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北祁连成矿带地球化学块体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祁连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主要构造单元由微陆块、混杂岩带、蛇绿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及岛弧型沉积岩组成.该成矿带的成矿元素Au、Cu、Fe、Mn、As、Sb、Ba、Cr、Ni、Co、V具有强富集特征.文章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对北祁连区域地球化学块体的分布及其与矿产资源潜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利用块体分级建立块体内部结构系列,形成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追索成矿元素逐步浓集的过程,讨论了Au、Cu、Cr、Ni、W、Sb等地球化学块体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成矿带不同建造发育的地球化学块体含矿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32.
周翠  姜勇彪  段政  钱迈平  张翔  陈荣 《地质论评》2021,67(1):129-143
花岗岩地貌具有独有的景观特征和演化规律,本文对江西南昌梅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成因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梅岭花岗岩地貌主要发育于新元古代花岗岩之上,并在岩性、区域断裂和气候控制的风化侵蚀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以崩塌倒石堆积、石蛋为特色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地貌;新生代以来,梅岭地区长期受到太平洋...  相似文献   
233.
长和宽接近的矩形港池存在横向、纵向及横纵向混合共振模态。采用基于混合有限元的椭圆型缓坡方程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波浪入射角的低频波浪激发矩形港池的多模态共振,并分析不同平面布置形式的矩形港池模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斜向波浪会激发港池的横向共振模态,其放大因子受入射角度影响较大,而纵向共振模态的放大因子受入射角度影响较小。口门宽度对港池的共振模态个数与放大因子均有影响,具体为:随着口门宽度增加,各阶模态放大因子减小。口门位置对纯横向以及纯纵向共振的振荡模式有显著影响,而对横向纵向混合模态影响较小。各阶模态放大因子的大小和波节线与波腹线与口门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4.
智慧城市综合感知与智能决策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健雅  张翔  向隆刚  陈能成 《测绘学报》2019,48(12):1482-1497
城市感知与决策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首要前提。针对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基于空天地集成化传感网的城市综合感知、城市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分析、面向多层次用户的智能决策等3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对比分析了当前城市时空信息平台及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智慧城市感知决策面临的"三高"挑战,即高度融合的物理感知与社会感知,高度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分析能力,以及高置信度的城市信物融合系统决策。  相似文献   
235.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总磷浓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三峡工程蓄水对水库总磷浓度的影响,于蓄水前(1998 - 2002年)和蓄水后(2004 - 2009年)每月对三峡水库干流5个断面总磷浓度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蓄水前相比,蓄水后水库近坝水体总磷浓度显著降低,至2009年,巴东官渡口断面和坝上太平溪断面总磷浓度比蓄水前分别下降了42.8%和54....  相似文献   
236.
针对云南开远井水温2020年3月开始出现的高频波动异常,排查了观测环境、供电电源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层位水温对比观测实验,并根据井孔结构及观测含水层特征,探讨了引起不同层位井水温波动异常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观测环境及供电系统不是引起水温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井孔储水裂隙受到岩体变形而发生闭合与开启,造成了进入井孔内高温水的减少与增加,从而引起井水温下降与快速上升,这可能是区域构造活动增强引起的,周边发生的一系列中强以上地震是区域构造活动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7.
胡小静  付虹  张翔  李琼  高文斐 《中国地震》2023,39(4):732-741
分别采用阈值法、速率变化法、趋势转折法和破年变法4种方法,对昭通地区全部地下流体观测资料进行预报效能R值定量计算。针对预报效能较好的测项,依据异常特征和水化学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这些异常产生的孕震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昭通地区大多数流体异常的最佳预测时段在3个月以内,尤其是速率类异常和趋势转折类异常在出现转折后,具有较好的短临预测意义;11个测项的预报效能R>R0,可作为滇东北地区日常跟踪的重点测项;推断认为大多数异常属于大气降水产生的流体力作用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38.
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其复杂的微观分布特征,现有考虑单一赋存形态的岩石物理模型无法对其进行精确表征.此外,水合物饱和度和赋存形态的耦合影响,导致水合物地层弹性响应机理不明和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精度偏低.本文依据不同赋存形态水合物与沉积物颗粒的作用机制,结合Voigt-Reuss-Hill平均、SCA-DEM模型、广义有效介质模型、Wood公式、Gassmann方程、Hill方程和Backus平均等建立了同时含六种赋存形态的水合物地层岩石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不同赋存形态水合物地层弹性参数对水合物饱和度敏感性不同,可以为水合物赋存形态识别和饱和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捕捉不同实验方法测量的声学响应并揭示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及其演化机制.Mackenzie三角洲Mallik 2L-38井的应用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一赋存形态,考虑多重赋存形态建模可以有效提高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精度.最后,利用Nankai海槽AT1-MC井和Hikurangi陆缘U1518B井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数据开展了水合物饱和度和多重赋存形态百分比同步量化表征,结果表明预测的水合物饱和度与电阻率或核磁...  相似文献   
239.
牛山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物种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及DGGE指纹技术揭示牛山湖5个采样点浮游生物群落的DNA多态性,并定性地探讨其与物种组成的关系.结果如下:(1)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引物,共获得93条谱带,多态率为58%;各采样点所得谱带平均为67条,其中Ⅰ站最少,为61条,Ⅴ站最多,为74条;(2)PCR-DGGE指纹图谱共含102条谱带,其中原核生物56条,真核生物46条,谱带总数以Ⅲ站、Ⅳ站和Ⅴ站较多.Ⅰ站和Ⅱ站较少;(3)5个采样点共观察到62种/类浮游生物,其中Ⅰ站和Ⅱ站种类较少.Ⅲ站、Ⅳ站和Ⅴ站种类较多,分布概率在100%的种类达19种.多维尺度(MDS)分析表明:基于RAPD指纹和DGGE指纹,Ⅰ站和Ⅱ站最相似,Ⅲ站、Ⅳ站和Ⅴ站最相似;基于物种组成.Ⅳ站和Ⅴ站相似性最高,Ⅲ站和Ⅳ站次之,相对RAPD指纹和DGGE指纹,Ⅰ站和Ⅱ站相似性较低.研究表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物种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因部分物种信息的缺失导致些许偏差.  相似文献   
240.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在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桑塔木组广泛发育.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钻(测)井资料、岩芯观察描述、室内样品分析等,对其混合沉积的沉积特征、沉积类型、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沉积物组分的混积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