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05篇 |
免费 | 1686篇 |
国内免费 | 18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53篇 |
大气科学 | 1170篇 |
地球物理 | 1484篇 |
地质学 | 5342篇 |
海洋学 | 1201篇 |
天文学 | 140篇 |
综合类 | 641篇 |
自然地理 | 1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352篇 |
2021年 | 350篇 |
2020年 | 281篇 |
2019年 | 336篇 |
2018年 | 344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211篇 |
2015年 | 305篇 |
2014年 | 463篇 |
2013年 | 382篇 |
2012年 | 352篇 |
2011年 | 359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370篇 |
2008年 | 402篇 |
2007年 | 423篇 |
2006年 | 404篇 |
2005年 | 439篇 |
2004年 | 367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276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307篇 |
1999年 | 354篇 |
1998年 | 323篇 |
1997年 | 362篇 |
1996年 | 353篇 |
1995年 | 323篇 |
1994年 | 322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285篇 |
1991年 | 278篇 |
1990年 | 225篇 |
1989年 | 198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95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79篇 |
1984年 | 66篇 |
1983年 | 50篇 |
1982年 | 43篇 |
1981年 | 43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19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淄博煤矿矿坑排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及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东淄博煤田富硫煤(w(St>2%)煤矿作为典型研究区,阐述了由于直接排放酸性、高SO4离子、高硬度和较高矿化度(TDS)的矿坑水导致的地表水体及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区内地表水体的水质主要受控于矿坑排水的质量,区内主要河流、水库已被污染。引用这种受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会引起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并影响到饮用此类地下水的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揭示污水灌溉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及地下水污染的机理,进行了现场土柱模拟实验,分别模拟了污水灌溉和降水入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污水灌溉过程中SO4-不会被吸附,也不会产生沉淀,因此,污水灌溉是污灌区地下水受污染的主要原因。降水入渗实验表明,污灌区土壤中的SO4-,Ca2+和Mg2+,也可以通过降水淋滤进入地下水,这是污灌区地下水受污染的另一条途径。就对水环境的影响而言,酸性煤矿矿坑排水的环境效应是负面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2.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993.
994.
穆呼锰矿床位于西昆仑造山带玛尔坎苏锰矿带东段,研究程度相对薄弱。穆呼锰矿床的含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自下而上可分为角砾灰岩、钙质杂砂岩和含炭质泥灰岩3个岩性段,具有完整的海侵层序特征,反映了由逐步断陷到稳定沉积的盆地演化过程。锰矿层赋存于第三岩性段炭质泥灰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化学组分纯净的泥晶菱锰矿。根据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菱锰矿是初始沉淀的锰(氢)氧化物与有机质通过成岩反应形成的。这种成矿机制需要3个基本条件:丰富的锰质来源、氧化还原分层的海水和有机质的大量埋藏。在穆呼一带,有利于满足以上条件的主要控矿因素包括: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强烈的海底热液活动、海侵事件和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笔者根据w(Ba)-w(P2O5)图解并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初步认为穆呼锰矿床的成矿模式可能属于最小含氧量带扩张型。 相似文献
995.
996.
雷达卫星SAR与防卫气象卫星SSM/I对渤海海冰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雷达卫星(RADARSAT)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防卫气象卫星(DMSP)特别微波成像辐射计(SSM/I)在1999年1月23日同一天对中国渤海区域海冰的观测数据,进行了主动SAR与被动SSM/I的组合研究.用一层海冰电磁散射辐射的建模与数值模拟,分析了中纬度渤海沿岸海冰的特征性变化,提出用SSM/I辐射亮度温度的散射指数、极化指数、极化比率来识别渤海海冰;用RADARSAT高分辨率SAR数据(水平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对渤海海冰物理特征进行识别与分类.这些特征指数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相关变化可有效地应用于渤海海冰的监察. 相似文献
997.
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植物化石进行研究,共鉴定出植物化石7属11种,即Tingiacarbonica(Schenk)Hale,TpartitaHale,PlagiozamitescfoblongifoliusHale,SphenopterisnoriniHale,SnystroemiSze,StenuisSchenk,PecopterisandersoniHale,PlativenosaHale,Taeniopterissp,Caulopterissp,PterophylumdaihoenseKawasaki。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化石均为华夏型分子,可以和华夏植物区的一些同期植物群进行对比。根据植物群的总体组成,该区山西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属于早二叠世早期,大致相当于阿谢尔期(Aselian)至萨克马尔期(Sakmarian)。 相似文献
998.
999.
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中国南海九条断续国界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海诸多岛礁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领土,南海九条断续线是中国海域疆界线。南海九条断续线的形成与演进,既是重要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也是维护国家主权权益和岛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除了用文字进行阐述外,着重利用地图本身特有的功能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条疆界线的形成分为雏形期、形成期、成型期3个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出现在南海的中国海上疆界线的时期,为疆界线形成的雏形期;20世纪30年代为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期;20世纪40~50年代,为南海海域疆界线的成型期。从以上时期的地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到这条海上疆界线的"连续线"和"断续线"2种画法。同时从地图发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由11条线演变成为现今的9条线。这条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了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