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关系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坪铺水库专用地震台站和加密地震台站资料,使用双差法完成了震前930次地震、汶川8级主震和5, 789次余震的重新定位,探讨了紫坪铺水库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利于证明它们之间密切关联的事实: 1)紫坪铺水库2005年蓄水之后出现了水磨、深溪沟和都江堰震群,地震应变能释放增加了200%,与库水位变化密切相关,在汶川地震前呈现出加速释放的现象; 2)野外调查表明存在1条贯穿紫坪铺水库库区、走向NE的同震地表破裂带,与中滩铺断层位置一致; 3)余震分布以中滩铺断层为界,西北上盘多,东南下盘少; 4)利用P波初始到时重新确定出的汶川主震发震时刻为27分59.5秒,初始破裂深度在6~9km左右,直接位于水磨震群之下; 5)汶川主震与发生在2008年4月5日水磨震群中的1次小震的各个台站到时差相同。  相似文献   
22.
地磁空间相关法在河北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河北省境内8个地磁台站1981-2006年Z21地磁资料的相关分析,发现地磁Z21相关系数异常与河北省及邻区MS≥5.0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6年内共出现了符合判据标准的异常18次,在其后10个月内对应地震13次,应报15个,虚报3次,漏报2次。初步给出了适合该区域的地震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23.
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雪英  张新东  胡斌 《山西地震》2005,(2):22-24,43
叙述了自编的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软件的技术思路、实现方法;以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心产出的107个台站的实测波形数据为基础,运用此软件计算出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目前的监测能力,绘制了图件;利用“十五”项目将新建和改建的20个台的勘选波形数据,得出了“十五”项目完成后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并绘制了图件。对河北省地震台网布局及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土地平整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站仪在测绘工作中的越来越普及,传统的土地平整计算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型仪器实时高效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必须找出一种能充分利用新型仪器的优点,提高测量及计算速度的方法。本文探讨利用全站仪进行土地平整测量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25.
1980—2012年河北省及邻区测震台网地震记录,使用了河北省南部及邻区(34.0°—38.0°N,112.0°—118.0°E)63个固定地震台站和4 540个地震事件,得到27 709条P波到时数据,采用速度结构与地震位置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研究区内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重新确定中小地震震源位置。速度结构揭示:研究区域内地壳的P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在10—25 km深度上横向不均匀性更加显著;大地震基本发生在速度异常体或高低速交界区域。地震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P波走时均方根残差(RMS)从1.68 s降到0.82 s;地震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与地质构造年代具有一定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统计整理小浪底库区近场地震,对地震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计算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水库地震的活动特点,对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小浪底库区地震活动具有水库地震特征,且同时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  相似文献   
27.
收集2002年4月22日临城—隆尧交界处M_S 4.8地震震中周围120 km以内地震台站记录,利用Hypo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获得发震时刻为2002年4月22日03:34:39.02,震中位置为(37.40°N,114.57°E),震源深度为11.8 km。结合该地震现场考察报告,发现此次地震重定位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28.
利用2009年小浪底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后记录到的2009-2011年水库周围20 km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其中6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存在诱发地震活动,以弱震和微震为主,最大ML2.8。地震集中分布在2个丛集区,分别与库区的石井河断层、塔底断层有关。库区地震的张应力轴与构造背景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基本一致,倾角30°左右,表明这些地震是在受到一定的相对直立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可能与水库蓄水后库水载荷的长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
姚爱军  张新东 《岩土力学》2011,32(Z2):378-382
以某城市轻轨换乘车站基坑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深基坑两侧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围护桩桩身水平位移、桩顶水平位移和钢支撑轴力的变化以及基坑开挖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找出深基坑围护变形规律,以对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经验指导。分析结果表明:不对称荷载对基坑围护桩桩身水平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产生的不对称变形作用非常明显,在基坑一侧围护桩仍有较高安全系数的情况下,另一侧已经超限。基坑开挖导致两侧建(构)筑物产生不同的沉降。由于围护桩产生不对称变形,钢支撑的支护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0.
2008年汶川8.0级破坏性地震之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于2008年9月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以四川省雅安市为起点,北北西向上120 km范围内架设了27套流动台,开展为期近15个月的运行观测,对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深部构造形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