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纪委、国务院、省纪委、省政府及国土资源部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以《实施纲要》为指导,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推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4.
研究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的动态演化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意义重大。扶余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0%。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该油藏,调动剩余油潜力,有必要针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取不同含水期密闭取心井的物性、薄片、电镜、压汞及粒度等分析化验资料,通过详实对比分析储层不同含水期的物性和非均质性变化特征,得到了储层高含水期非均质性相关参数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扶余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随含水率上升而逐渐减弱,呈现出由低含水期的中孔、中渗储层向高含水期的中高孔、中高渗储层演化趋势;注水开发对孔隙半径影响较小;储层碎屑颗粒在低含水期以接触式为主,中高含水期转变为孔隙-接触式、接触-孔隙式接触,高含水期以孔隙式接触为主。  相似文献   
35.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集区为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省主要的铝土矿成矿区带之一。含矿岩系为中二叠统梁山组,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矿石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土状、碎屑状铝土矿中Al2O3含量较高,Al2O3/ SiO2值大,质量好,而豆鲕状、致密块状铝土矿中Al2O3含量较低,Al2O3/ SiO2值小,质量较差。显微观察、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铝土矿石中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勃姆石和粘土矿物,其中一水硬铝石多为短柱、半自形-自形晶体,呈集合体分布,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呈孤岛、残留环状产出,其次见伊利石、蒙托石、绿泥石等,副矿物有黄铁矿、磁铁矿、长石、石英、金红石、锆石、锐钛矿、方解石和白云石等。铝土岩中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它矿物和铝土矿相似。铝土矿石的主要元素Al2O3、SiO2、TFe2O3 和TiO2含量之和大于83%,烧失量小于14%,而铝土岩的Al2O3、SiO2、TFe2O3 和TiO2含量之和小于80%,烧失量大于15%。可见铝土矿和铝土岩在主要矿物组成和主要组分总量上具有明显差异。结合以往研究资料,本文解析铝土矿形成过程为韩家店组砂页岩(成矿母岩)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经风化、淋滤等作用,形成富集Al、Ti等惰性元素的风化残积物和以高岭石为主的粘土矿物,随后被迁移、搬运至河湖盆地环境中,在沉积分过程中粘土矿物不断脱硅、去铁、富铝,形成铝土岩层,经埋深压实、成岩成矿作用后进一步脱硅、去铁、富铝,最终在中二叠世形成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铝土矿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36.
37.
基于2维平面电子图与3维城市景观的各自的优缺点,对2维与3维的集成处理和2维平面电子地图与3维城市景观实现互响应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8.
提出了采用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实现基于u-blox的城市区域亚米级导航定位技术服务模式,该模式完全取代精度相对较低的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point positioning,SPP)技术,同时相比于网络RTK(real-time kinemati...  相似文献   
39.
正地球大气的运动广泛地受到下垫面热力作用的影响,下垫面热力作用是导致区域大气结构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大气及气候环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400 km,面积达33.76万km2,沙漠95%以上为裸露的流沙地表覆盖。其特殊的下垫面组成所产生的热力作用及其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所受关注甚少,33.76万km2的广袤面积所带来的热力作用必然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天气及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而且沙漠地区春夏季沙尘天气频繁,大量的沙尘气溶胶被输送至空中,改变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吸收和能量分配,这种特殊的天气背景必然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力作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开展塔克拉玛干  相似文献   
40.
石笋与环境     
石笋沉积的生长条带从剖面图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明确的沉积旋回界面,难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纹理”;另一类具有确定的沉积旋回界面,可以按层计数,称为“生长层理”。石笋生长层理可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断代工具。中国北方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干湿季变化明显的气候条件、以及富含有机质和碱性交换态离子的土壤类型密切相关。而南方型微层的形成可能主要与较长时间的降水和有机质淋滤以及盛夏高温-少降水的配置有关。如果沉积物中某种要素对物源或水流通过路径的环境变化能够灵敏反应,并按一定的时间单元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就能成为高分辨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