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鲁西中生代幔枝构造及其金矿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相互验证和综合分析的方法,论述了鲁西中生代地质特征和金矿床形成的关系。研究表明:鲁西地区中生代为典型的幔枝构造,它是华北地幔亚热柱的次级构造单元。鲁西幔枝构造由核部岩浆-变质杂岩、外围盖层拆离滑脱层和上叠构造断陷-火山盆地3个单元组成。在上叠构造断陷-火山盆地单元内,广泛分布幔源岩浆岩,包括中基性到碱性的侵入岩、富钾火山岩和煌斑岩;同时,由于幔枝构造的上隆,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放射状和环状断裂体系。结合前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龄数据,提出了鲁西中生代幔枝构造的活动经历了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2个高潮期。按照构造控矿的特征,鲁西幔枝构造中的金矿床可分为韧性剪切带型和外围拆离滑脱层型两种。  相似文献   
12.
山东坪上一带深层次构造岩发育 ,依其塑性变形矿物及其组合、同构造新晶和同构造变形晶所反映的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变形相构造岩、钾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和斜长石变形相构造岩 ,其变形时的温压条件为中压相系的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13.
岚山头含柯石英榴辉岩呈透镜状构造块体产于晚元古代含霓石碱长花岗质片麻岩中,其原岩为玄武岩浆分离结晶晚期堆积的辉长岩。该榴辉岩典型的共生矿物组合可划分为4个世代:①Cpx1+Mu1(OrPhen1)+Qz+Pl1;②Cpx2(Om1)+Gr1+Ky+Cs;③Cpx3(Om2)+Gr2+Phen2+Ky+Zo+Qz;④Pl2+Tl+Mrg+Phen3+Czo+Qz。它们分别反映4个变质演化阶段:前榴辉岩相阶段(M1)、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M2)、后榴辉岩相第一退变质阶段(M3)及后榴辉岩相第二退变质阶段(M4)。各阶段的变质条件;M1为P≤1.56Gpa,T=700℃;M2为P=2.74~2.95GPa,T=722℃~981℃;M3为P=1.34~1.54GPa,T=568℃~589℃;M4为P=0.61~1.04GPa,T469℃。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M2)末期的年龄为613.3±30.4Ma,榴辉岩相第二退变质阶段(M4)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313.49Ma。据上述资料再塑了一个较完整的顺时针PTt轨迹。  相似文献   
14.
山东坪上一带深层次构造岩发育,依其塑性变形矿物及其组合、同构造新晶和同构造变形晶所反映的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变形相构造岩、钾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和斜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其变形时的温压条件为中压相系的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与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为例,通过对野外露头沉积特征、骨架颗粒、重矿物组合等分析,讨论了研究区物源与沉积体系特征。研究表明:早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南方向,南部也有贡献。中、晚期沉积物源除来自西南方向和南部物源外,还受到来自盆地北东方向次要物源的影响。延长组长8之上与之下物源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延长组长8砂岩的岩屑以变质岩为主,少量沉积岩和火成岩;而延长组长6砂岩岩屑则以沉积岩为主,少量变质岩和火成岩,这表明长6沉积期盆地周缘、特别是盆地西缘抬升加剧,地层的剥蚀更强烈,致使大量较年轻的地层被剥蚀并加入源区母岩中。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为北西—南东向展布,西南区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北区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深湖区发育浊积扇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6.
苏鲁高压-超高压带的结构、变形特征及形成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由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变质岩石组合的构造岩片堆叠而成,自北向南可分别为9个构造岩片。这种复杂的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早期的变质变形作用控制,并被晚期构造作用改造。本文重点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变形进行了分析,自元古宙—中生代韧性改造事件可分为4期。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其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两次高压-超高压变质事件存在的可能,而且其新元古代的构造事件可与全球Rodinian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相对比。  相似文献   
17.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大巴山是NWW_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大巴山是侏罗纪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大巴山西侧为典型的叠加褶皱变形样式,三叠纪近东西向褶皱叠加上近南北向褶皱构成横跨型干涉变形图像。由此,确立了侏罗纪复合前陆的存在,证明中国东部甚至亚洲东部侏罗纪陆内造山的广泛性,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是波及亚洲中东部的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8.
以海底细长柔性管跨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管外流体流经管道时产生涡激振动的动力学特性及其相关影响参数。为了考察海底管跨的振动响应,将尾流振子模型与管跨的振动方程相结合,得到了流固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分别由两个变量为管跨位移和尾流举升力的偏微分方程描述。使用van der Pol非线性振子模拟作用在管跨上的振动尾流,通过实例的计算与分析,确定几个重要参数对管跨振动响应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对1949~1990年影响南京及周边地区(共九个站)的130个台风进行了天气气候和台风造成的风雨天气过程的分析,本文分析的结果有益于有关部门对气象情报信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首次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压力进行了研究, 发现中生界油藏主要为超低压油藏, 并且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油藏的异常低压差别显著.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地层剥蚀厚度增大和油藏抬升后温度降低值增加, 储层压力系数呈减少趋势; 延长组油藏抬升温度降低后使储层孔隙水的体积收缩量达0.82%~1.94%.这些指示了盆地在白垩纪末期长时间强烈抬升, 地层剥蚀和古地温降低作用是形成低压油藏的主要原因.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这种低压封闭体系对油藏的保存有利, 同时对油藏调整、油气运移再富集和油水分布等成藏方面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了陕北地区长6低压油藏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富集和长7砂岩透镜体不含水低压油气藏形成, 均与这种低压封闭体系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