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江苏句容高骊山是早石炭世大塘期高骊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和镜下分析研究,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泥岩、硅质岩和砂岩。岩性组合显示高骊山组由4 个岩性段组成: ①粉砂岩段、②页岩段、③硅质岩和页岩互层段和④砂岩段。沉积类型分析显示,高骊山组主要发育滨海沉积、浅海--半深海沉积和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识别出滨海泻湖、深水陆棚、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等4 种亚相,泻湖泥质沉积、深水泥质沉积和硅质沉积、间湾、水下河道、朵叶间、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7 种沉积微相,以发育深水硅质沉积为特色。根据岩性和岩相变化,高骊山组是一个完整的三级沉积层序。该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显示,研究区在高骊山时期经历了一个三级海平面升降过程,控制了三级层序的发育。根据沉积构造分析,高骊山时期为挤压背景下的弧后前陆沉积。  相似文献   
122.
基于MODIS-NDVI的西藏林芝地区植被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藏林芝地区进行垂直带划分的基础上,运用MODIS-NDVI数据对2000-2009年四季不同垂直带的植被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带的NDVI年内变化特征不同,随着海拔下降,植被生长旺盛期由秋季变为冬季;2)10年内,海拔3 000 m以下垂直带的NDVI平均值除秋季增长外,其它季节都表现为降低,而海拔3 000 m以上垂直带植被四季都表现为增长;3)10年来研究区春季、夏季和冬季低于海拔3 000 m的区域,植被退化的面积大于趋好的面积,而海拔3 000 m以上区域,植被趋好的面积大于等于退化的面积,但秋季所有海拔带中植被趋好的面积都大于退化的面积.总之,作为低海拔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植被与高海拔寒温带和寒带植被分界线的海拔3 000 m,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分界线,分界线上下的植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而气温升高是导致植被变化的因素之一,人类活动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贻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翼形亚纲(Pteriomorphia)、贻贝目(Mytilida)、贻贝超科(Mytiloidea),大约有400种贻贝分布在世界各地,可适应淡水、潮间带至深海多种生境。本实验以贻贝科6亚科12属28种中国沿海常见贻贝的28SrDNA为目的片段,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运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演法分析了贻贝科的系统发生,并追踪贻贝科物种系统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贻贝亚科Mytilinae、偏顶蛤亚科Modiolinae、石蛏亚科Lithophaginae均非单系群。在属阶元,深海偏顶蛤属Bathymodiolus、贻贝属Mytilus和股贻贝属Perna为单系群。本研究发现应接受将原隔贻贝属Septifer分为Septifer属和Mytilisepta属的分类提议;应接受将原石蛏属Lithophaga中的膜石蛏亚属Leiosolenus提升至属的地位的分类提议。此外,短齿蛤属Brachidontes的单系性不被支持,刻缘短齿蛤Brachidontessetiger并未与短齿蛤属其他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上聚拢,亲缘关系较远,为不...  相似文献   
124.
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是加固深厚软黏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开展了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的现场试验研究。在试验过程中监测了加固区域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推算了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作用下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依据平均固结度理论, 分别计算了基于应力形式和应变形式定义的地基平均固结度。结果表明, 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堆载阶段。真空度随排水板深度的增加而衰减。基于应力和应变两种形式计算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分别为90.2%和91.8%, 表明地基土在预压期间已完成了大部分沉降, 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5.
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而目前相关规范计算该工法下地基土体的强度增长值, 往往会比实测值偏小。本文基于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的加固机理, 根据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下土体不同的固结特性, 提出了适用于真空联合堆载作用下土体强度增长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 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方便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6.
阿拉伯海北部的莫克兰增生楔是阿拉伯板块以低速、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主动陆缘构造,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依据2019年中国在莫克兰增生楔海域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浅地层剖面及多波束测深数据,并结合以往的调查成果,探讨莫克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浅表层识别标志。地震识别标志主要有似海底反射层(BSR)和振幅空白带2种标志,地形地貌标志包括海底麻坑、海底滑塌、丘状体、泥火山、冷泉系统等,水体标志主要为羽状流。在水深1000m和2900m的站位已分别钻获水合物样品。莫克兰增生楔丰富的水合物识别标志可能与低速、低角度的俯冲地质背景有关,使该区水合物存在指示兼具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综合研究区的异常标志分布特征,推测增生楔中部和西部的背斜脊及其附近区域是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7.

晚中生代以来, 华南地区同时受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菲律宾板块俯冲及后撤作用的影响, 壳幔结构复杂.深入了解华南地区深部地幔流模式和地幔各向异性特征是认识华南复杂的深部构造演化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的基础.本文采用三维全球地幔对流模型, 从软流圈剪切变形的角度计算了软流圈的各向异性, 尝试探讨了华南地区各向异性的起源和深部地幔流特征.华南地块东部, 软流圈各向异性呈NW-SE向, 各向异性主要来源于软流圈, 壳幔具有垂直连贯的变形特征; 南北构造带的中段, 软流圈各向异性大致为N-S向, 这一区域的造山作用虽然对岩石圈造成了巨大变形, 但是并未显著影响软流圈变形, 并且各向异性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岩石圈地幔; 在南北构造带中, 30°N可能是地幔各向异性的过渡带, 30°N以南的川滇地区, 软流圈各向异性的方向出现了环形特征; 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下的俯冲到达地幔转换带, 这种俯冲可能带动了西太平洋地幔向华南块体下的流动; 华南地区的软流圈流场自西向东显示出顺时针旋转的特征, 并在扬子板块东部与来自菲律宾板块下的西南向的地幔流相遇.

  相似文献   
128.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北部石膏矿区发生了20多起采空塌陷灾害。由于传统的采空区地表土体变形监测方法均难以满足采空区地面塌陷监测超前预报的要求,为解决石膏矿区采空塌陷监测预警机制缺乏的问题,邳北石膏矿区开展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监测预警工作。根据前期调查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成果推导石膏矿地面塌陷机理,并采用光纤传感器对采空区上覆松散层底部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深部岩土体位移监测及微震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当水位变动幅度、岩土体位移突然超出正常波动值时或接收到较强震动信号时触发报警,在地面塌陷发生前期进行有效的预警,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通过监测预警工作的实施,验证了这些监测预警手段的有效性,可以为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数据基础与科学依据,也可为石膏矿和其它类似条件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上新世-更新世过渡时期是地球气候由相对温暖的上新世向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模式转变的重要阶段, 也是现代气候和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野火作为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的扰动因子, 直接影响着地球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演变, 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泥河湾盆地NHA钻孔(175.2~106.0 m段)上新世-更新世过渡时期(2.89~1.78 Ma)333个沉积物样品的炭屑分析, 并结合孢粉分析结果, 揭示了泥河湾盆地上新世-更新世过渡时期野火活动历史, 探讨了研究段内泥河湾盆地野火活动对区域气候、植被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野火强度与火频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1)泥河湾盆地上新世-更新世过渡时期野火强度总体可以分为1个火强度较大的时期(2.74~2.32 Ma)和2个火强度较小的时期(2.89~2.74 Ma和2.32~1.78 Ma); 2)炭屑总浓度以及>125 μm粗粒炭屑浓度均表现出显著的41 ka斜率周期, 表明泥河湾盆地野火活动强度受高纬冰量驱动影响显著; 3)可燃生物量是影响野火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而植被类型对野火强度的影响较小; 4)火强度与火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同步, 表现为强度大-频率高、强度大-频率低以及强度小-频率高的3种模式; 5)2.60~2.14 Ma是研究段泥河湾盆地野火活动最强的时期, 表现为火强度大-频率高, 该时期泥河湾盆地受全球气候变冷影响, 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生物量较大, 气候波动频繁, 野火活动强; 6)强度大-频率高的火活动模式通常出现在气候转型期或古地磁漂移事件期间, 在2.60~2.56 Ma、2.15~2.14 Ma以及1.82~1.78 Ma出现的火强度和火频率峰值分别对应于Matuyama/Gauss古地磁倒转时期、Reunion正极性漂移事件以及Olduvai正极性漂移事件中后期, 可能与古地磁倒转引起的气候波动变化导致泥河湾盆地野火活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0.
缅甸位于中国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是“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西南通向印度洋、连接东南亚的便捷通道。缅甸固体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矿业投资前景,尤其是近年来缅甸政府陆续更新了矿业政策,对外国赴缅矿业投资的限制进行了优化,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缅进行矿业勘查开发,振兴缅甸矿业经济。文中介绍了缅甸地质与矿产资源概况、近十年勘查开发形势及主要矿山开发现状,重点解读了近年来缅甸政府颁发的新的《矿业法》和《矿业法实施细则》等文件,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缅甸矿业政策的新变化、新动向和新趋势,为中资企业开展缅甸矿业投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提出相关的建议,包括需要及时跟进矿业市场动态、了解在缅项目负面清单、科学把握政策要点、提前研判与缅甸政府合作的优劣模式以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笔者分析缅甸资源禀赋和矿业开发现状、深入解读缅甸新颁布的矿业法和矿业政策,对企业在缅甸矿产勘查和矿业投资合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