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珠海某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在工程勘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明论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特点。利用本所新购买的由日本生产的MCOHM-21型高密度地电仪,对珠海某防波堤进行了高密度电阻率方法测量,并对测量横剖面利用仪器本身配备的偏移软件进行处理,得到的彩色或灰阶断面图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防波堤断面的形态分布。对纵测线进行分段测量,采用脱机处理数据,给出整个纵测断面等值线图,反应了防波堤长轴方向上抛石的质  相似文献   
42.
含激电效应的CSAMT一维正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电体对频率域电磁波激发源的响应为电磁感应和激电效应的综合响应.传统CSAMT法进行数据正反演时认为大地介质电阻率是与频率无关的实数,而实际上因为激电效应,地下可极化体的电阻率是一个与频率相关的复数.为推进二者总体响应研究,并扩展激电法的应用范围,同时提高电磁法勘探的精度,本文基于Dias模型,以复电阻率代替不考虑地电体极化效应的直流电阻率,对CSAMT场源一维层状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为提取CSAMT信号中所含激电信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考虑激电参数后,视电阻率及相位响应曲线出现明显异常(包括远场、过渡场、近场);极化前后振幅比值异常峰值、相位差值异常峰值可直观体现激电异常;异常峰值与极化层层厚、埋深以及电阻率变化有连续的对应关系.认为从频率域电磁法信号中提取激电信息有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43.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海底金矿含水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底金矿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矿床的开采构成威胁,选择山东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135m水平沿脉巷道,采用地球物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巷道635m测线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岩体中的含水构造进行了坑道探测,利用三种装置(温纳装置(Wenner)、偶极装置(Dipole-Dipole)、Schlumberger装置)进行实施,相互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探测结果.温纳、偶极和Schlumberger三种装置的视电阻率反演结果反映在测线(-135m沿脉巷道)以下至30m深度为一高阻层,表明自-135~-165m的岩体中已不含水或含少量的水;测线以下30~60m段为低阻层,反映-165~-200m的岩体中含基岩裂隙水;测线以下大于60m的地段为特高阻层,反映-200m以下岩体含水性逐渐变差.该探测结果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调查分析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坑道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含水构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CSAMT的多偶极子源特征与张量测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电偶源多为单偶极子源,这种源明显缺点是各分量存在明显的弱区,Ex、Hy强的区域,Ey、Hx弱,很难进行360°张角范围内测量和矢量测量.为了克服传统场源布极方式的缺点,本文介绍了由两个偶极子组成的“L”型源,推导了“L”型源各个分量的表达式,并通过一个简单均匀半空间的模型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通过对“L”型源与偶极子源的辐射花样图和电流矢量图详细对比可知,在CSAMT测量区内多偶极子源遵从矢量合成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信号发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实现 360°张角范围内各分量不再存在明显弱区.在新的信号发射模式下,可解决矢量测量时信噪比不对等问题,并可减少张量测量时偶极源的布设次数.在“L”型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张量测量的研究,在一个事例中,计算了倾子、二维判别指数、坐标系的旋转等,结果表明张量测量明显优于标量测量,标量测量一般只适用于一维情况,当地质结构呈现二维或三维性时,标量测量结果很有可能给反演结果带来误差.  相似文献   
45.
电离层-空气层-地球介质(我们称为“地-电离层”模式)耦合下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研究在国内外较少.近年来,有学者做了相关的数值模拟,但没有考虑空气中位移电流的影响.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建立地质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R函数法进行“地-电离层”模式水平电缆接地偶极源的电磁波场强公式推导,同时考虑电离层和空气中位移电流的影响.在验证方法可靠的前提下,进行了数值计算.探讨了“地-电离层”模式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响应特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电离层和空气层中位移电流的影响,“地-电离层”模式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的特征与地球半空间可控源电磁波的特征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前者除了有近场、远场外,还存在由于电离层影响下场强衰减变小的波导场.并随着收发距增大和频率的增高,出现了电场和磁场方向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大地电磁(MT)响应的反演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地球内部的电导率分布.因为大多数三维反演方法的反演结果都会受到初始模型的影响,因此在三维大地电磁反演中,使用好的初始模型非常重要.尽管均匀初始模型广泛用于三维反演,但一维的初始模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一维模型较均匀模型可以更恰当地描绘地球内部的实际电导率变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分两步进行的三维反演方法,该反演方法尤其适用于海洋大地电磁研究.该方法首先反演得到一维初始模型,进而依此反演三维电导率结构,并且这两次反演中均考虑了表层三维地形变化.该方法测试了含有不同地形变化(凹陷、平滑变化、槽形和方形高原地形)和不同三维棋盘类型异常(尖锐或平滑横向电导率变化)的三维电导率模型.文章比较了基于所提出方法获得初始模型和基于地形校正方法得到的初始模型,还对基于本研究方法得到的三维反演结果与基于不同的均匀初始模型得到的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利用新引入的模型矢量参数的方向信息讨论了这些反演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和有效性.文章还揭示了新引入的模型向量参数可用于显示反演的收敛性,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47.
从CSAMT信号中提取IP信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SAMT信号数据进行反演时,认为电阻率是一个与频率无关的实数,而实际上因为激电效应,地下可极化体的电阻率是一个与频率有关的复数.从CSAMT信号中提取激电信息可以加大激电法的使用范围,并可以提高CSAMT法勘探的精度.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现状,介绍了从CSAMT法信号中提取激电信息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深埋长隧洞前期勘查中工程地质调查与CSAMT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玛柯河-贾曲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实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有机结合。依据区域地质条件、岩石电性特征和岩层的沉积环境,按电阻率的高低范围及变化特征将13 km长的CSAMT电阻率断面划分为4个不同部分进行解译,其中,断层破碎带的解释结果与野外岩石露头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吻合较好。作为一项新物探技术,CSAMT法可为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50.
利用2008年以来辽宁地区流动重力网观测资料,探讨了该地区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小地震震中分布的关系,分析认为:(1)测区重力场出现高值异常现象,重力场异常时空动态变化与该区构造活动密切相关;(2)辽宁地区近年来所发生M3.0级以上中小地震震中分布多位于重力异常高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