excel辅助Auto CAD,可利用数据共享制作勘查图件;Auto LISP和Auto CAD绘图命令透明地结合起来,使设计和绘图完全融为一体,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198.
灯塔的主要作用是为海上船只指引迷津,特别是在漆黑的夜晚,它所发射出的强烈光源往往令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安心不少。而在海岸边参观港口或游小岛时,多数人也不会忽略灯塔存在。它通常坐落在视野十分良好的地方,目标醒目,环境清幽。台湾岛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因而环绕台湾的导航、助航设备,共有100多座,包括灯塔、灯杆、标杆、灯浮、无线电和雷达式标台,其中灯  相似文献   
199.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发现蛇绿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笔者等在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造山带鸭子泉一带原奥陶纪祁漫塔格群中发现了蛇绿岩,这一发现,不仅对于重新认识和厘定新疆东昆仑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将为探索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理论依据。 鸭子泉蛇绿岩带沿鸭子泉大阪一线呈NE向分布,断续延长30 km以上,在大阪一带宽约1.7 km。主要由方辉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变辉绿岩、绿片岩和硅质岩等组成,构造就位于变硅质岩之上,呈构造推覆体形式产出。鉴定硅质岩  相似文献   
200.
侯春秋  李光明  张丽 《地质通报》2013,32(7):1129-1133
从大量原始数据中合理地确定和圈闭地球化学异常,并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一直是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采用地球化学场法对尼龙玛地区1∶5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用地球化学场法圈闭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不仅兼顾高背景值地区的异常,而且能重点反映低背景值地区的弱小异常,对于寻找盲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常规方法相比,地球化学场法缩小了异常圈闭的范围,较准确地反映了矿化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