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单颗粒锆石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岩体地质灰池子复式岩体位于豫陕交界处 ,是北秦岭造山带核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岩体。岩体呈一水滴状岩基产出 ,长约 30km ,宽约 2 0km ,出露面积达 34 0km2 。该岩体南侧侵入于下元古界秦岭岩群 (Pt1Q) ,北侧侵入于上元古界峡河岩群 (Pt3 X) ,接触界面多外倾 ,倾角 40~ 85° ,其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近于一致 ,未见到明显的冷凝边、烘烤边和热接触变质作用。岩体内部有较多的围岩捕虏体。按照花岗岩类岩石等级体制填图 ,将灰池子复式岩体分解为 3个深成岩体 ,近 80个侵入体 ,建立了 9个正式填图单元 ,归并为 3个序列。这 3…  相似文献   
22.
李伍平 《地球科学》2012,37(1):47-56
辽西北票晚侏罗世蓝旗组火山岩由下段安山质角砾熔岩夹凝灰岩和上段粗安岩组成.通过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安山质角砾熔岩具有埃达克质火山岩特征,其中,SiO2含量为56.99%~58.22%,含有较高的Al2O3(>15.00%),较高的MgO(≤4.22%,Mg#=0.44~0.49)和较低的K2O(<2.20%)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如Sr(>500.00 μg/g)、Cr(>125.00 μg/g)和Ni(>47.00 μg/g)及Sr/Y比值(>28.00),和较低的∑REE(<112.00 μg/g)、U(<0.30 μg/g)、Th(<2.00 μg/g)和重稀土(Y<20.00 μg/g,Yb<1.60 μg/g),且轻稀土分馏明显((La/Yb)N=10.49~10.59),具有明显的Sr正异常和弱的Eu负异常(Eu/Eu*=0.62~0.99);粗安岩不具有埃达克质火山岩特征,其中,SiO2含量为52.09%~61.08%,含有较高的Al2O3(>16.60%)和K2O(>2.00%),较低的MgO(≤2.64%,Mg#=0.08~0.38)、Cr(<28.00 μg/g)和Ni(<19.00 μg/g)及Sr/Y比值(≤23.00),和较高的∑REE(>180.00 μg/g)、U(≥0.80 μg/g)、Th(>4.00 μg/g)和Sr(>350.00 μg/g),且轻稀土分馏明显((La/Yb)N=10.22~16.28),具有明显的Sr和Eu负异常(Eu/Eu*=0.74~0.80).这些火山岩普遍具有Ba、Pb富集和Nb、Ta亏损的特征,Nd、Sr同位素具有中等的εSr(t)(20.15~23.34),TDM(1.45~1.50 Ga)和低的εNd(t)(-7.69~-8.62),表明蓝旗组安山质岩浆和粗安质岩浆均起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其中,安山质岩浆起源较深,位于壳幔过渡带,并发生明显的壳幔相互作用.蓝旗组火山岩由早期的安山质岩浆到晚期的粗安质岩浆演化可能预示着地壳由厚变薄的过程,这对理解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特征 ,结合生物化石鉴定和同位素测年结果 ,红柳河地区海西期物质建造由红柳河群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组成 ,主期变形形成主干褶皱———红柳河向斜及伴生构造 ,变形机制为纵弯褶皱作用兼具一定压扁特点 ,总挤压收缩率达 40 %~ 70 % ,反映了造山后强烈陆内收缩变形特点。构造演化时限为 35 6~ 2 5 6Ma。  相似文献   
24.
该岩体已变形改造为线状花岗质片麻岩体。除残留少量的岩浆流动组构外,主要表现为岩体定位后期或固结稍后的高温固态变形;以强烈的条带状片麻理发育为特征,并发育流褶皱、面理置换、小型韧性剪切带等。斜长石、钾长石多呈眼球状、条带状,为动态重结晶集合体;石英多呈矩形带状;变形温度在700℃~550℃。应变测量显示其变形为压剪应变形,v=0.19~0.58,强度ES=1.46~1.22。该岩体的变形揭示了该区晋宁期区域变形的特点和强度,并限定了其峰期变形时间。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贺兰山北部以小松山为主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建立了小松山基性岩超单元和超基性岩超单元。  相似文献   
26.
李伍平 《地球科学》2013,38(6):1153-1168
辽西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是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房沟组火山岩主要由粗安岩组成, 其次为英安岩和安山岩, 属于准铝质岩石和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 辽西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具有低镁埃达克质火山岩的特征, 如SiO2≥51.98%, Al2O3≥15.0%, MgO<4.18%(Mg#<0.48), Sr≥436×10-6, Yb≤2.25×10-6, Y≤23.14×10-6, Cr≤81.09×10-6, Ni≤34.66×10-6, Y/Yb≤14.25, Sr/Y≥39和Nb/Ta≈20;轻稀土元素富集, Ba、U、Sr和Pb等相对富集, 而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相对亏损, 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馏((La/Yb)N≥10.37), 具有弱的负铕异常或正异常(0.79~1.05).另外, Nd、Sr同位素具有较低的(143Nd/144Nd)初始值(0.511 603~0.511 733, εNd(t)=-15.84~-13.30)、适中的87Sr/86Sr初始值(0.704 9~0.705 6, εSr(t)=8.64~18.11)和较高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1.81~1.99 Ga), 显示出富集地幔端员(EMI, Enriched Mantle End-member)特点.上述特征表明, 海房沟组埃达克质岩浆起源于较厚下地壳榴辉岩部分融熔, 其成因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结合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认为早-中侏罗世是燕山造山带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折时期, 而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的形成(174 Ma)标志着燕山造山带进入了古太平洋构造体系的演化阶段.这对进一步理解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岩石圈减薄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7.
北秦岭造山带狮子坪地区出露部分海西期花岗深成岩体。通过1:5万狮子坪幅区调,将其划分为两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本文从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其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并对岩体变形组构进行分析,探讨岩体的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28.
李伍平  王涛等 《地质论评》2001,47(4):368-376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海西期花岗岩体,从早到晚,依次为河西站岩体、红柳河岩体、河西岩体和天湖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河西站和红柳河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而河西岩体和天湖岩体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河西花岗岩微量元素含量最低,具Eu弱正异常,类似于adakite岩地球化学特点;其他花岗岩微量元素含量高,具Eu负异常,与洋脊花岗岩相比,该区花岗岩不同程度地富集K2O、Rb、Ba、Th和Ce,亏损Ta、Nb、Zr、Hf、Y、Yb等,河西花岗岩、河西站和红柳河花岗岩、天湖花岗岩分别具有火山弧、同碰撞才碰撞后花岗岩特点,河西花岗岩和其他花岗岩分别起源于先前存在的大洋拉斑玄武岩残片和古老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这些花岗岩均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与东天山海西晚期地壳-岩石圈的挤压和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
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特征与沟弧盆体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据岩石化学资料确定了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化学系列和岩石组合,并论述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沟弧盆体系。北天山中石炭统上部岩石单元代表了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而下部岩石单元属于弧前盆地沉积物。北天山蛇绿岩套是扩张速度缓慢的古洋壳残片。中天山北缘的下石炭统火山岩和海西中期的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代表了厚度甚大的大陆型岛弧部分,而阿吾拉勒带中、下石炭统则属于内弧环境的火山岩岩石组合。伊什基里克带是有限拉张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30.
辽西北票早侏罗世兴隆沟组英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李伍平   《岩石学报》2006,22(6):1608-1616
辽西北票早侏罗世兴隆沟组英安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具有较高的SiO2(≥63.93%)、Al2O3(≥15.40%)、Na2O(≥3.65%)和MgO(≥2.32%,Mg^#=0.48~0.61)含量,较高的Sr(〉463μg/g)、Cr(〉119μg/g)、Ni(〉75μg/g)含量,较低的Yb(〈1.70μg/g)、Y(〈17μg/g)含量,高的La/Yb(〉18)、Sr/Y(〉34)值和低Rb/Sr(≤0.31)比值,稀土元素强烈分馏,弱的负铕异常(Eu/Eu^+=0.80~0.87).它们的Nd同位素(^143Nd/^144Nd=0.512414~0.512502.εND(t)=-2.10~-0.38,TDM:0.89~1.02Ga),Sr同位素(^87Sr/^86Sr=0.7073~0.7075,8Sr(t)=11.16~13.78)和Pb同位素(^206Pb/^204Pb=18.28~18.40,^207Pb/^204Pb=15.42~15.53,^208Ph/^204Pb=38.08~38.27)组成与华北陆块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及其中的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不同。这表明兴隆沟组英安岩可能是古亚洲洋壳残片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过强烈的混染作用。据此,推测古亚洲洋曾向华北陆块发生过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