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5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5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4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4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91.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36,1(3):323-330
早年考查中國地質的人士,對于新生代地質,多不甚注意,尤其是新生代後期的地層大半以含義很廣的黄土及冲積層,去包括一切上新統及以後的堆積。到民國八年左右,因在各地採集化石和研究地層的結果,把上新統下部,蓬(蒂口)系三趾馬紅土的層  相似文献   
192.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40,5(6):543-548
年來因地質界野外工作之猛進,工作同志之增多,與多數同人之注意於各種骨化石標本之搜集,已有不少骨化石採自野外,而獲得學術上應有之認識。惟因工作者之服務機關不一,  相似文献   
193.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38,3(1):71-76
人類文化的進步,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把前人的研究結果,利用他,改正他,再進一步推進他,有一代一代的連續性。若人人都從開始草創起,以短期的人生,必難有很好的結果。科學的研究,尤其如此。所以沒有一种科學,對於以前材料  相似文献   
194.
利用地面观测站点资料研究大范围地区的降水长期变化规律,选取不同的指标会使分析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利用中国大陆区域内2139个国家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比较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全国和中国西部、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区域平均时间序列,探讨对其变化趋势估算的偏差。研究表明,1951—1957年估算的中国区域平均降水量原始值出现虚假的偏高,使趋势估算出现较大误差;1951—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时间序列的波动幅度显著偏大;区域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距平和标准化距平序列较为可信。全国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的原始值和距平值序列都基本反映了中国东部湿润地区降水的变化,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主要由西部干燥区域的降水变化构成,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则可综合反映湿润和干燥地区的降水变化。  相似文献   
19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区横山堡地区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域。本文利用构造解析、地震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纪末期,研究区为银川复背斜东翼,喜山期构造调整后转为前缘反冲带,由一系列西冲东倾逆冲断层与断背斜组成;该区可分为西部逆冲断褶带、中部逆冲断阶带和东部过渡构造带3个构造单元。断层可分为4级;以燕山期近南北—北北东向逆断层为主,其次为喜山期近东西向走滑断层,并错断了燕山期逆断层。构造样式为一系列东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由近南北向逆断层及加持于其中的断块组成,断块往往为一些小型断背斜,其轴迹走向以近南北—北北东向为主。地质结构为深层滑脱型单向东倾冲断构造。根据上述研究,在沙亥庙断裂上盘断背斜构造高部位优选出一个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196.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羊虎沟组)沉积特征对于预测其砂体展布、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薄片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溪组(羊虎沟组)进行了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类型和空间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溪组(羊虎沟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多层煤、灰岩和泥灰岩;主要发育浅海陆棚、障壁岛、潮坪、潟湖和扇三角洲沉积。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西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障壁岛和潟湖沉积相,东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潟湖、障壁岛和浅海陆棚沉积相,中间过渡带主要为潮坪沉积。自北向南依次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潮坪、潟湖和浅海陆棚等沉积。总体上来讲,本溪组(羊虎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具有东、西分异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197.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羊虎沟组)沉积特征对于预测其砂体展布、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薄片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溪组(羊虎沟组)进行了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类型和空间展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溪组(羊虎沟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和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多层煤、灰岩和泥灰岩;主要发育浅海陆棚、障壁岛、潮坪、潟湖和扇三角洲沉积。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西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障壁岛和潟湖沉积相,东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潟湖、障壁岛和浅海陆棚沉积相,中间过渡带主要为潮坪沉积。自北向南依次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潮坪、潟湖和浅海陆棚等沉积。总体上来讲,本溪组(羊虎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具有东、西分异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198.
山东夏甸地区金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1):138-147
山东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深部含金破碎带与地球物理重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以重磁信息为主体的综合找矿标志,可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本次研究以夏甸地区典型金矿床为例,根据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ΔT化极异常图,讨论了其重磁场特征,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和CSAMT剖面解释结果,从重、磁、电三方面论证了本区金矿床具有"低密度、低磁性、低电阻"的物性特点。总结了本区金矿床成矿条件,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套金矿勘查物探技术组合流程:根据重磁面积工作圈定有利成矿区范围,然后布设重磁剖面,利用其联合反演结果,确定控矿构造的位置及产状,最后根据CSAMT测量结果低阻区(带)的位置可进一步推断矿体位置。该套组合对招远-平度断裂带深部隐伏金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9.
郭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3):634-644
砂(页)岩型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具有巨大的资源量和找矿潜力。本文总结了砂(页)岩型铜矿床的时空分布特点,然后选取该类矿床的典型——赞比亚砂(页)岩型铜矿床来探讨大型砂(页)岩型铜矿的控矿因素。本文系统论述了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的地质背景,报道了赞比亚铜带省典型矿床卢安夏矿床黄铜矿Rb-Sr放射性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501±19 Ma,Sm-Nd等时线年龄为499.1±38 Ma,总结了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认为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200.
针对苏里格气田的储层非均质性强且气水关系复杂等难点,提出一套适用于苏里格气田苏5区块的高精度气水识别技术,该技术遵循“先找砂体、再找储层、后气水识别”的思路,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数据体,综合运用高精度叠后GR随机反演方法、基于等效弹性模量反演的横波速度估算方法、扩展的弹性阻抗反演方法、组合流体因子构建方法等,有效地凸显了气层、气水层与干层或微气层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研究区盒8段的37口实钻井的过井剖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气层、气水层与干层或微气层的判别准则,与实钻井的符合率达到83%,可以有效地用于研究区的气水识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