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伴随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极端环境对交通造成了复杂多样的灾害。穿越新疆库木托拜沙漠的克特公路冬季遭遇频发的风沙-风雪复合灾害,危害严重。此种灾害的发生与区域特殊孕灾环境有关(冬季有强劲的“闹海风”和丰富的风沙(雪)源),也与公路防沙体系布局和路基断面设置以及清沙(雪)堆放等人为扰动有关。本研究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顺应自然、标本兼治的防治原则,提出了加强防护能力、机械防治与植物防治相衔接的防治思路,制定了路侧地形平整、阻-固-输结合防护体系建设及后期科学管护的综合治理方案,以统筹防治春季风沙灾害与冬季风沙-风雪复合灾害。  相似文献   
42.
草方格固沙带对垄间新月形沙丘形态和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草方格固沙带对沙丘形态和移动的影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地区,2004年我们在垄间地设置了观测区,对区内新月形沙丘进行了动态测量。数据分析表明,草方格固沙带对垄间低矮新月形沙丘的逆向演变过程和移动扰动很大:在固沙带迎风边缘邻区,沙丘呈正向演变,沙丘移动速度下降;在固沙带内部沙丘呈逆向演变,移动速度加快,而且逆向演变速率大于自然沙面的沙丘。固沙带不能改变沙丘逆向演变的趋势,但从整体上来看,沙丘在固沙带边缘邻区的正向演变延缓了沙丘的逆向演变速率。固沙带对沙丘形态的影响源于削弱近地表风动力、固定沙面使风沙流趋于极度不饱和,而固沙带通过改变沙丘的形态和体积以及地表风沙流的饱和度进而影响沙丘的移动。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不同立地类型风沙土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塔里术沙漠公路沿线不同立地类型风沙土物理、化学性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公路沿线的风沙土,机械组成以极细砂粒和细砂粒为主;pH值均在8~9之间,为中性偏碱性;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空间变异性大;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较少,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微量元素(Fe、Mn、Cu、Zn)的有效含量普遍偏低,尤其是Mn、Cu、Zn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44.
流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在极端干旱区土壤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结合传统培养、PLFA和PCR-DGGE 3种方法,研究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脂肪酸种类和DNA片段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不同,脂肪酸种类和DNA片段多样性指数亦有显著差异 (F84%),放线菌次之,真菌很少(<0.05%);0~35 cm采样范围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垂直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高时林木生长也较好。说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后土壤生物活性明显增强,但在防护林生态工程的营造、恢复与重建实践中需考虑地形地貌因素,以充分发挥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有效促进流沙地土壤的发育。  相似文献   
45.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 km,造林树种以抗逆性较强的沙拐枣(Calligo-num L.)、柽柳(Tamarix L.)、梭梭(Haloxylon Bunge)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为主,采用高矿化度地下水滴灌.2005年5月,公路沿线出现了罕见的突发性强降雨,由此引起的表层土壤盐分淋溶造成了沙拐枣大量死亡.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随机抽样方法,在突发性强降雨后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带内沙拐枣死亡率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拐枣死亡率(1)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2)随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大;(3)垄间平沙地>过渡区>高大沙垄垄体;(4)林带中央>公路旁>林带外围.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塔克拉玛干沙漠小尺度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对沙漠腹地复杂纵向沙垄横断面的上覆沙丘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沙丘形态野外测量采用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并通过南方测绘软件(South Survey)量算形态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沙丘形态具有分形特征,饼状沙堆和沙片的分维数是1.292 2,新月形沙丘的分维数是1.286 6,简单线性沙丘的分维数是1.102 5,新月形沙丘链的分维数是1.085;(2)在不同地貌部位之间,分维数差异不大(1.0~1.3),变异系数为0.06,表明复杂纵向沙垄上覆沙丘形态有自相似性;(3)沙丘的各形态特征参数变异系数的空间变化趋势一致,且与分形维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表明沙丘形态分形维数能客观反映沙丘形态特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沙垄区,沙丘形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风沙环境特征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7.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潜水水位对单井抽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全线采用节水滴灌方式灌溉。全线共有108口水源井,水源井间距约4 km。以第69号水源井(38°41′12″N、83°22′16″E)为例,在距水源井120 m范围内设置了7个地下水监测井,利用潜水水位的动态观测数据,分析了抽水过程中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抽水过程中潜水水位变化可分为快下降和慢速下降两个阶段;潜水水位恢复过程可分为快速上升和慢速上升两个阶段。水位下降和上升的速度变化形成水位的空间差异,即降落漏斗的形成和消失。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得出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2.85 m/d。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青海省东昆仑开木棋—红水河地区发现的4处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进行论述,总结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并对找矿方向进行探索。认为:(1)区内赋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构造一方面起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为岩浆和热液的通道,对石墨矿起加大和富集作用。(2)区内石墨矿赋矿地层岩性一致,矿床规模为中到小型,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较小,品位较低,矿石质量一般。(3)石墨成矿物质在富硅铝质和碳酸盐的陆缘碎屑沉积岩原始预富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经区域变质作用,原岩中的有机碳重新结晶形成石墨及其含矿岩系,而后又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改造,使含矿岩系中的石墨鳞片增大、富化。(4)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5)石墨矿的找矿标志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激电异常、自电异常和石墨矿化。(6)找矿方向主要有:就矿找矿、矿区外围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分布区和区域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分布区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49.
对黄土高原西部庄浪红粘土进行详细岩石磁学分析表明,沉积物磁性由磁铁矿和赤铁矿主导,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磁赤铁矿.中中新世大暖期红粘土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升高;中中新世大暖期前后红粘土中的磁铁矿含量相对较低,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但并未显示较强的磁赤铁矿信息.磁性矿物的整体粒径表现为以SP,SD和PSD颗粒为主,MD颗粒较少.庄浪红粘土磁化率在16.5 ~ 13.8Ma出现峰值,与当时的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成壤作用较强造成的亚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增加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中中新世大暖期,综合庄浪岩石磁学特征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其他证据可以推测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可能同时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