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51.
除个别大地震外,余震的分布区通常近似为椭圆形.目前,尚无人对余震分布形状进行理论研究.一般认为,余震是主震断裂残余滑动、能量重新分配导致岩石破裂的结果.所谓在某地发生余震,从力学角度表明该处增加一个力,使能量高度集中、断层滑动.岩石的这种受力状态可以用解析法求出.本文假定破裂端部能量积聚最大,并受剪切应力作用而破裂.研究表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2.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1989,9(2):191-194
COHMAP是美国全新世制图研究计划的缩写,其全称是CooperativeHoloceneMappingProject。这是一项由多个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的综合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复原、模拟和了解18,000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该计划主  相似文献   
153.
154.
在分布式信息环境中,元数据是描述、管理和组织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有效地查询、检索、利用元数据描述的共享资源,就存在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元数据的互操作系统实现了对元数据的检索、编辑等操作,进而加大加深数据共享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5.
Cd和As两种污染物的离子电荷不同,化学性质迥异,因此Cd和As复合型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难度大。某地农田土壤呈弱碱性,因受老旧废弃垃圾填埋场的影响变为弱酸性,土壤样品中Cd和As均超标,有效态含量高,水稻样品超标率>15.4%。实验室小试证明:生石灰可以降低Cd的活性,升高As的有效态,综合修复效果差;活性炭和矿物“微胶囊”因其吸附机制可同时降低Cd和As的有效态含量;活性炭钝化Cd的短期效应相与矿物“微胶囊”相当,钝化As的短期效应相比矿物“微胶囊”有一定的优势;矿物“微胶囊”的长期钝化效应最好,2年观察周期后活性炭效果归零,而矿物“微胶囊”效果稳定持续,有效态去除率最终可达90%。3种材料修复Cd和As复合污染型耕地土壤的综合性能筛选结果为矿物“微胶囊”(优)>活性炭>生石灰(差)。  相似文献   
156.
为了解决竖井冻土开挖难度大、人工挖掘效率低的问题,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重力式竖井掘进机,该掘进机利用截齿连续滚动向下、行走式掘进冻土,在竖井冻土掘进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截齿侵入深度是影响掘进冻土效率的重要因素。先采用三维软件建模,通过霍普金森压杆冲击试验,结合HJC压缩损伤模型原始参数,优化得到冻土本构模型参数;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耦合,模拟截齿在不同侵入深度下滚动掘进冻土,得到冻土在不同凹陷破坏深度下的截齿三向力、冻土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便于直观研究截齿掘进冻土过程,寻求最优截齿侵入深度。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截齿侵入深度增加,截齿三向力变大,冻土凹陷面积扩大,冻土应力向下无边界扩展递减;冻土与截齿接触区域应力、应变最大,远离截齿作用时冻土区域的应力、应变逐渐递减,其变化规律与截齿连续滚动掘进冻土特征相关;当冻土单轴抗压强度为9 MPa时,截齿滚动掘进冻土过程存在最优截齿侵入深度,为4 cm,此时冻土破坏特征明显,截齿滚动掘进冻土效率最高且能耗低。  相似文献   
157.
储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压力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发育异常高压沉积盆地的中深层进行有效的油气勘探,综合运用薄片、岩心常规、粒度分析、SEM等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渤中凹陷西北次凹储层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压力响应特征。得到了异常高压对机械压实具有抑制作用的有力证据。证实了不同胶结物类型有不同的压力响应特征。研究认为,每超静水压力7 MPa的异常高压可保存约2.0%原生孔隙。胶结强度的压力响应特征呈斜坡状:1陡坡段,远离高压界面的常压带→高压界面外280 m,胶结强度迅速增强,以弱胶结为特征,胶结物以自生黏土矿物为主,约占总胶结物的85%;2缓坡段,高压界面外280 m→异常高压带,胶结强度缓慢增大,以强—中胶结为特征,胶结物以碳酸盐为主,约占总胶结物的75%以上。在高压界面附近的常压带,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压力响应厚度比自生黏土矿物的响应厚度小,前者约280 m,后者430 m。研究区原生孔隙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可达0.77,表明原生孔隙发育的砂岩是优质储层。研究结果可为在异常高压发育的盆地中深层寻找优质储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8.
本文根据我国历史文献中的沙尘记载,讨论历年记录地点的南部边界的变动,指出南界地带的大致分布及其随北方地区的干湿气候条件而南北变动的特点.通过历史气候记录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南界地带的沙尘天气记录对北方尘源地区干湿气候状况有指示意义.文中根据南界地带的历史降尘记录对北方地区相应年份气候干湿状况试作推断,从而为北方干旱区气候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分析了用传统数据库管理移动对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移动对象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列举了移动对象数据库的几种应用,表明移动对象数据库在运动目标轨迹信息的存储管理与分析应用中起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0.
将秦岭淮河以北、90°E以东的广大地区呈现“多雨” 格局的年份称为“北方多雨年”,其中105°N以东地域降水偏多的年份称为“北方东部多雨年”。综合利用历史文献记录、树木年轮代用记录和降水量资料来确定近五百年间的北方多雨年份和北方东部多雨年份,并建立历史年表(1470~2007年)。指出,在过去的538年间有北方多雨年97年(发生率18.0%)和北方东部多雨年174年(发生率32.3%),二者均呈现阶段性集中出现的特点,各有6个长约 20~40年的频繁发生时段。在北半球和东亚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段内,北方多雨年和北方东部多雨年的发生频率明显地高于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段,这意味着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降水分布将可能出现北方多雨年频繁出现的情形。在最近百年的全球大范围急剧升温时段,北方多雨年的发生频率仅表现为高于冷时段而已,并未呈现随增温速率的加快而同步增高,这表明北方多雨年的发生率与温度背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