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6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国冰川学研究简史 虽然早在公元前西汉时代我国就有关于雪花形态的描述,唐代著名旅行家玄奘、杜环等对“丝绸之路”上的天山木扎尔特冰川有过生动的记述,但是,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只有少数外国学者曾深入我国西部山区考察,对某些冰川有过零星的记述,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创了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我国现代冰川的研究则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相似文献   
52.
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总被引:56,自引:13,他引:43  
施雅风 《冰川冻土》1998,20(3):197-208
文章给出了冰冻圈的含义与组成,新生代42Ma前南极冰盖出现至中更新世,是地球上冰冰圈发展的漫长过程,青藏高原在早更新世只在个别高峰有冰川作用,直到1.1~0.6MaBP的昆(仑)黄(河)运动,将高原面抬升至3500m左右高度的降温作用和同时期地球接受日射的轨道转型*(由4.1万年周期的轨道倾斜率过渡为10万年周期的轨道偏心率控制)及相伴的降温作用相耦合。形成了测年数据在0.6~0.8MaBP间的倒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拟从冰川的发育条件和雪线分布、成冰作用、物质平衡、冰川运动和冰川温度五个方面对三十年来取得的进展作一述评,最后归结到我国冰川分类问题的讨论。 一、冰川的发育条件和雪线分布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基本搞清了我国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 我国西部原无发育冰川的条件,只是从第三纪末以来,西部诸山系,北起阿尔泰山,南到喜马拉雅山均强烈隆起,超过了冰期和间冰期的雪线高度,才出现冰川。青藏高原和天山、阿尔泰山等山系的上升,不仅简单地改变地面温度条件,而且导致大气环流形势、降水、辐射与热量平衡的变化,从而对冰川的分布、规模和性质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55.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1989,9(3):231-236
本文简述李四光教授支持发展中国现代地理学特别是关于自然区划和冰川冻土研究的若干事例,借以表彰李先生宽广开拓的胸怀与对地理科学的热诚,纪念李先生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56.
到2030年,由于越来越多的大量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使CO_2与其它微量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剧,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海面升高20—140厘米,将对国土整治与国家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危害,并提出了有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7.
天山托木尔峰-汗腾格里地区第四纪冰期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天山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表明冰期时天山冰川规模远较今日为大,不少冰川伸展到山麓地带,长达数十公里至百余公里,给新疆的自然环境以巨大影响。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天山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自二十世纪初B.A.奥布鲁契夫、G.麦茨巴赫等提出天山冰期可分为二至三次以来,中外学者相继注意到这个问题。解放以前,黄汲清对汗腾格里山汇南坡台兰河谷更新世冰期的研究,最有助于我们了  相似文献   
58.
21kaBP青藏高原有远高于现代降水量的可能性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雅风 《湖泊科学》2000,12(2):165-166
古气候模拟特别对有关青藏高原的古气候模拟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可喜的是近年国内已有几位同志(陈隆勋等[1],刘晓东等[2,3])开展这项研究,取得了相当进展.本刊本期陈星、于革、刘健3同志《中国21kaBP气候模拟的初步试验》(以下称《陈文》)[4]也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他们采用改进的9层15波谱的AGCM大气环流模式和简化的陆地植被模型SSiB耦合,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如认为东亚夏季风明显减弱、冬季风增强无疑是合适的,但关于青藏高原的模拟结果,笔者认为和地质记录矛盾较大,前人研究较普遍的认为末次冰盛期时,青藏高原夏季风衰弱,降水少于…  相似文献   
59.
第27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1992年8月9—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笔者得到中国科学院批准和资助参加,于7月10日抵美,9月1日回国。除参加大会外,另参加8月5—8日的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访问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宇航局、马里兰大学地理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访问与游览了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现就地理学大会、全球变化研究讯息和美国大学地理系研究生培养三方面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60.
用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 多普勒流速仪(ADP), 对长江中下游(武汉到河口段)河床进行了走航式的勘测工作, 获得了底床沙波形态的空间分布数据. 根据波高参数可将底床沙波分成4类(Ⅰ, Ⅱ, Ⅲ和Ⅳ), 并剖析了与水面坡降-过水面积的关系. 据沙波分布特征, 并结合100个断面沉积物采集数据, 以及水文实测和模拟参数, 可将河床分为5段(A, B, C, D和E段). A河段属中游蛇曲河型向下游分汊河型过渡, 受到下游B段—黄石基岩河床的影响, 堆积搬运明显, 大型沙波发育, 不对称性强; 基岩控制的B河段上方, 沙波由小变大, 但随着向下游能量释放, 迅速变小, 床底呈明显的冲刷搬运的特点. C河段是本区典型的分汊河型, 曲率高, 心滩发育. 随着上游能量的释放, 床底堆积搬运显著, 大型复合沙波发育, 波长可达150~260 m以上, 波高5~7 m, 上覆小型沙波, 反映季节性搬运的特点. D河段的沙波总体规模小于A~C, 对称性指数变小, 床底呈较弱堆积搬运特点, 并逐渐演变至河口区E段的、以小型沙波为主的河床; 受双向流的影响沙波对称性强. 研究还揭示了本区大型沙波多出现在水面坡降为0.2×10-5~2.0×10-5和过水面积为10×103~35×103 m2的河床区间, 底床沉积物多为中沙. 沿程模拟流速(流量为60000 m3·s-1下)表明形成A, B河段大沙波的流速需要2~3 m·s-1以上, 而下游C, D河段则只需要1.2~2.0 m·s-1. 研究成果为流域管理和环境工程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