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建省以来,海南经济快速发展.在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建省初期和当前县(市)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数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增强,海口、三亚、琼海、东方、儋州等5市已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增长极,县(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优势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2.
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区水库在秋冬季频繁出现黑水现象。现有研究指出,桉树叶中单宁酸等物质与金属离子(如铁离子)反应产生的金属-有机质络合物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对于桉树叶中能形成金属-有机质络合物的潜在有机质前体物认识仍然有限,基于分子组成层面的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水体泛黑形成机理也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手段,对桉树叶浸泡液与典型桉树林区水库(金窝水库和天雹水库)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物进行了分子组成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桉树叶浸泡液主要由以苯三酚、没食子酸为母体的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多聚衍生物构成,其中最典型的化合物是鞣花酸(C14H6O8)。冬季水库水中鞣花酸强度远高于夏季,且表层水体高于底层水体,这表明秋冬季大量凋落的桉树叶释放出的这些芳香多酚类物质会显著促进水库黑水的形成。进一步的实验证明,鞣花酸、苯三酚和没食子酸都会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黑色沉淀。这些结果均表明,桉树叶溶解出的芳香多酚类物质是导致水库变黑的核心因素。本研究基于分子组成层面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水体泛黑形成机理,对于桉树人工林区的黑水治理和保障水库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以我国重点沉降区(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分析多条相邻轨道InSAR监测结果中入射角差异、形变参考点差异和大气相位差异的影响,通过引入拟稳基准平差方法,综合考虑水准基岩点、InSAR形变参考点、CORS站等因素选取拟稳点,对研究区InSAR监测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拟稳基准平差方法对时序InSAR监测结果进行整体平差,实现大范围多轨道InSAR垂直形变场基准统一。基于InSAR相邻轨道重叠区多余观测值对平差结果进行内符合精度检验,拟稳基准平差后平均误差优于5 mm,中误差优于9 mm;基于CORS站垂直位移监测结果对平差结果进行外符合精度检验,两者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ITRF2014的定义、测站的全球分布、输入数据的基本情况、处理数据的基本策略以及相对于ITRF2008的改进。ITRF2014首次考虑了非潮汐大气载荷模型,提升了参考框架的精度并优化了内部模型。在推出台站坐标、速度、残差、EOPs等常规产品的基础上,ITRF2014提出两个新产品:只基于SLR的地心运动模型和震后形变模型。原有模型的改进与新模型的提出为世界各区域坐标系的更新与精化、地震的预测等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5.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over Arctic floating ice is presented by using about 50 atmospheric profiles and relevant data sounded at an ice station over Arctic Ocean from 22 August to 3 September,2003.It shows that the height of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in da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tability boundary layer in night.The boundary layer can be described as vertical structures of stability,instability and multipl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lative warm and wet down draft air from up level and cool air of surface layer is significant,which causes stronger wind shea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version with typical wind shear of 10 m/s/100 m,intensity of temperature inversion of 8 ℃/100 m.While the larger pack ice is broken by such process,new ice free area in the high latitudes of arctic ocean.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ir/ice/water are enhanced.The fact helps to under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its effect in Arctic floating ice region.  相似文献   
146.
利用单台叠加谱比法(SSR)分析钟祥台记录的周边地区30个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得出与各个射线对应的Lg波尾波的Q0值。结果表明,Q0值的大小与构造活动强弱有关,在构造活动强烈的胡集-沙洋断裂、通城河断裂、天阳坪断裂、青峰断裂附近呈现出低值,约在130~200范围内变化;在远离断裂的区域,构造活动比较稳定,Q0值达到600以上。  相似文献   
147.
民勤沙区白刺果实性状的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高志海  崔建国 《中国沙漠》1998,18(3):244-248
民勤沙区天然白刺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味道、果实出肉率、果汁含糖量等性状的种下变异非常丰富,且果实、果核的大小、形状等性状的株间变异较大,而株内的变异却很小,这为优良果实个体的选择奠定了一定基础。代表果实和果核大小的不同指标的发育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果形和核形的变异仍相对独立,且果形的变化对果实产量有较大影响。果实大的个体出肉率高,果形小(果实圆)的个体出肉率也高;果实越大果汁的含糖量越低,反之越高。  相似文献   
148.
从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基本概念辨析入手,将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为风险源危险性、风险受体暴露、社区应对能力和居民风险认知4个层次,并通过突变级数法定量评估社区公共安全风险。以东莞市虎门镇赤岗社区为例对其进行了社区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利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递归运算,求出其风险综合评估值为0.295,表明该社区公共安全风险很低,社区公共安全很好。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社区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选取评估指标,特别强调了居民风险认知的作用,并发挥了突变级数法的优势,评估结果可准确地反映社区公共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49.
我国的竹荪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竹荪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生理学,形态学,人工驯化栽培,深层发酵,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指出我国应进一步开展提高竹荪单位面积产量的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0.
灾害风险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回答"怎样的安全才是安全",可接受风险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其是在现有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条件下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潜在损失。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生命可接受风险原则和标准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是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还不多。目前可接受风险的主要研究方法有风险矩阵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生活质量指数和FN曲线图法,多以定量风险分析为基础。在总结国内外可接受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通过对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三种表达形式的探索,来促进自然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综合研究,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可接受风险标准,达到灾害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