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随着多排螺旋CT设备的不断进步,使用多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使CCTA检查的准确度大大提高,这项检查已经成为一种筛查诊断CAD的可靠的无创的检查方法。同时CCTA检查在预测CAD的疾病进程和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尽管CCTA检查的作用已被学术界广泛肯定,但它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较大,这将增大辐射诱导性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CCTA检查的辐射风险,多种在满足影像诊断的前提下降低CCTA检查有效辐射剂量的方法已经出现。本文将回顾多排螺旋CT的技术进展和目前减少CCTA检查辐射剂量的主要方法,对CCTA检查在CAD中的诊断、预后价值评估和CCTA检查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100kV管电压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低碘浓度(270mgI/mL)对比剂,结合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FLASH spiral)模式和正弦波迭代重建技术(SAFIRE)行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接受CCTA检查且心率≤70次/mi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FLASH spiral扫描模式,扫描管电压100kV,碘对比剂浓度为270mgI/mL,应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重建卷积核I26f;B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模式,扫描管电压为120kV,碘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FBP),重建卷积核B26f,比较两组患者CCTA图像质量与有效射线剂量的差异性。结果:①两组患者年龄、心率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图像质量: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比较,A、B两组在左冠状动脉主干的SD和SNR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辐射剂量:A组平均有效射线剂量为(0.94±0.05)mSv,B组(4.31±1.21)mSv,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剂量较B组大幅减低,降幅约达78.2%。结论:100kV管电压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低碘浓度(270mgI/mL)对比剂,结合FLASH扫描模式和SAFIRE行CCTA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与一般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相比,有效剂量降低约78.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一站式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34例冠心病患者(男23例,女11例),所有患者接受能谱模式冠状动脉CTA扫描,并在一周内行静息态核素-心肌灌注检查。应用后处理软件对灌注缺损中心区域与同层面灌注正常区域的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参数进行测定,并以SPECT为参考标准,应用Pearson’s相关分析评价能谱CT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对34例患者进行分析,冠脉中度以上狭窄节段占比79/544。能谱CT共检出心肌灌注缺损区域41个,SPECT发现灌注缺损区域33个,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9,P=0.04)。应用能谱CT测定灌注正常区域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4.49±5.20) mg/mL、1.29±0.39;灌注异常区域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2.59±3.32) mg/mL、-0.98±0.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同时,通过首过灌注心肌碘含量分析,对评估心肌缺血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河西走廊沙区沙面稳定性指标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勤、武威-古浪、临泽3个沙区9个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沙面稳定性主要与植被盖度、≤0.074mm细沙土含量、0.3~0.1mm中细沙含量及>0.5mm粗沙含量有关;0.3~0.1mm的中细沙是沙面中最不稳定的因素,≤0.074mm细沙土主要为粘土成分。沙面稳定及活化的组合作用主要是以细沙土与植被盖度为代表的固化作用和以细沙土为代表的固化作用以及以0.3~0.1mm中细沙为代表的活化作用;临泽、武威-古浪沙区较民勤沙区不易固定的原因主要是活动性大的中细沙显著多于粗沙;于降水前在沙面上施撒粘土可大面积固定沙丘,尤其在水分条件限制造林密度不易过大或造林难以成活的重沙害区是一种有效的固沙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疆喀什地区近50a来霜冻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0年新疆喀什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喀什地区5个站点霜冻日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初霜冻日推后、终霜冻日提前,无霜冻期延长,霜冻日数减少,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个别年份霜冻日波动较大的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又成为农业生产须加强防范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黑河中游湿地资源丰富,是西北干旱区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以黑河中游湿地即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结合生态安全理论,以保护性开发为基础,提出功能分区、生态旅游产品导向和社区共管模式结合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最后,提出黑河中游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举措,以期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黑河中游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