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与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RS与GIS 技术的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石漠化、生境和酸雨4 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以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东北部是土壤侵蚀最为敏感的区域;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 石漠化总体以不敏感为主,其次是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高度以上敏感区主要分布东北部地区,中度以上石漠化与石漠化高度和极敏感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 生境敏感性类型以不敏感为主,其次为高度敏感地区;东北部和南部生境敏感性高,而中西部地区生境敏感性低。(4) 酸雨高度敏感面积和比例最大,其次是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区;极敏感区呈块状零星散布、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集中片状分布、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沿江河带状分布,部分呈团块状散布。(5) 生态环境敏感性类型以高度敏感为主,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东北部和南部生态环境敏感性高,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102.
珠三角新晋跨境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与区位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珠三角的跨境资本因其文化多元性、地缘特殊性而受到国际经济地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多元资本主义”等多种理论框架被提出以解释其特殊性。然而,由于数据、方法的限制,相关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及定性探讨层面,基于微观企业样点的研究较为欠缺,特别是纳入企业异质性等新经济因素的定量模型研究更为缺乏。论文基于微观企业样点数据,综合考虑传统一般经济因素与制度、集聚、创新、企业异质性等新经济因素,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回归分析,研究了2005—2009、2009—2013年2个时段的珠三角新晋跨境制造业企业(new-born cross-border manufacturing firms, NCMF)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差异,并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前后(2005—2009年)这一特殊的经济转型时期,珠三角NCMF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珠三角NCMF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以往有所降低,2005—2009年与2009—2013年2个时段的NCMF在结构与分布特征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热点区位在2005年后开始由珠三角东岸地区向西岸拓展,2009年后则再次呈现以东岸为主的集聚特征;②金融危机前后,珠三角的发展动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吸引跨境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开发区政策优势逐步弱化,而集聚因素、创新因素以及企业异质性成为影响跨境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与区位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③处于动力转换期的珠三角,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环境、建立创新网络、增强要素集聚、根据企业偏好制定多元化引资政策来重新获得发展的新优势。论文旨在从企业微观层面揭示经济区域内部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同时也为理解转型时期中国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区域的动力转换与空间重构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利用2007—2012年中国气象局T213集合预报资料,根据Lalaurette提出的集合预报极端天气指数预报方法,提取并对比分析了川渝地区的集合预报累计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特征,建立了基于集合预报与其历史预报的累计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连续差异的数学模型—极端降水预报指数(EPFI),并对川渝地区历史上3次预报服务误差较大的典...  相似文献   
104.
要“生态”还是要“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山区的两难选择.“生态发展”为山区“既要生态也要发展”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路径.文中从生态发展的思想渊源与内涵出发,对山区县生态发展的动力机制、总体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将其理念融入广东省阳山县的生态发展规划.研究表明,生态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的正向演进过程,其动力来自于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内部,其实现也有赖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和谐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认为山区县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城镇化以及民生保障等四项内容,四者作为  相似文献   
105.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1998,2006年3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定量分析了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因子,包括离城市中心距离、离干线公路距离、离海岸线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会对建设用地扩展的方向、规模、强度等产生重要影响.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作用,受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作用以及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建设用地扩展围绕城市中心呈现距离递变规律,并向郊区、临路、临海以及平原区等优势区位集聚,从而使建设用地扩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指向性,即郊区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和平原区指向.  相似文献   
106.
基于VB平台的水准网平差软件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研发了水准网平差软件,并介绍了软件所实现的主要功能及特点,验证了软件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在结冰区航行,对船体威胁最大的就是海冰。历史上,许多船毁人亡的海难事故都与海冰有关。仅1870~1890年间,就有14艘船只在北冰洋海域与冰山相撞沉没,40艘船只受伤。1912年4月15日夜,英国的巨型豪华客轮“铁坦尼克”号(排水量46,328吨),在横渡大西洋的首次航行中,与冰山相撞后沉没,造成1500人丧生的悲惨事故。在我国,渤海海冰严重影响交通的事故也经常发生。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许多国家气象传真广播中心开始播发海冰(海冰状况、冰情)图的业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探测手段日益增多,在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的基础上,海冰图在内容和区域范围上已具有一定的水平。为海上交通、渔业生产和商业往来船只在冰区船行提供了参考依据。笔者在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往返途中和日常工作中,接收过许多国家播发的海冰图。现将部分海冰图的接收与应用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供远洋航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发生的时空特征及传播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公开发布的9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通过26个疫情聚集单元的时空特征分析和4类典型传播路径的案例剖析,深入探讨了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发生的时空规律和传播路径。结果表明:1)珠海的疫情发展与武汉的人口流动与管控密切相关,由于管控及时,目前仍以疫源区直接输入和家庭聚集扩散为主要传播方式,在有限范围内扩散。2)存在输入一代家庭聚集传播、输入一代非家庭聚集传播、输入二代家庭聚集传播、输入二代非家庭聚集传播4种不同的传播路径,且以第一种为主要方式,但非家庭聚集传播的路径复杂,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3)对输入性病例从输入到发病的滞后周期以及聚集单元最长发病时间间隔来看,有少部分病例或携带者可以突破14 d限制,应警惕目前普遍采用的14 d隔离措施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9.
基于人口流动的广东省COVID-19疫情风险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流动,特别是来自疫源区的人口输入,COVID-19疫情传播的关键风险来源。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人口迁移大数据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虑人口来源地风险差异与流入地社会经济属性差异,并依据输入性病例发病的间隔时间分布引入时滞过程,构建了包含时滞效应的疫情风险时空分析模型,理论上可以根据现状人口流动研判未来一定时期的疫情风险的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为提前谋划和精准防控提供决策参考。分析结果表明:①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29日拐点初现,随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② 基于输入性病例发病的时滞过程分析,输入性病例从输入到发病普遍存在间隔时间,且间隔时间为1~14 d的病例比重较高。③ 疫情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地疫情风险依据输入风险、易感风险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④ 广东省各地市与疫源区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人口流动规模及其交通区位因素,显著影响省内疫情风险的分级。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是高风险区,东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等邻近深圳和广州的珠三角城市是中风险区,珠三角城市群外围的粤东西北地区是低风险区。应根据疫情潜在风险,制定基于分区分级的防控措施,促进局地精准防控与社会整体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10.
提升区域可达性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可达性分析成为评估交通网络建设效益及制定决策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可达性分析模型的不足,本文采用模拟精度更高的矢量—栅格集成法,以厦深高铁为例,分析高铁开通前后广东省东部区域可达性变化程度和空间分布,探讨高铁对研究区域不同尺度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厦深高铁显著提升区域交通可达性,但不同站点间提升程度有所差异;高铁对区域可达性影响具有显著的隧道效应,可达性变化较高的空间分布方向与厦深高铁一致;厦深高铁对区域交通可达性的公平性和区域产业发展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高铁对中小站点地区发展的刺激作用将是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