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9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昌黎井数字化水位水温对汶川地震同震响应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汶川8.0级地震震前、震时、震后均引起了昌黎井水位、水温资料显著的变化,对昌黎井数字化水位、水温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详细分析多个地震前后昌黎井流体的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对该井水位、水温的影响并没有固定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斜率法、差值法分析了中国部分FHD-2B核旋仪Z分量相对夜均值,发现未经过绝对观测基线值校正的相对观测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漂移情况,其原因主要包括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度影响、各种原因造成的台阶影响、仪器墩倾斜等。鉴于此,日常工作应定期标定FHD仪,消除因各种漂移产生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3.
昌黎井水温具有较规律性的年变化动态趋势,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震前、震时和震后异常。通过整理分析昌黎井水温资料,根据昌黎井水温变化机理,重点分析昌黎井水温对应2012年唐山5·28地震前兆异常暨长趋势异常,发掘昌黎井水温所包含的地震短临前兆信息,为今后更好地利用昌黎井水温资料进行分析预报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小马村井动水位观测副管设计不合理导致固体潮汐不明显,为此进行固体潮汐观测实验,此后固体潮汐较为明显。因为该井有原油上漂,排水装置的排水口经常堵塞,清淤后需人工调节流量,所以动水位观测难以恢复原状。2017年12月改造排水装置后,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地下流体观测中水位同震效应是地震波作用于井-含水层系统最直接的体现,开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与响应机理的研究,能较好地解释地下水动态与含水层受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无极井为例,通过选取2016年无极井水位同震效应资料,对井水位同震效应的形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收集归纳了昌黎井1983年至2009年的水位资料,通过分析水位变化动态及年变动态规律特征,利用不同时段的降雨资料与该井水位年变幅及水位升降幅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水位变化趋势与降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与近几年的地震活动情况相比较,得出水位与降水量不匹配的年份地震活动水平较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具有黏弹性力学参数的断层接触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改变雁列断层的几何间距和黏滞系数,分析影响雁列断层构造应力场的因素和分布状态,模拟出雁列断层在失稳过程中,地震所产生的应力降和应力应变等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主应力与断层之间的角度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几种地震数据采集器的网络协议和数据格式,开发了一套独立的仪器数据访问中间件,为实现上位机应用程序与多种仪器的网络通信、各种数据流的统一接收、处理、发布和共享提供了方法和工具。将中间件应用于测震台站数据监控系统中,为运维人员对台站运行质量的跟踪和数据应用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为面向仪器的软件工程实施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9.
小波变换得到河北无极井水位震前异常明显,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3个月内,对2011—2018年河北无极井数字水位分钟值数据及全球M≥5.0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极井对全球M≥7.0地震具有较好的同震响应能力,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形态均表现为震荡型的水震波;井-含水层观测系统、地震震级、井震距是影响水震波记录效果的重要因素;震源机制类型可能会影响井孔记录水震波的效果。对水震波与地震波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起水位同震响应的地震波中R波引发的水位变化幅度最大;小波变换得出大震前水位细节分析存在明显的高频异常信息,震后效应明显。综合分析前人对水位震荡的机理研究,并结合无极井具体情况对其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