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青海云杉叶片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对水分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07在祁连山北坡沿海拔梯度进行了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叶片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分析测定,以探讨青海云杉叶片δ13C随海拔变化特征及对水分、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叶片δ13C存在显著差异(F=3.94, p<0.01),δ13C平均值-24.69‰;随着水分、温度的变化,在海拔2 550~3 100 m,青海云杉叶片δ13C随海拔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海拔3 100~3 350 m,δ13C值随海拔增加呈现升高趋势.青海云杉叶片δ13C与土壤水分在低海拔(2 550~3 100 m)呈显著负相关,在高海拔没有关系;与土壤温度之间则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青海云杉叶片δ13C随海拔变化在低海拔主要受土壤水分、温度的控制,在高海拔则主要受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42.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监测、预测预报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及预测预报研究现状,分析露天矿边坡的工程特点,指出当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边坡岩体渐进损伤破坏是边坡岩体失稳前兆本质特征”这一学术思路,认为边坡稳定性及预测预报研究发展趋势为建立基于微震监测信息反演的边坡岩体内部损伤演化模型,提出露天矿边坡岩体强度参数识别表征方法和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寻求边坡失稳过程岩体内部“空间”损伤劣化的微震活动性、强度弱化与边坡动态失稳之间的联系,以微震前兆信息和边坡岩体强度储备系数为失稳判据,实现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43.
基于动三轴试验建立的冻结、融化状态青藏铁路粉质黏土的累积塑性应变模型,考虑路基土体动应力的作用,二次开发适用于青藏铁路高温极不稳定多年冻土区路基长期永久变形的蠕变法则,并在既有的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将其引入,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青藏铁路路基的永久变形。分析结果显示:(1)列车荷载作用下距离路基顶面不同埋深土体的累积动力永久应变随着等效振次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先期的增长速度较快,最终趋于稳定,长期沉降在路基中心处最大,最终在路基距离轨道最远处几乎为零;(2)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路基中心永久变形逐渐增大;(3)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路基中心永久变形逐渐增大,并且随着埋深的增加,列车轴重对路基永久变形的影响逐渐变小;(4)随着冻结深度的增加,路基表面累积塑性变形呈降低趋势;随着融化深度的增加,路基表面累积永久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44.
基于卫星通讯的应急指挥车系统的特点是不受地点的约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与外界的通讯,这正是现场气象应急服务工作所迫切需要的.介绍了气象应急指挥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阐述了其在气象应急服务中的应急流程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5.
XML是一种扩展标记语言,能够实现简单的数据存储,现已成为网络应用开发通用的数据接口文件.主要介绍XML语言结构特点,并通过在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开发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XML语言的生成方式和调用方法等.  相似文献   
46.
我国众多铁路干线分布于深季节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土层的冻融状态随着季节的交替变化而改变,相应的列车行驶时引起的路基动应力分布也有所不同。考虑路基土体的参振效应,通过改进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季节列车行驶振动荷载时程,进而通过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季节变化对列车行驶引起的路基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路基土中的动应力幅值及其沿路基深度的分布规律与该时期路基土的冻融状态密切相关,基于此结论,提出深季节冻土地区不同季节铁路冻土下限范围内路基动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该研究对于优化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完善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能评价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以一多层框架结构停车场的地基基础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将来可能发生大地震中的动力特性。除地基可能出现的液化,还包括地震中的瞬时沉降及地震后地基长期固结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采用水土耦合2维有限元分析法,对研究领域的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整体建模。计算中采用的地震波为一三连动人工地震波,最大加速度为182gal,主震持续150s。为比较不同的基础形式对地基液化和沉降的影响,对采用长桩和密集型短柱两种基础形式做分析比较。有限元计算中,采用能反映其地层土交变移动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来描述土的动力学特性,桩基础和上部框架结构采用梁单元模型,密集型短柱基础采用弹性单元模型。结果表明,除地震中地基的液化,震后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地基基础长期不均匀沉降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8.
张锋  王根厚  安然 《地质通报》2009,28(9):1309-1318
冈塘错花岗岩体是分布于西藏双湖角木日地区的一套晚三叠世酸性侵入岩。于2008年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中首次发现该岩体中的中粗粒巨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巨斑晶为环带条纹钾长石。主要描述了该岩体中环带条纹钾长石巨斑晶的矿物学、岩石学特征,利用电子探针详细分析了环带条纹钾长石巨斑晶从核部到边缘的成分变化特征,运用二长石温度计简单地计算了斑晶的结晶温度。根据斑晶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和结晶温度,结合岩体的岩石学、地质学特征,初步确定该岩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9.
二连盆地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聚煤沉积盆地,同时也发育赛汉组古河谷,古河谷在盆地内呈北东向带状展布,河谷内发育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及哈达图等多个铀矿床。铀矿床具有"同河谷多矿床、同河谷多类型"的特点。作者通过对含铀古河谷构造-建造的研究,将赛汉组古河谷与铀成矿有关的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沉积前断陷期构造形成了古河谷建造沉积的带状谷地;断坳转换期湖相沉积的灰色泥岩,为铀成矿间接提供了还原物质;坳陷期沼泽化沉积,为铀成矿提供了直接还原介质;赛汉组上段热-重力沉降期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形成主要的铀储层。挤压隆升剥蚀期,受构造掀斜抬升,影响了成矿作用的类型及规模;成矿后期的热沉降期,导致新一轮的沉积充填,起到保矿的作用。通过对赛汉组沉积体系、砂分散体系等特征的研究,发现下白垩统赛汉组下段沿短轴方向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沼沉积体系,长轴方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沼沉积体系。赛汉组上段主要发育河流沉积体系,砂体较发育,沿古河谷呈朵状、带状分布,矿床主要产于赛汉组上段古河谷砂体内。建立了赛汉组古河谷内典型矿床的矿床成矿模式,将赛汉组古河谷的矿床成矿模式划分为巴彦乌拉潜水-层间氧化式、赛汉高毕潜水氧化式及哈达图层间氧化式。  相似文献   
50.
时空概念遍及每一个地理现象,正象所有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三维空间一样必然地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因为三维空间具有可视性,所以三维空间概念容易理解。但无论可视还是潜形,时间维都始终伴随着地理现象的存在。因此,地理现象的时间属性描述将成为GIS进一步的攻关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