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22.
1 研究背景 地电阻率是进行中短期地震预测的有效观测手段,其观测物理量是测区地下探测范围内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其变化主要反映构造应力作用下因测区介质变形而诱发微裂隙活动所引起的电阻率变化(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10).影响介质电阻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介质岩土成分、孔隙度、温度、裂隙走向及裂隙率、流体饱和度和流体矿化度等.  相似文献   
23.
用超限率分析法提取钻孔倾斜地震前兆异常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钻孔倾斜观测资料,结合运用高通滤波与超限率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取波动、阶跃、突跳等高频信号,并定量描述这些信号的特征,检验此类信号与地震的关系。为确认信号的可靠性,排除气压、水位及仪器等因素影响。结果显示,中强地震前高频信号的数量和强度出现显著增大现象,多集中在3个月内,属短期异常,发震时间多为异常过程中或异常结束后3个月内。  相似文献   
24.
利用形态分析法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S6.1地震前兆异常,结果表明,库车钻孔倾斜、拜城BSQ倾斜、乌什水管仪台阶震前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异常。通过总结此次地震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异常在时间上成组出现,起伏变化,具有一定同步性,空间上存在有规律的由外围区域向震中迁移的动态特征,且异常矢量加速变化的方向准同步的指向震中。  相似文献   
25.
正地震电磁扰动观测即通常所说的电磁波观测,作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的较好方法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的广泛重视。阿瓦提电磁扰动仪型号为GS-2000-DC,架设于2011年10月,采用井下安装方式以减少地面人为因素影响与气象因素的干扰。电磁扰动仪可以获得清晰的地下电磁扰动信息,用于记录地震孕育过程中能量聚集与释放产生的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等  相似文献   
26.
正本研究利用有资料以来新疆天山中段地区呼图壁、库尔勒、乌鲁木齐等3个定点台站的跨断层资料,从断层运动方向和断层平均速率两个方面分析了天山中段3条断层现今活动特征。有资料以来,霍玛吐断裂呼图壁段的活动性质主要表现为正断、左旋活动方式,水平方向以挤压为主;北轮台—辛格尔断裂库尔勒段断层表现为右旋运动特征,活动性质属于逆断性,2012年前断层水平方向处于拉张状态,2013年以后表现为挤压;妖魔山F2段断裂的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27.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精河MS6.6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7年7月12日在北天山地震带中、东部和阿尔泰地震带中部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27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7年8月14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大约1个月,8月9日在异常区域边缘发生精河MS6.6地震。地震震中所在的北天山地震带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时序变化特征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平均相对功率谱由最大值恢复至正常背景值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8.
钱才  陈鲁刚  张治广 《内陆地震》2021,35(2):129-135
2021年3月24日 拜城Ms5.4地震前乌什地震台和喀什地震台地磁垂直分量逐日比出现超阈值异常.针对震前识别异常使用的阈值与预测期,梳理历史震例,并采用R值检验预测效果,讨论不同阈值、预测期对R值检验结果的影响,逐日比异常中高值、低值与地震对应的关系.结果显示,乌什地震台和喀什地震台地磁垂直分量逐日比异常R值较小,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