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骑田岭花岗岩体位于南岭中段,总出露面积约520 km2,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被它侵入的最新地层为早三叠世大冶灰岩,在岩体南侧不远处的早白垩世红层中,含岩性与骑田岭主侵入体岩性相近的花岗岩砾石及花岗质碎屑岩夹层,据此可以认定,骑田岭主侵人体的侵位时代为早三叠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广东省地质局南岭区测队(1959)在<南岭侵入岩>中,最早研究了骑田岭花岗岩体,指出它侵位于晚侏罗世之后和早白垩世之前.  相似文献   
52.
53.
初论华南加里东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在强度和广度上仅次于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人对于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报道较少,早期的研究甚至认为加里东期花岗岩一般不成矿。本文根据对近年来在某些地
区和矿床出现的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及相关矿化现象的初步研究成果,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调研,提出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
岗岩类与该地区钨锡等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某些加里东期
花岗岩、尤其是那些演化比较充分的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可能在晚阶段直接形成矿床,如湘东南的彭公庙、桂北的牛塘界、
桂东北的桂岭、右江地区的钦甲等花岗岩体,但是其重要性相对较小;(2)某些加里东期花岗岩可能为该地区较晚期的成
矿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如在赣南的石雷、粤北的梅子窝等钨矿床可能有这种情况,在湘南的益将,加里东期的石
英闪长岩为风化壳型稀土- 钪矿化直接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3)更为重要的是华南地区正是从加里东期开始进入了陆内
演化的阶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开启了以地壳物质重熔为主的华南大花岗岩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幕,标志着华南陆壳进
入不断成熟、亲石成矿元素不断向陆壳富集的阶段,多旋回花岗岩浆活动及其演化使钨锡等金属元素在燕山期花岗岩中高
度富集,并最终导致了华南地区举世瞩目的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4.
卷首语     
  相似文献   
55.
油麻岭钨矿位于桂北苗儿山复式岩体最南缘,矿化类型具有多样性,其中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白钨矿是矿区最 重要的矿床类型。本文对矿区成矿母岩中- 细粒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LA-ICP-MS 锆石U-Pb 年龄为212~215 Ma,属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3.73% ~78.68%)、 富碱(ALK=6.99%~8.36 %)、贫Ca(CaO=0.13%~0.96%)、贫Ti(TiO2=0.05%~0.27%)、弱过铝- 强过铝质(ACNK=1.03~1.28)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偏低(ΣREE=61.39×10-6~161.22×10-6),富集Rb 和Cs 大离子亲石元素及Th,U,Ta 等高场强元素,富成矿元素W (平均含量6.55×10-6),贫Ba 和Sr,强烈的Eu亏损(δEu=0.04~0.20)。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母岩与南岭地区典型的高分异S 型花岗岩相似。该岩体具备为钨矿的形成提供物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6.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石英、角闪石和黑云母等。将矿石切成圆柱体,用20% NaCl溶液浸泡260 h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分别在362℃、464℃、556℃和682℃,以及不同的围压和轴压下进行实验,13 h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产物中各种矿物发生了强烈的机械变形,黄铁矿和角闪石以脆性破裂为特征,而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石英和黑云母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 实验过程中硫化物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再活化,其产物主要有细脉和微晶两种。再活化细脉主要穿插黄铁矿碎斑,而在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和脉石矿物中未曾见到。细脉成分主要为黄铜矿,其次为磁黄铁矿,仅含少量闪锌矿。脉中磁黄铁矿颗粒较大,在超过200 μm的长度内光性连续,表明这些脉形成于冷却前的较高温度环境。随实验温度的升高,再活化细脉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且脉中黄铜矿对于磁黄铁矿的比例也加大。再活化微晶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为分布于同种硫化物碎粒之间或增生于碎粒之上的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微晶;另一种为沿黄铜矿裂隙分布的完全由黄铁矿构成的蠕虫状体。以这两种方式产出的微晶均为实验样品冷却过程中的产物。在556℃和682℃的产物中还出现黄铜矿对黄铁矿的交代反应现象。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的硫化物在变形变质过程中可同时以机械的和化学的两种方式发生再活化,并且再活化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机械再活化的距离和所造成的各种矿物间的分异都十分有限,只有化学再活化才是造成组分长距离迁移,形成新矿体的重要机制。脆性变形区的张性空间有利于再活化流体的运移和卸载,而韧性变形区则不利。铁硫化物在高温下的再活化产物主要是磁黄铁矿,而低温下则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的再活化能力明显地强于闪锌矿。同生沉积矿床在变形变质过程中的再活化,会在矿床中产生许多后生特征,这一点在研究矿床成因时必须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57.
CenteredbytheNanlingRange,SouthChinaisanimportantareaofmineralresourcesproduction,especiallyfornonferrous,precious,andraremetals.Manydepositsoflargeandsuper-largesizesarelocatedinthisarea,includingtheworldlargestantimonydeposit(Xikuangshan),severalworld-c…  相似文献   
58.
南极GRV9927陨石:一种可能的火星陨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 1 969年日本冰川学家首次发现南极无球粒陨石以来 ,南极冰原为人类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地外物质 ,包括大多数月球陨石及近半数的火星陨石。据McSween报道[1] ,已有 1 3个陨石确定为火星陨石 ,其中包括ALHA770 0 5和ALH 840 0 1陨石。 1 99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McKay等宣布 ,他们在ALH840 0 1火星陨石中发现了生命活动的遗迹。这一发现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并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因此 ,火星陨石的研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作者研究的GRV992 7陨石样品是 1 999年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  相似文献   
59.
金矿成矿流体特点及深-浅部流体相互作用成矿机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以中国一些典型金矿研究资料为基础 ,结合前人关于深部流体研究成果 ,分析对比了金矿成矿流体和深部流体的特点 ,总结了深部流体参与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表现 ,然后计算了深部富气流体的能量传递效应和富水流体在不同深度上的密度变化规律。认为深部富气流体主要是向浅部输送大量热能和部分有利于成矿的物质 ,而浅部富水流体下渗提供足够的水体 ,二者在中地壳的“低速层”附近交汇 ,发生相互作用并作用于围岩 ,在有利条件下演化形成成矿流体 ,最终上升到地壳浅部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60.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薄)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状块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除硫化物外(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铜铜银矿,螺硫银矿,磁黄铁矿等),硫盐矿物十分发育,主要有黝铜矿、车轮矿、硫砷铜矿、硫砷铜银矿等。该矿床中的银主要在喷流-沉积成矿阶段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