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分布有众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体成群成带分布,受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为进一步确定黄山—镜儿泉基性—超基性岩带的侵位时代、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对选自黄山岩体辉长岩相中单颗粒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研究,将其结果[(284.5±2.5)Ma]与黄山岩体和黄山—镜儿泉一带其他基性—超基性岩中已有的定年成果进行了对比,并结合近年来该区研究成果,分析得到黄山辉长岩侵位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此时正值东天山后碰撞大规模岩浆侵位和成矿时期.黄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2.
老牛山复式花岗岩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地区,锆石LA-ICP-MS U-Pb 定年结果表明,该岩基早期花岗岩--
康坪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207.9±0.72)]Ma,是早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产物。该岩体具有高硅、富碱、准铝的地球化学特征,
铁镁比值较高,富集LILE(尤其是Sr 和Ba)和LREE,Eu 无明显异常,相对亏损HREE 和Y,可归属为高Ba-Sr 花岗岩。但
与典型埃达克岩相比,康坪岩体Cr,Ni 等相容元素含量较低,而K2O 含量明显偏高,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重稀土元素分馏
不显著。在成岩过程中,康坪岩体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角闪石(单斜辉石)、斜长石(钾长石)以及极少量石榴子石的分
离结晶控制。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老牛山复式花岗岩基康坪岩体成岩物质主要来自含远洋沉积物俯冲板片析
出流体/ 熔体交代的富集地幔以及古老太华群基底物质所组成的混合源区,是大陆碰撞造山晚期后碰撞“松弛”阶段,俯冲
板片断离后下地壳底部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产物。  相似文献   
33.
黑龙江鸡东金场沟矿区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 岩石SiO2含量为62.60% ~64.18% , 全碱 (Na2O + K2O) 含量为6.57% ~7.45% , K2O >Na2O; MAL I指数为4.48~6.68, ASI指数(铝饱和指数) 为1.44~1.79 > 1.1, 富磷( > 0.2% ) , 属镁质、碱性、(强) 过铝质花岗岩, 且岩浆分异程度较高(D I = 71.71~76.92) 。该区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碰撞后-造山晚期的构造环境, 岩浆源区的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 源岩可能是砂屑岩。  相似文献   
34.
东天山咸水泉片麻状花岗岩特征、年龄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野外地质关系及岩相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成水泉片麻状花岗岩是典型的原地改造型花岗岩,其原岩(即围岩)为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本次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获得其原岩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369.9±5.6Ma(MSWD=36),片麻状花岗岩锆石核部年龄为367.9±5.4Ma(MSWD=2.2),此年龄与其原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为片麻状花岗岩原地改造成因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此外,还获得其锆石热液增生边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254±10Ma(MSWD=1.4),该年龄代表了片麻状花岗岩的形成时间。片糜状花岗岩在地球化学上继承了许多原岩的特征,同时又受到了深源流体-熔体的显著影响。将原岩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改造成片麻状花岗岩的流体-熔体具有富硅富钾和正ε_(Nd)(t)值的特征,表明这种流体-熔体可能主要地来自幔源岩浆内侵体,以及在内侵岩浆热量作用下的初生地壳岩石的变质和熔融。原岩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及其派生的片麻状花岗岩ε_(Nd)(t)值分别为 3.87及 3.05~ 6.09,表明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源自于年轻的陆壳,而片麻状花岗岩除继承了其原岩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的高ε_(Nd)(t)值这一特征外,还可能受到了深源流体-熔体中幔源组分的影响。咸水泉岩体的实例研究表明,原地改造型片麻状花岗岩不但可以形成于造山带的挤压-伸展转折阶段,还可以形成于碰撞后进一步伸展的时期,而经过强烈韧性剪切的岩石是转变为片麻状花岗岩的最有利原岩。东天山咸水泉、平顶山和天湖东等原地改造型片麻状花岗岩的形成均与内侵有关,因而片麻状花岗岩可被看作是内侵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35.
东天山尾亚杂岩体: 同源还是异源? --来自黑云母的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呈中心环状的尾亚杂岩体由外环石英正长岩和内环石英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细粒花岗岩组成,但对两个环带是同源还是异源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鉴于黑云母是大多数中酸性火成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镁铁质矿物,它能很好地反映寄主岩浆的属性和成岩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外环石英正长岩和内环石英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细粒花岗岩中黑云母的成分变化,来为两个环带是同源还是异源提供矿物学方面的佐证.结果表明,外环黑云母与内环黑云母相比,富 Fe和 Ti,贫 Mg和 Al,前者为铁质黑云母,寄主岩浆属碱性岩系;后者皆属镁质黑云母,寄主岩浆属钙碱性岩系.碱性岩系中铁质黑云母的形成主要与其晶格中 Fe→ Mg和 3Fe2 → 2Al双替代有关,而钙碱性岩系中镁质黑云母则主要与 2Al→ 3Mg替换有关.外环与内环黑云母成分的差别,归根结底,与其寄主岩浆形成于不同的源区、产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内环各相带云母之间没有明显的演化趋势,只是细粒花岗岩中的云母比石英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云母富 Al和 F,贫 Ti.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全岩氧同位素和锆石晶形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外环和内环之间黑云母的成分变化,排斥了外环和内环同源的可能性;内环之间黑云母成分演化趋势表明石英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细粒花岗岩非同一母岩浆分离结晶所致,而可能是不同期次的异源岩浆相继侵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36.
东天山尾亚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缺少系统、精确的同位素定年,前人对尾亚岩体成岩时代仍有颇多争议。本文利用锆石离子探针(SHRIMP)定年技术,测定了尾亚岩体不同相带的年龄,旨在进一步探讨该岩体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作用的关系。定年结果表明,辉长岩、石英正长岩、石英闪长玢岩和细粒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