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GPS/VLBI/SLR/InSAR组合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详细探讨了InSAR技术应用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巨大潜力和优势;讨论了InSAR与GPS等其它空间技术组合的可能性。提出了GPS/VLBI/SLR/InSAR组合的新设想,并详细讨论了该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现代地壳运动、地球体积和形状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在具体组合应用中,针对地壳不同形变特征给出了3种不同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62.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实地勘探和精心准备,禹州市磨街乡“空心村”整项目正式开工,并于3月6日在磨街乡刘门村举行了开工仪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冯光、规划处处长吴红杰、耕地保护处处长郝云昌及许昌市国土资源局有关领导和禹州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 2003年,禹州市大力发展经济,强力推进“以城带乡、工业兴市”战略,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经济项目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设用地已明显不足。为此禹州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耕地补充工作,去年全市通过开发复垦新增耕地1131亩,扣除各类建设占用耕地1084.5亩,还剩余耕地480亩…  相似文献   
663.
根据全球气候系统和中国的最新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2016年ENSO循环过程,讨论了强厄尔尼诺过程对2015年全球温度和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可能影响,重点研究了其对中国夏季和秋冬转换季节的降水异常的影响。指出自2015年春季开始,厄尔尼诺条件迅速发展,使得2015年厄尔尼诺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的三次厄尔尼诺之一,同时由于前期(2014年春季开始)赤道太平洋异常热状况的维持,这次厄尔尼诺也可以视为最长的厄尔尼诺过程。受到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和强厄尔尼诺等共同影响,2015年全球地表温度和中国陆面气温均创有观测以来的最高记录。强厄尔尼诺事件在2015年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了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也使得中国夏季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套地区、内蒙古中部和环渤海湾地区降水显著减少,并造成一些地区夏季严重干旱。在2015年11-12月厄尔尼诺峰值时期,受到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菲律宾反气旋性异常环流和中高纬度欧亚-太平洋遥相关型负位相异常环流的共同影响,中国东部出现偏南风异常,造成南方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而北方地区偏北风气流受到抑制,PM2.5浓度异常偏高,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目前,这一事件快速减弱,但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影响在未来几个月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664.
辽东-吉南成矿带是2008年确定的首批16个重要成矿带之一,随着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需要对其开展新一轮研究总结。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命名为"辽东-吉南Fe-菱镁矿-Cu-Au成矿带"并对其开展成矿作用类型及勘查部署综合研究。该区带范围与III级成矿带辽东(隆起)Fe-Cu-Pb-Zn-Au-U-硼-菱镁矿-滑石-石墨-金刚石成矿带一致,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类型及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辽东-吉南Fe-菱镁矿-Cu-Au成矿带成矿谱系,并将其主要成矿期归纳为三期: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中生代燕山期;在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评价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主要成矿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菱镁矿、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锌矿、沉积变质-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岩浆热液型金矿以及造山带型金矿。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本区Fe、菱镁矿、Cu、Au潜力巨大,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12个远景区,其中10个为重点远景区,2个为远景调查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5.
针对北斗卫星伪距定位研究较少的现状,该文分析了北斗B1、B2和B3的伪距质量,给出了采用不同频点伪距定位时需考虑的因素,探讨了使用广播星历时北斗多频伪距单点定位的定位性能。结果表明,B3频点的伪距多路径效应和观测噪声优于B1和B2;单频定位时,各频点定位平面精度优于5m,高程精度优于10m,且B1的定位精度最高;双频定位时,B1/B2无电离层组合的定位性能略高于B1/B3,平面精度优于3m,高程精度优于5m,并且B2/B3的噪声太大,不适用于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666.
海南岛南部海草资源分布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2008年和2014年的调查数据,对海南岛南部海草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海南岛南部海草种类有2科3亚科5属5种,即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泰莱藻Thalassia hemprichii、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以及二药藻Enhalus acoroides,泰莱藻广泛分布;海草分布面积从2008年的1.64km2减少到2014年0.50km2,减少幅度较大区域为铁炉港和小东海;平均盖度从2008年35.67%下降到2014年26.40%;受人为活动及无人管理因素影响程度不同,海南岛南部不同海域海草平均密度及平均生物量各有不同,后海湾与鹿回头海草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呈增长趋势,铁炉港、西瑁洲岛及小东海海草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呈下降趋势。鉴于海南岛南部海草资源已出现退化,希望社会各界重视海草的保护,在海草资源丰富区域设海草保护区,在海草破坏严重区域加大政府科研扶持力度,对海草进行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667.
通过借鉴景观生态学相关指标,对 1990-2010年浙江省的围填海空间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 ( 1 ) 20年间, 浙江省围填海总面积达 108 760 ha,以宁波市最大,嘉兴市最小; ( 2 ) 各类用地的斑块面积、个数、密度以及斑块面积变 异系数差异明显,且地域之间差异显著; ( 3 ) 不同地类用途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台 州市和宁波市指数较高,嘉兴市和绍兴市较低; ( 4 ) 受相关地形条件、发展需要、人类活动等影响,浙江省围填海类型的 聚集度较高; ( 5 ) 由于围填海的面积、岸线的长度、用地类型等存在差异,沿海 6个地级市的围填海平均强度指数和多样 性指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68.
通过2根圆钢管普通混凝土柱与5根圆钢管钢渣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的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圆钢管钢渣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钢管壁厚、钢渣砂替代率和长细比对其破坏形态、滞回耗能能力、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刚度退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渣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试件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钢管底部鼓曲的压弯破坏;所有试件滞回曲线饱满,无明显“捏缩”现象;高轴压比试件存在明显承载力突降现象,合理的径厚比(钢管直径/钢管壁厚)对高轴压比试件承载力突降有明显改善作用;低轴压比试件延性系数大于4.0,高轴压比试件延性系数介于1.57~3.76之间,轴压比增大,试件延性下降;试件破坏时等效粘滞阻尼系数ξeq介于0.259~0.437之间;建议采用《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GB/T51446-2021)或《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13-51-2010)计算地震作用下钢管钢渣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但高轴压比钢管钢渣混凝土柱计算结果需乘以折减系数0.8。  相似文献   
669.
地聚物胶凝材料能够替代水泥基胶凝材料作为固化剂应用于狭窄肥槽回填等工程问题中,有效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但目前对于流态地聚物固化土胶凝材料的研究较少。采用3种新型绿色胶凝材料联合碱激发剂固化工程渣土形成流态地聚物固化土,通过对比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探究每种胶凝材料对于固化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强度预测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于强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土的强度随着碱激发剂模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固化土强度随着高炉矿渣(GGBS)、粉煤灰、稻壳灰掺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随着稻壳灰粒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碱激发剂模数增至1.2、GGBS掺量增至10%、粉煤灰掺量增至8%和稻壳灰掺量增至11%时,固化土强度提升最为显著;强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57%,预测结果较为精准;预测模型中各层权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养护龄期对于固化土强度影响最大,稻壳灰粒径影响程度最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固化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70.
通过对生产过程、伤亡事故类型和作业现场生产条件分析,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钻探作业中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提出钻探作业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危害事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