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本文研究华北地区的地震图象和地震迁移,范围为30°—42°N,105°—125°E。根据流变学的基本观点提出该区域内地震分布在正交网络内,大震预计发生在网络的节点部位。这一设想为该地区的震中分布所证实。将破裂方向和主应力方向与断层面解对比,它们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设想。据此,本文提出预报未来可能发生地震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22.
大同地区第四纪火山群K-Ar年龄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同火山群位于东经113°34'-113°54', 北纬39°57'-40°10', 大同盆地和桑千河谷两岸, 大同一阳高弧形构造的南侧;基底为桑干片麻岩, 玄武岩与第四纪地层相衔接, 是我国著名的第四纪火山群之一。 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 不少中外地质学者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研究, 但是, 迄今为止, 尚无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 本工作报道了部分K-Ar年龄测定结果, 并对第四纪玄武岩样品的适用性进行了较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23.
统观日本的地震学史,日本对地震学曾进行了某些开拓性工作,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近年来,他们一方面着眼于地震预报大目标,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地震预报目前仍处探索阶段,因此他们脚踏实地地进行基础和理论研究,进行有充分科学理论指导的实验和观测,有目的地合理地施设高质量的观测系统。以期稳步地向地震预报目标挺进。这些是值得借鉴的。上述种种不懈努力虽有了某些成效,然仍尚未见突破性进展,这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上地震学在该阶段的现状。  相似文献   
24.
日本地震学会已成立一百周年。1981年日本地震学界的一些著名地震学家撰文进行纪念。现将日本地震学会的概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5.
26.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27.
根据地震矩张量反演地壳水平形变速度包括两个主要步骤:(1)由震源机制解计算地壳的平均应变率;(2)由应变率求速度场。文中对反演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详细论述,并讨论了速度场内的相对大地转动和线性结构的整体转动以及速度场的误差椭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刘国昌教授于一九三六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工程地质学家,是区域工程地质学的创始人。现任我院付院长,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学专业委员会的副理事长。由于他在四十余年的地质工作中,对祖国建设和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受到党和人民嘉奖。粉碎“四人帮”后,曾两次率领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代表团出席一九七七年在布拉格和一九七八年在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工程地质学会议。在国内外地质学界和工程地质学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30.
GPS揭示的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前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产出的GPS观测资料,采用球坐标系下非连续变形算法对资源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大陆地块及其边界带运动与形变进行了分析。对GPS基准站的连续观测序列采用小波变换进行分解变换,分析了部分震例,探讨了从GPS连续观测序列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初步取得两点认识:(1)7级以上的大地震主要发生在走滑运动量大的活动边界,且与高应变率地块有关,这可以作为地震中长期预测判据;(2)GPS基准站连续观测序列中的低频段,地震前6个月或稍长时段有一定的前兆异常出现,这可以作为地震中短期预测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