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一、台站简介河北省易县地震台于1975年由国家地震局天津第一测量中心建台,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在易县县城西20km处,海拔高程为100m左右,磁偏角为6°。本台站隶属于河北省地震  相似文献   
12.
马栋  刘琦  闫伟  屈曼  侯晓真  张肖 《地震》2016,36(4):101-108
根据张渤带震例研究成果, 系统清理1966年以来张渤带5级以上地震前形变异常变化的各项特征, 初步归纳出张渤带的形变预测指标。 主要指标为: 张渤带5.6~6.2级地震异常相对集中, 异常主要集中在110~270 km范围; 潮汐类、 突变类异常数量相对较少; 破年变类异常较多, 异常主要对应4.5~5级和6~6.5级地震, 异常对应范围主要为100~300 km; 趋势转折类异常主要对应5.5~6.5级地震, 且异常时间在4.5~6.5级范围内有随震级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河北易县台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和月均值在2次唐山地震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该台多种观测手段在地震前记录到了显著异常,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给出该台形变资料的异常特征和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肖  张合  刘思宇  刘书峰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5):1160-1168,1184
选用国际最常见的vS30经验估算模型(常速度外推模型、速度梯度外推模型、双深度参数模型),利用雄安新区435个剪切波速剖面达30 m的钻孔数据,计算估算值vSE30和实测值vS30的相关性、vSE30的相对误差,验证经验估算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双深度参数模型不需要对大量场地数据做回归分析,没有区域依赖性,准确度也有显著提高。该模型更适用于雄安新区工程建设中vS30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流动地磁观测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泽岩  张肖  王慧  刘静  李金  苏树朋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2):329-334,343
运用1986—2009年河北省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其地磁总场强度测值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找出流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流动地磁变化与该区的地震活动存在一定关系,且震前异常多在震前1—2年出现,δ_F值存在"连续大幅上升—临震大幅转折下降"的异常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地倾斜观测台站2002~2017年EW和NS分量的固体潮潮汐因子,获取潮汐因子异常与动态组合的3种特征量(扩容膨胀、剪切应变、介质的各向异性)时间序列,并分析其与太行山山前断裂带附近中等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断裂带上地倾斜潮汐因子受海潮负荷影响较小,潮汐因子并未因纬度的改变而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差异可能是因为受地壳横向不均匀变化的影响;2)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动态组合特征量与观测站点周边350 km范围内发生的ML4.0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侯晓真  陈建国  马栋  屈曼  张肖  韩静  王时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1068-1072,1104
定点台站观测资料作为中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性资料,其质量好坏及台站映震效能对地震形势分析研判有重要作用。鉴于此,对“十五”网络化改造后,2008年以来河北省形变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因子计算及映震统计,通过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质量较好的形变台站及测项,用于辅助河北省地震形势研判。  相似文献   
18.
张肖  齐玉妍  云萌  李慧  佘雅文 《地震》2019,39(4):76-83
根据“双衬套”理论模型和应变理论, 以易县台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为例解算测区构造应变变化。 由于易县台分量钻孔应变元件灵敏度不一致, 首先进行相对实地标定, 数据信度由0.7557升高到0.9344; 其次, 应用理论固体潮对易县台分量钻孔应变进行绝对标定, 得到耦合系数; 最后, 通过应变换算得到易县台观测点附近的应变参数, 面应变εa每年以2440 ns的速度变化, 最大剪应变εs以每年230 ns的速度变化, 应变主方向为138°。 综合结果表明, 易县台测区附近的构造应变呈稳定拉伸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检测在高亮度地表以及雪覆盖区域存在过度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不依赖热红外波段的增强型多时相云检测EMTCD(Enhanced Multiple Temporal Cloud Detection)算法。首先,利用云的光谱特征建立单时相云检测规则,并基于云、雪的光谱差异构建了增强型云指数ECI(Enhanced Cloud Index),改进了云、雪的区分能力;其次,以同一区域无云影像为参考,基于ECI指数构建了多时相云检测算法,较好地克服了单时相云检测中高亮度地表、雪和云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高了云检测的精度;最后,选择两个典型区域的Landsat-8 OLI影像,对比分析了不同算法的云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ECI指数能够有效区分云、雪,EMTCD方法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3.2%,高于Fmask(Function of mask)(81.85%)、MTCD(Multi-Temporal Cloud Detection)(66.14%)和Landsat-8地表反射率产品LaSRC(Landsat-8 Surface Reflectance Code)的云检测结果(86.3%)。因此,本文提出的EMTCD云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高亮度地表和雪的干扰,实现不依赖热红外波段的高精度云检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易县形变综合观测资料进行任何(固体潮及气压)改正的情况下,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激发的0S4~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于PREM模型理论自由振荡的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测周期与PREM预测振荡周期是相吻合,除0S10周期的相对误差为0.29%,其余周期误差均小于0.1%左右。所得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震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