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黄秉维先生是国际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他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黄秉维先生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基建局等院内单位,全国有关地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协系统等40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黄秉维先生的亲属、著名科学家的亲属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两院院士孙鸿烈、曾庆存、石玉林、刘昌明、李文华、童庆禧、郭应禄、郑度、孙九林、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陶澍、傅伯杰等先生参加了研讨会,黄秉维先生生前的同事、助手和学生李文彦、王恩涌、邓先瑞、孙惠南、杨桂山、柳林等先生也在会上发言。会前,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年纪念文集》,编辑制作了《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杂志发表了回顾、纪念性文章。除另行发表的若干学术报告外,现根据录音,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2.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rogress made in the studies on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large-scale dynamics. We divide the 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large-scale dynamics into 4 stages, i.e., the studies on atmospheric wave dynamics; the studies on the observational facts of general circulation; the numerical studies on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the studies on planetary wave dynamics, wave-mean flow interaction and nonlinear dynamics. Moreover, the prospects of the studies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large-scale dynamics for the future are also made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3.
跨季度动力气候预测系统IAP DCP-II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跨季度动力气候预测系统(IAP DCP-II),及其在我国夏季降水距平预测业务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的试用始于1988年,1998年定型为现今版本(即IAP DCP-II).1998年起至今,每年预测的检验说明,该系统有较好的跨季度预测能力,能预报出夏季降水距平的大范围分布形势.  相似文献   
144.
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的构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的构造,以及在构造伴随模式中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由于二阶伴随模式在资料同化算法和敏感性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也介绍了构造二阶伴随模式的方法,这对构造其他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5.
建立了一个描述平流层臭氧均相光化学过程的箱模式,详细地讨论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奇氯(Cl_x)和奇氮(NO_x)对光化系统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系统的解在状态—参数空间中构成一个‘尖拐’突变流型;当奇氯的排放强度从当前值提高约30%,或者奇氮的排放强度从当前值减少约30%时,将触发突变过程,臭氧将以不连续方式从高状态跳到低状态,浓度将减少约50倍.  相似文献   
146.
张邦林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8,22(2):129-136
根据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利用ECMWF客观分析的几个特定等压面上的位势高度场和东西风场资料,计算和分析了个别年份(1981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尤其是对亚洲西太平洋地区季节突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首先给出了1981年大气环流各季的一些基本特征。减去年平均后,发现冬季和夏季环流型相反,而春、秋季环流型则与冬季环流型几乎正交。(2)计算了各候平均场偏差和典型的冬季偏差场F'w的相似性系数Rw(t),分析它们的特征并加以比较,结果是半球尺度的大气环流过渡季节(春、秋)虽然短些,但突变性不很明显。(3)为了研究与行星尺度相联系的南北向季节推移,本文给出了纬圈平均偏差场的Rw(t)分布,发现在大多数纬度中,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都有突变性,纬度越低,春季来临越早,秋季来临越迟。(4)为了研究大气中行星波,东西向环流结构的季节变化及调整,本文给出了按经圈平均偏差场的Rw(t)分布,发现在低空和对流层高层及平流层低层季风区内季节突变十分显著,鲜明地反映了季风环流和季节变化的关系。(5)最后,本文计算了北半球各个20o×10o经纬距分区域中的Rw(t)分布,发现在许多分区域中,季节突变都很明显,尤其是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季风区里,但突变的早晚随高度和区域而变,即有时空四维结构。总之,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参数Rw(t)及其他一些概念和方法确能很好地描述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及其突变性。  相似文献   
147.
以二维全流模式对南沙群岛邻近海域春季典型月平均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网格的空间步长为50km,时间步长取4min和20min两种。前者用于计算适应过程,后者用以计算发展过程和耗散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流与实测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8.
沉痛哀悼恩师谢义炳院士曾庆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恩师谢义炳院士不幸辞世,不肚悲痛,缅怀恩师的人品学问、道德风范;永记恩师的教诲与栽培。音容犹在,而人已杏,学生欲再请教于恩师已无处寻踪了,悲从中来,哀不能已。当今改革开放、中华...  相似文献   
149.
一个大气环流模式差分格式的检验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两种工具对我们设计的一个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差分格式作了较为严格的检验。首先,我们用检验球面模式的传统工具Rossby-Haurwitz波对简化的正压模式进行了检验,其效果与欧洲中心的结果极为一致。其次,我们发展了检验斜压初始方程模式的工具——非线性Haurwitz波,并对环流模式的框架部分作了检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0.
正压地形扰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正压模式对一种水平差分格式在有复杂地形下的计算稳定性及动力性能作了多种检验,模拟了在不同结构的基流上扰动的传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