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综合类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1]~[3]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附加应力参数的异变特征、相对应力平均动态基线的渐变趋势及它们与该区强震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长江三峡地区三维重力反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最新获得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1/50万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图和人工地震测深结果,利用Parker-Oldenburg快速位场反演方法研究了该区地壳深部结构.在计算过程中,通过采用模型分解、正则化及自下而上逐层反演等方法,首次获得了该区上、中、下地壳分界面的展布图象,并围绕着该区地壳深部构造的几个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了它们的地质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了利用大地测量数据解算地壳内部密度时变 ,并为研究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前兆中物质密度时变信息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了局域 Bjerhammar球面单层密度时变问题的平面解算理论 ;给出了不同投影下 Bjerhammar球面单层密度时变及相关重力位场的严格解式 ;导出了局域 Bjerhammar问题解算理论的使用条件 ,即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门限 R和ψ0 的严格解析关系式 ;给出了不同 Bjerhammar平面上的 q*t 之间的关系式 ,并根据一般迭代解算 q*t 的收敛特性 ,提出了空间域的分步迭代算法和空间域、波数域 (二步 )混合算法 ,从理论上解决了解算局域单层密度时变的稳定问题 (当 R较小或 H较大时 )。然后以此为基础 ,研究了位错引起的单层密度变化 ,并给出了不同点位错、断层位错类型引起的单层密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和断层位错在不同深度或不同 Bjerhammar球上引起的单层密度变化图像。  相似文献   
24.
本文用细化了的重力和地形综合数学模型、双层锯齿形计算模板、给定区域方差—协方差函数的最小二乘配置小区域内插和精度限定等精算重力异常场值的方法,以不低于±2.4×10~(-5)ms~(-2)和±2.9×10~(-5)ms~(-2)的精度,分别获得了滇西试验场区(99°E~102°E,24°N~27°N)最新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展布图。依该区地震分布与重力场变异特征的对比研究,将下关—洱源—剑川一线划为7~7.5级地震潜在源区,永胜—大姚北划为6.5—7级地震潜在源区。  相似文献   
25.
根据重力、人工地震测深等成果资料,采用分区复盖检校反演措施,对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三维重力反演,获得了该地区的上、中、下地壳分层界面的整体展布图象,并就它们的地质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根据最新精细重力异常场及其三维反演结果,用类比法研究了鄂西与滇西两区域各波长重力场变异特征和地壳层间结构差异,并对重点监测区危险地段划分所需的深部构造信息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长江三峡及其周缘地区重力异常的特征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8.
根据最新精细笪力异常场及其三维反演结果,用类比法研究了鄂西与滇西两区域各波长笪力场变异特征和地壳层间结构差异,并对重点监测区危险地段划分所需的深部构造信息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本文推导了钻孔法相对地应力测量元件间夹角为任意数值时,估算附加应力参数(σ_1、σ_2、Q_1)精度的通用公式,并讨论了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