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761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河南义马和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几种成煤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德长  张秀仪 《现代地质》1993,7(3):261-265,T004
本文用木材解剖法对河南义马和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低煤级的丝炭的木材进行了研究。丝炭的材料具有鉴定属种的价值。其中有些重要材料是不能从矿化木获得的,如交叉场纹孔的类型,射线细胞径向壁有无纹孔,韧皮部有无厚壁组织(纤维或石细胞),筛域的资料;如果是苏铁类,树干的角质层材料等。通过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属,两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并统计了它们在各地煤层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82.
江苏泗洪及周边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盆地演化及现今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多期构造活动。新近纪—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完整记录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沉积基底起伏特征和沉积物堆积过程。文章以泗洪段SHJ02钻孔为例,在钻孔岩心特征分析及地层序列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古地理环境及构造演化特征。SHJ02钻孔孔深246.00 m,自上而下揭示的地层包括:第四系(埋深0~47.43 m)、新近系(埋深47.43~239.52 m)、晚白垩世红层(埋深239.52~242.70 m)及早白垩世火山岩(埋深>242.70 m)。该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序列和沉积格架特征,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晚白垩世断陷沉积、古近纪隆升剥蚀、新近纪伸展环境下河-湖相沉积,以及第四纪晚期挤压背景下快速隆升的构造演化过程。新近纪—第四纪河道演化变迁、河-湖相频繁交替等沉积体系的快速转换是对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983.
首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的课题背景,对于ArcEngine的开发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然后在分析数据背景的基础之上,对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系统的主体功能模块展开了全面剖析,列举分析了系统实现上的各个关键技术;最后,对Arc Engine的空间数据库开发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对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以及日本“地球号”大洋钻探船搭载的重入钻孔系统进行调研,介绍了大洋钻探重入钻孔技术现状、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与应用。经过了大量实践验证的“挑战者号”和“决心号”上的重入钻孔系统和采用的重入方法是成熟可靠的,可为我国大洋钻探船的建造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5.
应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农用地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试样液体转化环节,测定效率高,但存在土壤样品电磁感应低和基体影响较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实验优化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铁和钨的添加量等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当样品称样量为0.05g、助熔剂铁添加量为0.40g、钨添加量为1.50g时,有机质测定效果最佳。通过土壤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方法检出限为0.003%,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4%,测定值与认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且不同分析人员的测定结果间没有显著差异。采用本法与重铬酸钾容量法对甘肃省农用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绝对误差为-0.25%~0.28%,测定结果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9736),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本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农用地土壤样品有机质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86.
三维随机海浪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三维随机海浪的方向谱函数和三维随机海浪的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环境下设计了数值模拟程序,并模拟出三维随机海浪的方向谱和三维随机海浪的三维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987.
北大西洋沉积物中的冰筏载事件提供了末次冰川作用期间劳伦泰德冰盖 (LIS)千年尺度不稳定性的证据。然而 ,尽管其与自然和人为的气候变化问题有关 ,但还是没有确定南极冰盖 (AIS)在这些时间尺度上的状态。大部分西南极冰盖 (WAIS)建立于海平面以下 ,因此可能易受海平面和气候的干扰 ,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性也是末次冰川作用期间劳伦泰德冰盖的特征 ,其建立于哈得孙海峡区域的海平面以下。在全冰川环境下 ,西南极冰盖大约比现今西南极冰盖大2/3 ,海平面低约120m ,南极洲周围边缘海的搁浅冰架更加广泛。因此 ,更新世南极冰盖历…  相似文献   
988.
集集地震序列出现在沿台湾造山带西部的褶皱和逆冲断层带下 ,这个造山带是自5Ma前以来沿菲律宾海板块西部边缘的吕宋火山孤和中国东南部的被动大陆边缘正在进行的碰撞形成的。台湾造山带是研究碰撞过程的唯一天然实验室。第一 ,造山带大部分暴露在海平面以上 ,使其可以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 ;第二 ,褶皱逆冲断层带的初期可提供调查与被动边缘有关的构造可能活化的机会 ;第三 ,丰富的地震活动性可以检验造山运动的临界圆锥模式 ,这是一个以台湾为典型实例提出的理论。在台湾中部 ,认为是5 小角度倾斜的底面滑脱控制了地质构造。为此 ,集集…  相似文献   
989.
中国次雨量特征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统计方法的降雨随机模拟已成为目前许多地表过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以日降雨模拟为主.为了进行次降雨随机模拟.必须揭示次降雨的统计特征.本文利用中国62个气象站1954-2001年5-9月逐日小时降水资料,整理出能够刻画次降雨特性的基本指标,分析了我国次降雨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卡方检验方法,验证了我国次雨量主要服从两参数Γ分布,个别未通过检验的站点主要是由于对次雨量极值模拟效果不好所致.进一步选择Γ分布两参数和90%、95%、99%次雨量百分位共5个指标.采用K均值动态聚类法将我国次降雨特征划分为5个类型区域,由东南向西北呈带状分布,各区次雨量的偏态性、非均匀性和分散度依次减弱.利用5个区Γ分布两参数的区域化参数值,可生成任一站点次雨量随机模拟序列,对于地表过程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0.
福建湄洲岛对台客运码头淤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岸滩固定剖面观测、沉积物搬运趋势模型、沙粒捕沙器现场观测为基础,分析造成湄洲岛台客运码头淤积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风、浪、流共同作用,码头建成后,在其前缘形成一个淤积区,致使码头的使用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