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8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nalysing characteristics of geomagnetic anomalies before MS≥5 earthquakes in recent years in Gonghe basin and at middle east section of Qilian mountains and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anomalies,geomagnetic short-term prediction indexes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rious degrees of anomalies of magnetic storm,geomagnetic low-value displacement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between stations appeared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Interval from beginning of geomagnetic low-value displacement anomalies to origin time is 10~40 days.Interval from magnetic storm to origin time is three days before and after the dates which are multiple of nine.Coming earthquakes are located at near line of demarcation of the low-value displacement anomalies,or in the anomalous area.If dur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omalies is over 5 months,it is possible that MS≥5 earthquake occurs in anomalous area.  相似文献   
72.
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长期变化的特殊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揭示了50年代以来热带三大洋海表温度(SST)长期变化的两个基本构成(线性增温及El Nino-La Nina振荡),并比较了它们在三大洋中的典型程度。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热带太平洋西、中、东部SST长期变化的差异,指出热带西太平洋SST长期变化中El Nino-La Nina振荡相对较弱,线性增温趋势被年代际强弱振荡代替。  相似文献   
73.
山东夏季降水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区域特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一种能够反映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区域特性的指数,分析了热带5个洋区(西太平洋、中太平洋、东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气相互作用指数与山东夏季(6~8月)降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只有热带印度洋的海气相互作用的第1模态与山东夏季降水存在的显著相关。热带印度洋海温偏高时山东夏季降水偏少,反之偏多。热带西印度洋区域1000hPa风向赤道区域异常辐合,并伴随出现正海表温度异常的年份,山东夏季降水往往偏少  相似文献   
74.
奥帆赛是奥运会唯一以自然风为动力的竞赛项目,而北京奥运会期间的8月,青岛的风速是一年中最小的,因风速过小致使帆船竞赛地法进行的情况时有发生。鉴于青岛的弱风与海陆风的发展状况关系密切,文中分析8、9月青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期间竞赛海域海陆风的发展条件,并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相关个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地面背景气流、边界层中上部径向气流和周围地形、海陆分布等边界层特征,都对竞赛海域海陆风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晴天时,地面西风、弱的北风和东风、均压场环境以及边界层中上部弱的北风条件等,都是竞赛海域海风发展的有利条件;而地面南风(无论大小)、强的北风以及边界层中上部较强的南风和很强的北风等,则是海风发展的不利条件。此外,当地面为东北风时,位于竞赛海域上游的崂山对地面风速有阻挡减弱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海风的发展;地面为南风时,崂山和浮山等地形强迫气流在竞赛海域附近向左右分为两支,胶州湾和崂山湾侧向海风(东南风)急流发展又加大了这种分流作用,导致竞赛海域常减小为弱风,使比赛无法进行。以上结论在2008年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气象保障预报服务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75.
汶川地震甘肃省文县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本文以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TM、ASTER、SPOT)作为信息源,基于地学知识,采用图像增强、人机交互的方式对甘肃省文县地区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解译.以ArcGIS软件为处理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将解译结果与海拔高度、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地震烈度进行空间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文县境内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分布在20°~60°的边坡;多发生在1 000~2 500m的海拔高程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地震烈度Ⅶ度及以上区域.  相似文献   
76.
西北太平洋的低云云顶高度(cloud top height,CTH)是气候研究和气象灾害监测中的重要参数。研究中常用卫星数据获得大范围、连续变化的低云云顶高度,但其与实际的低云云顶高度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基于低云云顶一般在低层逆温层底这一观测现象,提出一种利用 FY-4A 卫星大气垂直廓线数据反演低云云顶高度的方法(称为“逆温法”),并尝试用于西北太平洋低云云顶高度反演研究。利用星载激光雷达 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探测的低云云顶高度,检验 FY-4A 卫星的云顶高度产品(CTHAGRI)和“逆温法”反演的低云云顶高度结果(CTHGIIRS ),表明两者均显著偏低,与 CALIPSO 探测的云顶高度差分别为 -0. 49 km和-0. 27 km,相较而言,“逆温法”反演的低云云顶高度更接近 CALIPSO 的探测结果,优于FY-4A卫星的云顶高度产品。  相似文献   
77.
78.
山东酷热天气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成芳  龚佃利  张苏平 《气象》2003,29(9):28-33
利用统计方法对山东1951~2002年的酷热天气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的酷热天气主要出现在鲁西、鲁北和鲁南;酷热天气在5~8月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6~7月;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0世纪50~70年代前期酷热天气频繁发生,且强度较强。小波分析表明主要存在4年和10年左右的周期。西风带暖脊是造成山东酷热天气的主要天气形势,其次是副热带高压;酷热日与前期炎热日关系密切;850hPa温度场上郑州附近的24℃暖中心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9.
张昱  张苏平 《内陆地震》2003,17(3):222-227
分析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省永登地震、1996年6月1日天祝地震和2000年6月6日景泰地震前,甘肃省中东部地区的连城、榆中、通渭温泉水汞、武山等水化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这3次地震前几个测点均有较明显的变化,而且通渭水汞、武山22号井和武山1号泉在地震前的反映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0.
张苏平  胡桂芳  朱平盛 《气象》1996,22(11):3-9
利用1960-1994年胶东地区降水和水资源资料,用变点分析方法将35年分成A,B两个气候段,分析发现从A段到B段降水,立资源明显减少。水资源总量的变化规律和降水变化规律一致,但前者的变化率明显大于后者。地下水变化有一定持续性,气象干旱年的结束不意味着水文枯水年的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