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利用青藏高原55个气象站1971-2011年冬季(12月-翌年2月)逐月降雪量资料分析了冬季降雪的气候特征,得到高原冬季降雪总体上呈现东部和南部多、西北部和雅鲁藏布江中段少雪的分布特征,相对变率分布与降雪的分布几乎相反且变率大,以30°N为界高原降雪存在南北反相的变化趋势即北部降雪有所增加而南部减少.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结合相关分析进行降雪分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40 a来高原降雪的演变特征和长期气候趋势.结果表明:降雪分布清楚地反映了高原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即高原南部迎风坡、冷暖气流交汇处降雪多,而背风坡、北部降雪少;近40 a降雪呈现“少-多-少”趋势,1980-1990年代期间降雪明显偏多,大约1970年代中期发生了由少雪到多雪的突变现象,其中南部2个区分别在2007年和1988年出现了降雪减少的突变现象;降雪具有显著的准14 a年代际变化和准8 a周期变化,且存在年代际特征.  相似文献   
92.
岩溶隧道掌子面不采取支护措施,极易成为突水灾害的常发部位,其又为隧道施工的工作面,突水灾害势必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岩溶隧道掘进过程中,掌子面与前方含水构造间的隔水岩盘厚度留设问题非常关键,决定着突水灾害的发生与否。对掌子面前方隔水岩盘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岩盘质量与岩溶水压是主导因子。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岩溶隧道开挖过程,研究隔水岩盘安全厚度与其主导因子的相关变化规律。基于非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能简单快速预测掌子面前方隔水岩盘安全厚度的数学模型,并为工程实例所验证。该预测模型具有简易、快捷、实用等特点,为岩溶隧道隔水岩盘安全厚度的预测提供了一个为现场工程师所接受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比较了基于AMSR-E被动微波数据的3种土壤冻融判别算法在青藏高原相关地区的分类精度。3种算法分别是:双指标算法、决策树算法、判别函数算法。本文选取了来自青藏高原那曲、玛曲、阿里3个地区土壤温湿度观测网的地表温度数据,并结合AMSR-E被动亮温数据,对上述算法在以上地区的分类精度分别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间,相较于干旱区微波信号来自深层土壤的难以准确探测,在青藏高原半湿润半干旱区算法可取得相对较好的判别准确率;双指标算法相较于其他2种算法,在观测区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且夜间分类精度高于白天;实测数据存在资料代表性不普遍即网格所包含站点信息量不够的问题,这也是后续工作中提高分类精度值得关注的着手点。  相似文献   
95.
沙漠化过程及其影响评价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明确指出“沙漠化”(Dcsertization)一词与通常所应用的“荒漠化”(Desertification)一词在概念上有差异,并阐述了“沙漠化”的主要含意是:在相似的气候条件下,过去未发生和出现类似于沙漠地表形态和景观的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管理二者相吻合,半荒漠则有可能因过度开发利用而沦为“人造沙漠”(False Desert)或“人为沙漠”(Man-made Dcsert)并不断扩展与蔓延。本文就导致形成“人造沙漠”的一些过程及其对于社会的影响予以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参考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和卫星广域网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界面操作特征,利用现有卫星遥感资料、自动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探空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资料等观测资料,以及已研制的有关西藏高原的降水预报预警模型、物理统计诊断模型和三维云模式预报模型等,同时考虑西藏高原地区雷达资料应用的地理障碍,设计构建了西藏高原短临天气预报预警系统。通过可视化简单编程指令代码语言环境实现了能集成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的信息分析功能、适合西藏高原的短临天气预报预警的实用系统。  相似文献   
97.
文章通过建立花岗岩类类型与地球动力学之间的联系,试图利用分类清楚、测年准确的花岗岩解决本区地壳及造山带演化过程。根据K2O等地壳成熟度的指标,得出了该地区地壳性质由不成熟→半成熟岛弧→成熟陆壳演变;构造环境由不成熟岛弧→成熟的"大陆化"岛弧→大陆碰撞带演化。总结了东天山地区经历了三大地壳演化时期,分别为前寒武纪基底演化阶段陆核及超大陆形成期;古生代古亚洲洋形成演化期和中生代特提斯―印欧板块碰撞阶段板内演化期。反演出了东天山造山带经历了俯冲汇聚及不成熟陆壳形成阶段→弧―陆碰撞及半成熟陆壳形成阶段→碰撞造山及成熟陆壳形成阶段→陆内造山及陆壳改造阶段→中生代板内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8.
采用2000~2011年6月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拉萨市4个气象站6月平均地表温度对拉萨市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市在近12年内地表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地表温度达到最高为28.49℃,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14.12℃.在空间分布上高温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城市周边区域,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向外扩张,在2007年6月拉萨市地表温度高温区分布范围最大,其中纳木错东部和林周县的高温区增加最显著;在利用实测的地表温度与MO-DIS反演的地表温度做相关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4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检验,两种地表温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因此MODIS地表温度反演产品适用于大范围地表温度和城市热环境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克列米科夫采是保加利亚最大的一个铁矿.经过长期地质勘探工作摸清了矿床的基本特征后,于1957年投产.随后,发表了阐述个别的地质、矿物和其他问题等一系列著作.在进一步研究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新资料,本文将予以介绍.地质和矿物特征矿床位于延展到索菲亚北郊的中古地台西部之南坡,离索菲亚东北方向16公里,紧靠克列米科夫采村.本区的地质构造主要由沉积岩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朱克里希纳默蒂用一种特殊的时间带通滤波器揭示了长期天气过程中大气低频波的三维结构及其活动方式。1983年6月他在京讲学时指出,应建立低频天气学作为长期预报的基础。本文是这项研究工作已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虽然只揭示了夏季风期间印度洋及南亚地区850毫巴上30~50天经向传播的低频波,但方法具有开创性,故全文译出。为使台站同志掌握这种滤波器,我们将村上胜人1979年导出的滤波公式作为附录刊于文后。克里希纳默蒂讲学时还谈到用 FGGE 期间的资料研究了全球、全年各层等压面上的30~50天低频波,除肯定本文的结论外又发现一种生命史长达50天以上的低频风暴,它生成在热带,向高纬运行,消失于极地。并发现季风区和极区这种低频波的响应最大。而非季风区则小,分析低频波的垂直结构表明,它是正压的,最大功率谱在200—300毫巴。他取1961—1976年全球逐月(共192个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图研究3~6年周期的南方涛动,发现高低压带也呈纬向分布并沿经向移动,波扰在某些年份来自南(或北)极,如61—65年波扰来自南极向北移动,而72—76年则来自北极向南移动,其间为过渡期波扰来源不甚明显。可见槽脊线呈纬向的低频波均取经向传播方式,这可能是由气流切变的对称不稳定造成的。它与纬向传播的中、高频波有本质差异。30~50天周期的低频波扰源来自赤道,而南方涛动的高压则来自极地,故赤道和极地可能存在低频不稳定机制。大气中的低频波生命史长达几年,如能掌握其活动规律,则有效的外推预报时效将比高频波长得多。这样能使长期预报建立在天气动力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