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通过对南海69站深海柱状剖面的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该孔沉积层从下至上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1带:Quercus(常绿)-Pinus-Cyathea-Artemisia孢粉带(552.5—470cm);2带:Pinus-PP0dofnrpus—Quercus—Polypodiaceae孢粉带(470--350cm);3带:Quercus(常绿)-Castanopsis—Pinus—Polypodiaceae孢粉带(350250cm);4带:Pinus,Podocarpus-Artemisia-Polypodiaceae孢粉带(250140cm);5带:P0docarpus-cyathea-Quercus(常绿)-Pinus-Polypodiaceae孢粉带(140-0cm)。并相应恢复了南海东部64000a以来3个植被、气候、古环境演替阶段:热带季雨林、热带北缘半常绿季雨林和热带季雨林。结合氧同位素测定资料,对69站柱状地层时代作了划分:孢粉1带相当于氧同位素3期,时代为Q3^3-2;孢粉2-4带相当于氧同位素2期,时代为Q3^3-3;孢粉5带为氧同位素1期,时代为Q4.  相似文献   
72.
上海地区全新世植被、环境演替与古人类活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上海地区新石器遗址文化层的研究,古人类活动可划分为三个文化期:马家滨文化期(5600—6400年或7000年);崧泽文化期(5200—5600年);良渚文化期(3800—5200年)。据此得出各文化层先人活动和植被、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讨论了上海地区作物的起源。  相似文献   
73.
海南岛周边近海表层沉积中的孢粉及其与周边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周边近海海底180个表层沉积样品作了孢粉、藻类分析,根据孢粉分布规律及孢粉浓度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孢粉分区:1区为松属-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里白科-常绿栎 蕈树属 杨梅属孢粉区;2区为松属-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里白科-铁线蕨属 鳞盖蕨属孢粉区;3区为松属-水龙骨科-凤尾蕨科-里白科孢粉区。研究区沉积中的孢粉组合与该区陆缘植被特征基本一致,两者特征的相关性为研究陆缘地区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海相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南海中沙群岛以北至陆坡表层沉积物碳酸钙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海北部(16°―20°N、114°―116°E)区域、285~4 175 m水深范围内78个表层样进行了碳酸钙含量分析。表层样碳酸钙含量变化范围是1.3%~87.8%,平均约25.6%;碳酸钙含量具有随水深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在北部陆坡和中沙北海岭,碳酸钙含量突然变小的界面分别位于水深约3 000 m、3 250 m处。中沙北海岭碳酸钙含量40%等值线水深变化介于2 500~3 900 m之间,北部陆坡碳酸钙含量20%等值线水深范围约为2 180~3 515 m;碳酸钙含量10%等值线水深变化相对较小,在16°~17.5°N和17.5°~20°N范围内平均水深分别约4 009 m、3 551 m。研究区碳酸钙溶跃面可能位于水深约3 000 m处。18°N以北区域比18°N以南区域的陆源物质稀释作用强,且二者间陆源物质稀释作用强度的差异随水深从2 000 m增至3 000 m而逐渐减小,在水深超过3 000 m后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5.
长江三角洲表层沉积孢粉、藻类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沉积中孢粉的分布规律,是孢粉分析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三角洲沉积,是在河流、海洋交错影响下形成的沉积,其孢粉分布如何,目前研究尚不多,我们自1960年以来,先后对长江三角洲表层沉积的孢粉组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6.
广西英罗湾红树林表土沉积的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英罗湾红树林的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秋茄(Kandeliacandel)、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桐花树(Aegicerasconniculatum)、海漆(Excoecariaagalocha)五个群落表土孢粉样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红树林表土孢粉能正确反映其植被组成,红树类孢粉在组合中占40%~70%左右,但不同群落其比例略有差异,秋茄群落最高,达总数48%~77.3%,桐花树群落略低,为39.75%~46.2%,高潮线堤岸的海漆群落最低,仅为13.8%~37.8%;(2)在红树林表土孢粉组合中,红树类花粉比例从群落中心向群落内外侧减低,不同群落亦有差异;(3)红树林表土孢粉组合混有一定的外来种类,其动力因素为风的吹扬和流水搬运,外来孢粉以松最多,其次为水龙骨科等孢子,草本花粉最少;(4)红树林孢粉组合能很好指示其生态环境,反映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温度、降水、含盐度、有机质含量等,指示年均气温21~25℃、降水量1400~2000mm,土壤含盐度4.6%~27.8%,有机质3%~5%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7.
上海东部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张玉兰  贾丽 《地理科学》2006,26(2):186-191
通过对上海东部地区南汇鹤鸣孔、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晚第四纪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第1阶段晚更新世晚期,反映气候凉冷稍湿;第2阶段前北方期,反映气候温凉略湿;第3阶段北方期,反映气候温和略干;第4阶段大西洋期,反映气候热暖潮湿;第5阶段亚北方期,反映气候温暖略干; 第6阶段亚大西洋期,反映气候温暖湿润。这为本地区晚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孢粉学资料。  相似文献   
78.
北极阿拉斯加春季积雪中汞的时空分布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北极雪冰中汞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的探究,不仅可以丰富冰冻圈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而且对评估北极环境中汞的潜在暴露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在2017年4月至5月对美国阿拉斯加的积雪进行大范围样品采集,探讨了该区域积雪中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汞的沉降后过程以及潜在来源分析。研究表明:积雪中汞的空间分布受大气汞亏损事件(AMDEs)及人为源的共同影响,毗邻北冰洋海岸(如巴罗)积雪中总汞(THg)浓度较高,接近人为源的山地表层雪中THg浓度较高。巴罗雪坑中THg浓度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积雪中主要阴阳离子与THg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阿拉斯加积雪中THg的空间分布可能主要受北冰洋海盐气溶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根据南海低纬地区SA09-090孔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从下至上划分了4个孢粉组合带,依据孢粉成分的变化,重建了15 000 aBP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研究结果发现:冰消期早期(15.0~12.5 kaBP)研究区花粉主要来自当地出露的陆架,揭示出出露的陆架植被以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为主.海滨地区生长着茂盛的红树...  相似文献   
80.
冰冻圈区域河流是连接冰冻圈及河流中下游,乃至海洋碳库的重要通道。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快速萎缩,致使储存在冰川和冻土中的黑碳暴露并迁移,深刻影响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来源及输移过程,对海陆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青藏高原、北极、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以及安第斯山脉等典型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通量、来源以及传输运移途径。结果表明:典型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传输通量约为2.29 Tg·a-1,约占全球河流黑碳通量的5.33%。除大气干湿沉降和径流侵蚀外,冰川消融和冻土退化对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浓度及通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青藏高原和阿拉斯加冰川消融每年释放进入河流的黑碳通量分别为10.00 Gg(7.74~12.30 Gg)和0.60 Gg(0.47~0.73 Gg)。然而,冻土退化对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总体而言,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研究不足将严重限制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的系统认识,未来亟需加强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系统监测与研究,为量化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变化及其影响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