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对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隔槽式向斜岩溶槽谷轴面南东侧的龙洞湾岩溶泉流量衰减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在泉口设置复合堰、安放水文气象自动监测仪,获取了该泉降雨量和相对水位的高时间分辨率监测数据,并采用水力学公式计算了泉流量,分析了降雨过后岩溶泉流量的动态特征,再利用分区间指数函数衰减方程确定了该泉所在含水介质的结构特征及亚储水量,结果发现:(1)龙洞湾泉流量峰值滞后时间受降雨过程特征影响较大,当降雨量大或前期有降雨影响时,滞后时间短;当降雨量小或前期无降雨影响时,滞后时间长;(2)强降雨后,龙洞湾泉流量的衰减可分为三个亚动态,且衰减系数的差异较大,第I亚动态和第II亚动态的衰减系数分别是第III亚动态的11倍和3倍,这表明其三重岩溶含水介质的特征明显;(3)龙洞湾泉的含水介质具有不均匀性,以管道流和裂隙流为主,岩溶发育强烈。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地貌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陆架地质、地貌的调查资料和实验室的各项分析结果,并依据形成地貌的时代和成因,可将东海陆架地貌分为现代沉积地貌和残留地貌,包括三角洲、滨岸地貌、河流地貌、海成阶地和砂波地貌。东海陆架地貌是在晚更新世海退过程中形成的,在海进过程中陆架地貌受到一些改造。全新世海进过程中,在沿岸发育了经受现代区域性水动力条件作用的现代沉积地貌。在陆架浅海底部发育了现代动力作用过程的砂波地貌。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萃取的溶解无机碳的δ13C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水中溶解无机碳的δ13C值,通常可以利用两种方法对水中的DIC进行萃取:沉淀法和脱气法。但是,一直以来未有研究对这两种方法萃取同一水样DIC的δ13C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对于具有高CO2分压(pCO2)的水样。本文对两组分别代表深部岩溶系统(高pCO2)和表层岩溶系统(低pCO2)的水样分别同时利用这两种萃取方法萃取其DIC然后测定δ13CDIC值。对比发现利用脱气法萃取物测定得到的δ13CDIC值要显著高于利用沉淀法萃取物测定得到的δ13CDIC值。这是因为在脱气法萃取DIC的过程中,由于水的pCO2高于大气的pCO2,水中富含12C的CO2通过扩散作用逃逸到大气中,从而使δ13CDIC值偏正。这表明利用沉淀法萃取物测定的δ13CDIC值的精度要高于脱气萃取法的精度。对两种DIC萃取方法萃取物测定的δ13CDIC值之间的差与水样和大气之间的CO2分压差进行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由于深部岩溶系统的水样具有很高的pCO2,富含12C的CO2向大气逸出的量相对较多,从而导致相应的深部岩溶系统线性关系的斜率和截距均比表层岩溶系统的线性关系的斜率和截距为大。文中所建立的这些线性关系为校正脱气法萃取物测定得到的δ13CDIC值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经验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14.
茂兰自然保护区板寨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卫  闫志为  曾成  熊志斌 《地下水》2009,31(2):11-13,32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板寨地下河系统是一个边界封闭的地下水系统,板寨地下河的汇水面积较小,水污染程度低,面临的主要污染来自农业生产。在研究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出板寨地下河的主要径流通道,圈定板寨地下河的汇水面积,通过对该系统水化学特征地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板寨地下河系统的地下径流途径和地表汇水范围,为科学地保护板寨地下河乃至整个茂兰自然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岩溶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过程,进一步弄清岩溶碳汇机制对于精确评估碳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中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大,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广泛与集中,虽然本区已开展了较多以石灰岩为主流域的岩溶碳汇研究,但是与白云岩流域相关的研究较为薄弱,这不利于精确评价中国岩溶碳汇潜力和服务于国家碳中和战略。为此,本文以中国西南岩溶区内具代表性的贵州施秉黄洲河白云岩流域作为研究区,对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小流域的水-岩-气相互作用及其无机岩溶碳汇进行了为期1年(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研究。获得了黄洲河白云岩流域的降雨量、流量、水温、电导率、pH值等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监测数据,并采用化学热力学模型计算了方解石与白云石饱和指数及河水中CO2分压等水化学指标。结果显示:(1)该白云岩流域属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洪水流量过程虽然呈现显著的暴涨暴落特征,但是流域出口河水的化学动态仍受水化学稳态行为的控制;(2)流域上游高原面上浅切割地表河两侧发育溶隙型含水介质,中下游排水系统为地表河,由于地表河水中CO2的释放,使该流域出口河水的方解石饱和指数较高,并伴有河床钙华沉积;(3)采用白云石开放系统化学热力学模型,结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CO2数据,计算出泄流于地表河的岩溶地下水 HCO 3 -浓度为5.1 mmol/L,该值要高于黄洲河出口河水 HCO 3 -平均浓度16%,表明该岩溶流域内的地表河因受紊流脱气和水生生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水中的溶解无机碳有所降低;(4)由水化学-径流法准确计算了该白云岩流域的岩溶碳汇通量(以CO2计),为36.43 t/(km2·a),该值并未显著高于中国南方其他碳酸盐岩流域的岩溶碳汇通量,表明白云岩流域覆被中CO2浓度仍与流域径流量呈反比关系,这两个主控因子的共同作用,使湿润亚热带岩溶流域的岩溶碳汇通量不至于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贵州普定灯盏河岩溶泉的硫同位素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补给区的灯盏河岩溶泉为期1年的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水中SO2-4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分析,揭示灯盏河岩溶泉泉水中硫酸盐的来源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灯盏河岩溶泉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2-4 Ca2+型,具有很高的硫酸盐浓度,且变化幅度较大,SO2-4浓度为0.35~8.76mmol·L-1;灯盏河泉水SO2-4的硫同位素组成为(3.80~25.76)×10-3,反映泉水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土壤有机硫氧化和石膏岩层溶解的控制;泉水硫同位素组成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旱季大于雨季,且旱季变化平缓,主要受石膏溶解的控制,而雨季变化幅度较大,反映雨季地下水硫酸盐土壤有机硫源贡献的增加及其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强  闫茂强  魏俊浩  曾成  刘颜  秦波  姜维 《地质学报》2020,94(11):3272-3292
拉萨地体经历了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以及陆陆碰撞等地质过程,伴随以上地质过程大面积出露有中酸性侵入岩,为研究地壳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的成因和动力学背景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中部拉萨地体南缘的切琼钾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切琼钾长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岩浆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10.28±0.92Ma(MSWD=0.99),形成于晚三叠世。岩体具高SiO2(73.44%~75.76%)、高K2O(4.87%~5.15%)和高Al2O3(12.58%~13.40%)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大于1.0,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轻稀土较富集且具有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放射性元素U、Th,不同程度亏损Ba、Nb、Sr、Ti、Zr和Hf等元素。εHf(t)为较低的...  相似文献   
18.
龚效宇  曾成  何春  陈旺光 《中国岩溶》2020,39(2):154-163
选取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地带上的乌江南源——贵州省三岔河上游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其流域内的花渔洞地下河流域与三塘地下河流域的地形指标,分析两者的流量衰减现状,并探讨了岩溶地表形态和岩溶含水介质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花渔洞地下河流域的平均起伏度为73.2 m,可分为高起伏度的Ⅰ区(均值122 m)和低起伏度的Ⅱ区(均值64 m)两个区,其分别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4.9% 和85.1%;三塘地下河流域的平均起伏度为87.6 m,可分为高起伏度的Ⅰ区(均值106 m)、中起伏度的Ⅱ区(均值81 m)和低起伏度的Ⅲ区(均值48 m)三个区,其分别占流域面积的40.2%,49.7% 和10.1%;(2)花渔洞地下河流域各阶段的衰减系数为0.0003,0.0001,0.00006(0.5 h)-1,总蓄水量达2199.356×104 m3,各亚动态蓄水量分别占总蓄水量的0.1%,9.9%、90.0%;三塘地下河流域各阶段的衰减系数为0.001、0.0003、0.0001(0.5 h)-1,总蓄水量为2310.902×104 m3,各亚动态蓄水量分别占总蓄水量的9.4%、30.8%、59.8%.这表明地面起伏度和衰减动态之间可能存在着关联性,即高起伏度对应岩溶发育强烈的管道流,低起伏度对应导水通道较小的裂隙、溶隙等含水层.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分布状况复杂.弄清其在区域尺度上(10 km× 10 km)的宏观油水分布规律,对于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控水稳油意义重大.本文以塔河油田十区西为研究区,在全方位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和反演的基础上,对岩溶古构造和开发过程中的油水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研究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油水宏观平面分布格局的控制因素.结果 表明:研究区在加里东中期第Ⅰ幕岩溶发生期形成了相对均匀的古岩溶含水层,在海西早期油气充注进古岩溶含水介质以后,海西晚期发生的深部热液活动对缝洞体进行了封闭定容,造成缝洞分隔,并且奠定了目前油水在平面上的宏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省施秉县黄洲河典型白云岩岩溶小流域为例,基于白云石化学平衡热力学方法分别定量估算出1990-1992年、2001-2003年及2016-2018年白云岩流域的年均岩溶碳汇强度,并分析其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1)流域内第二个时段年均有效降雨最大,其次是第一个时段,第三个时段的最小;(2)流域内主要以有林地为主,旱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但增长速率减缓,总体上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3)流域整体的岩溶碳汇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2002年、1990年、2016年,水田与旱地对岩溶碳汇贡献较大;(4)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共同控制岩溶碳汇,碳汇强度可能不随地类正向演替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