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6篇 |
免费 | 519篇 |
国内免费 | 5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9篇 |
大气科学 | 326篇 |
地球物理 | 484篇 |
地质学 | 1589篇 |
海洋学 | 166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159篇 |
自然地理 | 1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99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73年 | 7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力比影响下的破裂角、闭锁角、摩擦系数及其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纹扩展和摩擦系数分属两个学科而鲜有联系,摩擦系数理论较少,主要依赖实验获得。在Griffith椭圆形裂纹基础上讨论摩擦面状裂纹力学模型,计算了单轴、三轴压应力情况下微裂纹扩展的期望方向及应力集中,那些方向偏离宏观破裂方向较大角度的裂纹因闭锁而无法延伸,应力比 越大,可扩展的微裂纹越向宏观裂纹面方向集中,随着围压 的增加,闭锁范围增大,实现了裂纹张性向剪性的转变。摩擦系数、方向集中度、应力比呈耦合关系,一方面,摩擦系数越大越利于微裂纹方向集中;另一方面微裂纹的方向集中导致了宏观裂纹面(裂缝)上凸起角度降低,进而减小摩擦系数。围压和裂纹扩展期的应力状况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 往往成为裂纹扩展的应力条件,凸起斜面摩擦系数越大,临界应力比越小。裂纹粗糙度(或分维数)对形成期的应力状况具有一定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992.
谢钢生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7,(1)
陀螺边的最佳位置问题是测量控制优化设计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在以往的文献中,曾用“解析法”进行过理想化的讨论,其结论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文试图用数值方法探讨各种非理想化情况下的最佳位置,以弥补以往文献中的缺陷。另外,本文对以往文献中从未涉及过的附合导线的陀螺边最佳位置也作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应用的方法是控制化化设计中的“模拟法”。 相似文献
993.
吕梁地区古元古代的裂陷型火山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吕梁山中部的古元古代吕梁群(2 300 Ma)和野鸡山群(2 100 Ma)均由下部的碎屑建造和上部的火山建造组成.在火山建造中以基性火山岩为主, 酸性火山岩较少.该区的玄武岩中MgO和P2O5含量低,而Feo*,K2O+Na2O和LREE含量高, 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酸性火山岩则以LIL和ΣREE富集和高(La/Yb)N比值为特点.沉积环境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吕梁群和野鸡山群火山岩形成于陆内或大陆边缘裂谷环境.正的εNd(tDM)值(+3.0左右)说明玄武岩的母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 而近于零的εNd(tFM) 值则表明原始岩浆曾受到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古元古代裂谷型火山作用的出现意味着在此之前(太古宙末)华北地区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陆地壳. 相似文献
994.
995.
煤是一种气候敏感型沉积物,为了查明煤层中蕴含的古气候信息及其演化控制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一段4号巨厚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密集采样,并测试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含量。利用煤岩显微组分、特征元素和碳同位素等方法,分别在该巨厚煤层内部识别出4个温湿-干热交替的古气候旋回,且识别结果非常一致;该结果与前人在邻区4号煤层中使用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的识别结果也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与前人在该巨厚煤层中识别出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该巨厚煤层中古气候旋回的发育与演化主要受到天体轨道参数中偏心率长周期的控制。研究成果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阐明了古气候旋回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996.
997.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组合特征,认为湘南西部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受一定沉积建造、地质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可划分三个成矿系列,即与Ⅰ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铜银成矿系列、与S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铅锌铜银成矿系列和沉积改造型铁锰铅锌成矿系列,根据上述特征分析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98.
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是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 位于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北部, 属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斑岩-热液成矿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该成矿体系中的新类型矿床。它是在充分研究区内基本地质条件, 对比北衙矿区的成矿特点, 认为在北衙向斜构造的轴部应该存在构造薄弱地带, 能够为万硐山正长斑岩成矿体系中的成矿流体运移提供通道和赋存空间, 同时结合良好的Pb-Au-Ag-Zn-Cu-As-Sb组合异常显示的观点指导下, 通过钻探验证而发现的铅多金属隐伏矿床。矿体沿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与下三叠统腊美组砂泥岩层间及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内层间破碎带产出; 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矿和混合矿, 部分为硫化矿, 其主金属元素为铅, 伴生有金、银、铁、锌等多种有用组分; 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该矿床的矿物学特征、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 提出了开发利用该矿床应加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1000.
首次将原划分为古元古界阿尔金群的变质岩系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侵入岩2部分,按岩性组合、变形变质特征等将变质表壳岩进一步划分为米兰岩群和阿尔金岩群,经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变质深成侵入岩的时代为中-新元古代.在中阿尔金地块中首次发现了麻粒岩、榴闪岩、蓝晶石榴铝直闪石片岩等高压变质岩组合,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表明,其经历了快速俯冲碰撞后又快速折返(抬升)的动力学过程.以新发现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等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将测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新的划分,建立了构造形迹的变形序列.初步查明测区至少发育有3级古夷平面,将成山运动、地貌变迁、水系演化等新构造运动划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