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22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自2004年底的南亚大海啸、美国遭受飓风侵袭以来,人类社会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灾害的冲击成为国际科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台湾在几年前也遭遇巨大的地震灾害,1999年9月21日凌晨,震中发源于台湾中部、芮氏规模7.3级的巨大地震,造成全台湾2 000多人死亡,8 000多人受伤,除了造成直接的经济社会损失外,也造成山区土石松滑、地层松动与山崩,直接改变了地表的覆盖状况。在后续几年台风所带来的强风豪雨下,丰沛的降雨量使原本因地震而松滑的土石大量滑落,造成严重的土石流灾害,河床也因土石泥沙的堆积而被提升,形成严重的洪患。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再次改变地表的覆盖,也使重建后的小区面临极大的灾害风险。此次冲击促使当地居民重新思考人地关系之意义,通过重建过程凝聚小区意识,发展有别于过去的土地利用形态。因此为检验当地居民对灾害的暴露程度、敏感性与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近年来在国际环境灾害研究课题备受重视的脆弱性研究途径,并利用野外调查以及遥测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呈现地震后的土地覆盖变化。希望通过分析人与环境系统的变化,以及人类社群的社会内部固有特质,归纳出重要机制以发展降低脆弱性的策略。 研究结果显示,灾害是人与环境耦合系统(coupled system)共同形成的结果,非单一的独立事件,也不是不可避免的;且地方的脆弱性具有演化与多元化的特性,同一地方下不同族群与个体对灾害的脆弱性皆不同,因此灾害研究必须更关注于灾害发生的机制,相关的政策与策略也必须建立在更小的社会与空间单元上。  相似文献   
42.
“可持续社会指数”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评价和监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参考.随着观测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指标观测和指数表达为基础的“指标时代”的到来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了一个思路.“可持续社会指数”是全要素的综合评价,可以综合衡量国家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并长期监测.从理论研究、指标框架和方法论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可持续社会指数”,从对“可持续社会指数”的指标选取和指数计算方面的局限和改进两个方面,对其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梳理.最后,提出了未来可能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3.
候磊  金秉慧 《岩矿测试》1990,9(3):178-183
本文提出用电生Ag~ 库伦滴定岩矿样品中痕量氯的方法。经对电解液组成、不同电解电流下的电流效率、干扰元素的分离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测定氯量≥100μg时,回收率达99.5~99.9%,相对标准偏差0.33~0.03%;测定氯量≥10μg,回收率为98.6~98.9%;相对标准偏差2.5~0.58%;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用岩石和土壤一级标准物质检验及参加建材一级标准物质协作定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4.
遥感技术具有客观、高效、动态等技术优势,在矿山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该技术方法同样适用于油田工程地物信息提取、工程部署以及动态监测.本文以冀东油田、中原油田为例,通过对遥感技术工作方法的介绍,并以此对遥感技术在油气工程中应用进行论述,重点阐述了油气区工程设施解译、油气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以及野外验证目的,为采区合理开发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整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5.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孔隙率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肖东辉  冯文杰  张泽 《冰川冻土》2014,36(4):907-912
冻融循环作用通过破坏黄土颗粒的大小和土体的骨架及组构影响黄土的孔隙率. 通过颗粒分析实验发现冻融循环后土体颗粒有变小趋势,且集中分布在0.01~0.05 mm,在冻融10次后颗粒大小趋于稳定. 对经历冻融循环后的黄土进行压汞实验,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体孔隙中的大孔径先减少,后增多;小孔径先增多,后减少,最后向5~10 μm范围内集中. 土的孔隙率也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原状黄土的孔隙率在冻融5次时达到最小值,在冻融10次时达到最大值,冻融10次之后原状黄土的孔隙率在40%上下波动,达到稳定状态. 重塑黄土在冻融3次时孔隙率减少了6%并达到最小值,在冻融5次时孔隙率增加3%并达到最大值,最后在40%上下波动,达到稳定状态. 渗透系数的变化曲线与通过压汞实验获得的孔隙率变化曲线相似,印证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黄土的孔隙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然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6.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灾害,本文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涉及的四川12县市为研究区域。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对强震条件下的典型高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区域上看,高速滑坡明显呈带状沿龙门山断裂带展布,并主要受北川映秀断裂控制。此外,本文还对研究区域内典型高速滑坡的滑程、剪出口高程、滑坡前后缘高差等几何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7.
48.
通过加强矿井地质队伍建设,强化矿井地质基础工作,深入探讨矿井地质研究方法,进行矿井水害的综合研究,推行勘探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地质因素对矿井生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张双楼煤矿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  相似文献   
49.
本文试图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研究气象劳动产品的商品属性及其划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50.
制作局地天气预报中,如何有效地解释和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是天气预报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中,采用统计解释的途径,改进PPM和MOS技术是一个重要方面;此外,采用天气学(物理图象)的途径,解释和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人——机结合技术正在引起国内外天气预报工作者的重视.问题的提出起源于Suellman1976年所评论的所谓“气象癌症”(meteorological cancer)现象.这个现象至今并未得到很好克服.1982年的资料也还表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