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采集自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格里斯巴赫亚阶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序列的自然伽马(GR)能谱序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沉积序列很大程度上受到410∶102.5∶42.6∶21.5的米兰科维奇旋回控制.晚二叠世上寺剖面位于古特提斯洋的深水环境,沉积速率较低,平均为5 cm/ka;二叠纪...  相似文献   
52.
53.
54.
介绍了研制H\|90B微机(能谱比活度仪的目的意义、仪器的定位、组成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并对仪器的工作原理做了必要的描述.文章还对有关测量方法及选用的仪器等进行了讨论.该仪器既可用于放射性(能谱测量并自动运算钾、铀、钍含量,又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建材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探头配置低本底铅室后,该仪器还可用于室内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55.
广东省强震观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春明  张彪 《华南地震》2001,21(2):58-63
介绍了国内外以及广东省强震观测的历史现状,以大量的事实、数据说明广东省强震观测工作过去的辉煌和目前的落后状况,提出了我省今后开展强震工作的设想,特别指出要改变以前强震仪除被动等待强地震外就无所作为的情况,扩展用途,增加显示度,为用户着想。  相似文献   
56.
FDY-9602微机γ和β岩芯编录仪(见图1),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仪器研究中心与地质总局地质处和西北地质局地质处三方共同努力,于1997年9月研制成功,目前已提供给西北地质局216队和203研究所试用。1仪器组成及用途该仪器由探头和操作台两部分组成。探头由各自独立的γ探头和β探头及公用底座组成。γ探头由Nal晶体和GDB44光电倍增管以及高压电源和跟随器组成。β探头由ST551对联三苯晶体和GDB52光电倍增管以及高压电源和跟随器组成。操作台中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数据测量分析及存储系统,点阵液晶显示器,低压电源以及触摸按键…  相似文献   
57.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变化范围很小,表明硫同位素来源单一,显示岩浆源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3325~18.694,207Pb/204Pb为15.588~15.663,208Pb/204Pb为38.454~39.008,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正常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β与△γ、V1与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显示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但地层源的成矿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东部当子沟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光释光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北支雀儿山北麓的当子沟, 保留了4 组末次冰期冰碛垄, 每组冰碛垄由若干道小冰碛垄组成, 是末次冰期多次冰川波动的理想地貌证据。为恢复该地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历史, 从这4 组冰碛垄中采集了7 个光释光测年样品进行年代测定。等效剂量采用单片再生法(SAR)和标准生长曲线法(SGC)进行测试。年代结果显示:第1~3 组冰碛垄形成于22.4-16.5 ka BP, 属深海氧同位素2 阶段(MIS-2), 大致与全球末次盛冰期(LGM)相当。第4 组冰碛垄形成于MIS-3。MIS-3 冰川规模大于MIS-2。第1~3 组9 道次一级小冰碛垄表明, 约在22.4-16.5 ka BP期间当子沟冰川经历了9 次小波动。冰川在稍早于22.4 ka BP达到MIS-2 的最大范围, 此后规模在波动中逐渐萎缩, 可能是冰川对MIS-2 后期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的响应。最里侧冰碛垄形成于16.5 kaBP, 可能标志着该地冰消期的开始。此后, 当子沟冰川大幅快速退缩。冰川融水在最里侧冰碛垄里侧低洼谷地汇集并被阻塞形成当子错。  相似文献   
59.
杉木中龄林和老龄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杉木中龄林(16 a生)和老龄林(88 a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动态进行为期2年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16 a生和88 a生杉木林年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3.6 t.hm-2和3.4 t.hm-2,两林分的年均凋落物总量差异不显著,凋落物总量、落叶量、落枝量、落花量以及落果量在2007年和2008年间差异都不显著.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量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0%~63%、21%~24%、1%~3%和10%~13%.16 a生和88 a生杉木林凋落物总量及各组分凋落量的月动态曲线呈不规则型.统计分析得出,88 a生杉木林的落枝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水分对杉木林凋落物动态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正>作为一项新的测绘手段,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其高速、高精度、非接触的测量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从20世纪90年代的每秒1000点到如今的超过100万点,其扫描速率有了多个量级的飞跃。同时其扫描精度也越来越高,100 m内测距精度优于2 mm。本文以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为例,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作业流程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炼化厂区改扩建中的作用。1某炼厂分馏装置区升级改造项目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