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基于VisualDB可视化数据管理技术和3层架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南海海洋科学数据产品服务系统,用户可通过浏览器对南海海洋科学数据产品进行可视化查询、检索与获取;介绍了VisualDB的应用,就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可视化数据管理、发布与共享服务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就ViusalDB的一些技术特性对南海海洋科学数据产品服务系统的扩展性作了探讨。文章对于完善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的数据服务形式、建立南海海洋共享服务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2.
汶川地震都江堰市人员伤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江堰市在汶川地震中人员伤亡严重,文中主要研究了该市所辖地区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人员伤亡数的各种因素,希望对城市防震减灾具有参考意义。根据都江堰地区各乡镇的烈度及人员伤亡数据,分析了地震烈度及人口密度对人员死亡率的影响,并给出了死亡率与烈度及人口密度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死亡率与烈度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研究了死亡率随断层距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死亡率与断层距的相关性比与烈度的相关性更明显。采用断层距估计人口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烈度评定中人为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因而更具客观性。定量分析了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定性讨论了救援效率与报道死亡人数的关系,报道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与救援效率成正比。总结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几种因素,认为房屋破坏和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而且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率相差甚大,这是在人员伤亡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在岩溶陷落带孔隙发育,原来坚硬致密的岩石改变了性质,造成岩石密度、波速、电阻率等物性参数发生变化,这些物性异常引起地震波波场改变,从而导致地震波特征参数如时间、反射系数、波阻抗等的变化。利用Wyllie时间平均方程可以建立充水岩体的地震波速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平均方程建立充水岩体密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波阻抗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因为岩溶陷落带孔隙发育情况和导通性决定了其是否能成为导水通道,利用波阻抗属性可预测岩溶陷落带孔隙度发育情况,这可为判断富水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4.
剪切速率和材料特性对筋-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超  孟凡祥 《岩土力学》2010,31(10):3101-3106
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之间的界面强度参数是加筋-土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指标,筋-土界面的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在界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利用土工格栅、土工织物与砂土的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了剪切速率和筋材性质对筋-土界面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剪切速率不超过一定界限(如7.0 mm/min)时,其对直剪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筋-土界面强度受加筋材料及砂土特性的影响,双向聚丙烯土工格栅和土工织物与砂土之间的内摩擦角与纯砂接近,界面强度较高,而玻纤格栅因其延伸率低和网格尺寸较小,与砂土的界面强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5.
OSSMO软件自200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为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软件的系统集成度、运行效率较高,智能化较强,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发报出错的概率,但在使用OSSMO软件编发报文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6.
“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利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知识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教学指导经验,提出了利用专业知识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步骤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创新创业竞赛数据的统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实践应用效果与前景。本文方法与当前大测绘科学下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辅相成,可融入相关知识点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