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在推算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热量交换方面,海气交界的海水表面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子。因此,利用人造卫星的资料推算全球的海面水温是非常必要的。图1为海面水温的测定方法示意图。通常,船舶所测定的海面水温是采用吊桶取样法,或者用冷却水输入口测温法。这些方法可以直接求出海面下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海水温度。然而卫星所携带的红外辐射仪则可以遥感海面下数十微米的“表皮”水温。不难看出,船舶测定的是“点”温度,而卫星所测的则是“面”温度。  相似文献   
192.
该矿点位于石渠县城南约12公里的渣陇沟,为川地区调队六分队1:20万石渠幅区调工作中所发现。在踏勘与检查中,采用地表地质工作方法,采样为连续拣块。其主要矿种为锡,次为钨、钼、银、铅、锌、铜。该矿点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该地区还有可能找到新的工业体。矿床类型较特殊,且与金砂江南北成矿带存在相关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3.
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康定甲基卡锂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伟晶岩型锂矿床,目前对其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很少。本文对400多个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温实验,结果表明:CO2-NaCl-H2O包裹体和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相对数量呈渐变关系;在均一温度〈300℃时,CO2-NaCl-H2O流体的盐度低于盐水溶液的盐度,前者的压力均值高于后者。这说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CO2-NaCl-H2O流体逐步向盐水溶液演化,该过程与岩浆分异成因的阿尔泰可可托海及加拿大Tanco伟晶岩的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相似。CO2-NaCl-H2O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流体的主要成分是CO2和H2O,未测试出烃类物质,这与成矿流体属于深源流体、与岩浆活动有关相吻合;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水接近,碳同位素组成为-3.4‰~-7.3‰。此外,伟晶岩脉的形成稍晚于二云母花岗岩体。根据这些特征可推断出成矿流体源于花岗岩浆的结晶分异,晚期有少量建造水混入。  相似文献   
194.
张德  王顺金 《地球科学》1994,19(2):169-173
本文讨论了皖南锑矿辉锑矿的产形、形态、物性、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得出如下结论:辉锑矿形成于中低温热液环境,辉锑矿的a0值与形成温度呈负相关;辉锑矿为富Se,Te辉锑矿,Se,Te有综合利用价值;皖南锑矿带很可能是Se,Te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5.
公元1500年以来El Nino事件与中国降水分布型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近500年旱涝等级资料和公元1500年以来的El Nino事件的记录,用合成分析方法,讨论El Nino事件的有关年份,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空间分析特征。对1500—1990年间101例El Nino事件所作的El Nino当年的旱涝等级合成图表明:多雨地带在东北、黄淮地区和广东沿海,而干旱少雨地带在内蒙—甘肃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101例El Nino事件结束后的第一个非El Nino年的合成图,则表明其旱涝分布型几乎正好与El Nino当年的相反。1951—1990年间的9例El Nino事件当年  相似文献   
196.
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推断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文献中有关喜暖的亚热带作物苧麻、柑桔种植地点记录认为,13世纪中叶是一个典型的气候温暖期。由现代的作物种植气候区划资料推断,13世纪中叶我国中部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现代0.9—1.0℃,1月平均气温高于现代0.6℃以上,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高于现代3.5℃。新近得出的南宋时代杭州春季终雪日期的资料比原先公布的日期一般提早7天。这项新资料的分析表明,南宋时代春季气温至少不低于现代,原先的有关南宋寒冷期的论断尚须更多的新资料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97.
川北砂岩型铀成矿条件与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摘要〕张德芰,王有翔(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通过研究证实,川北地区几个已向国家提交储量的铀矿床、大量的铀矿化点及放射性异常点带,均赋存在所圈闭的某油气藏远景区内,该远景区受某油气藏构造控...  相似文献   
198.
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中,利用大气暴露面上沉积物恢复古环境的研究至今尚未展开.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二龙口剖面在二叠纪末位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内,为礁后开阔台地相,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界线附近沉积了较为完整的海相碳酸盐岩.该地层从下到上可分为1~31层.其中,上二叠统长兴组(1~6层)顶面为侵蚀不整合面,下伏于厚3~10cm(平均厚度约5cm)的古风化壳(7层).相较于1~6层,飞仙关组7~19层中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黏土矿物含量增高.而20~31层以泥晶灰岩为主,偶尔伴有薄层黏土岩夹层.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位于19~20层之间.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显示,风化壳以黏土矿物为主,主要为规则伊蒙混层(I/S)和少量伊利石.在扬子台地范围内不同的沉积相带中,该黏土矿物组合具有较好的地层可对比性,说明研究区长兴组之上风化壳中黏土矿物形成的主控因素可能是区域性的,如火山活动带来的外源沉积.结合其下伏围岩(1~6层)岩石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均缺乏淡水改造特征,可以判断该风化壳形成于加积模式而非改造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此种黏土矿物以规则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的组合方式,与二叠纪末出现的碱性、高温、缺氧的沉积环境一致.自7层向上,黏土矿物中伊蒙混层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且混层比逐渐减小,而伊利石、绿泥石、绿蒙混层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则与逐渐加剧的碱性-高温-缺氧的极端沉积环境有关.因此,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矿物对扬子台地二叠纪末古环境突变有较好的记录能力.  相似文献   
199.
北京下苇甸地区张夏组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下苇甸张夏组作为华北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一直以来是广大地质学者研究的重点。通过野外观察、实测,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XRD测试等技术,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张夏组的岩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其特征,对张夏组沉积相做了细致划分。通过研究,该区张夏组主要发育碎屑岩浅海相及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其中碎屑岩浅海主要发育过渡亚相及页岩局限浅海亚相;台地相主要发育局限台地、滩、潮坪亚相。通过岩性特征观察及剖面相组合,首次对研究区的滩进行了划分,将滩分为高能滩及间歇高能滩。总体上,张夏组表现为一个典型的离岸缓坡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由下向上水体加深,陆源碎屑沉积逐渐往后迁移,被碳酸盐岩沉积所取代,台地成熟。  相似文献   
200.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控制着鲕粒滩储集空间的发育。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主要为鲕粒滩微相。通过野外实测、薄片观察、X衍射等方法,阐明了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序列,并对张夏组鲕粒滩的勘探前景进行了展望,得出如下结论:(1)对下苇甸地区张夏组鲕粒滩储集性能有明显影响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压溶、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等。除此之外,硅化作用主要以围绕鲕粒的硅化套形式出现;(2)鲕粒白云石化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阶段,白云石晶间孔是鲕粒滩主要的储集空间。早-晚成岩阶段主要以鲕粒滩的压实-压溶作用为主,造成了粒间孔隙的急剧减少;(3)鲕粒滩压溶产生的缝合线及其伴生的溶蚀孔隙与白云石晶间孔构成的疏导-储集复合体系是鲕粒滩可能的油气储集空间,在证实中新元古界烃源岩供源的前提下,华北寒武系张夏组是一套潜在的勘探新层系,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