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第19届国际沉积学大会(ISC,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于2014年8月18—22日在瑞士日内瓦大学顺利召开。来自50余国家、950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学者240余名,分别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长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能源企业。  相似文献   
82.
赵建康  张勇  崔进 《探矿工程》2010,37(3):55-58
对水源热泵回灌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详细介绍了北京市顺义区某小区水源热泵压力回灌试验情况、工程应用情况及压力回灌应注意的事项。试验及工程应用表明,利用潜水泵扬程建立的压力回灌系统是可行的。理论分析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回灌井回灌量的降低有其必然性,而非完全因为固体颗粒物堵塞及化学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3.
针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 与黄土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不匹配等问题, 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 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诊断, 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普效应、整合资源、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产权分离、广泛融资等发展战略, 以期为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基于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镜下特征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溶蚀作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三叠系溶蚀作用发育普遍、现象丰富、对储层改造作用明显,是研究区最为重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下”的岩石学特征是成岩作用的沉积基础。长石的溶蚀在该区最为常见,胶结作用弱、局部见方解石和方沸石溶蚀,碱性条件下石英弱溶蚀。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决定了克百断裂上、下盘三叠系储层的孔隙空间类型和孔隙的垂向演化。岩石类型、泥质含量和沉积微相等因素控制储层中溶蚀作用的发育程度及分布。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把政务信息作为宣传工作、推动工作和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工具,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该局编发政务信息73期,共计216条,信息上报量在全省18个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排名第三,录用量排名第六,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6.
受流体异常高压影响而发育的异常孔隙(砂)砾岩储集层成为深层油气储集层和油气勘探研究的热点之一.测井、钻井及试油结果揭示,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广泛存在流体异常高压,且与(砂)砾岩储集层含油性及产能具有密切关系.在试油地层压力实测数据标定下,利用测井资料等效深度法对古近系沙河街组分层系、分地区进行了地层压力计算.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7.
深厚软土地区基坑常用基坑被动区加固的方法来控制支护体系变形.以珠海深厚软土地区某基坑工程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基坑工程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被动区土体加固深度及加固宽度对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和桩后土体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被动区加固深度和加固宽度的增加,桩身位移量和桩后土体沉降量均逐渐减小;桩身位移量和土体沉降量的减幅随着加固深度和加固宽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故加固区存在最优加固深度和加固宽度,分别为10 m和12 m左右;桩后土体沉降影响区域范围为2 H,坑外地表最大沉降点在距围护桩0.5 H处.  相似文献   
88.
块状砂岩因其厚度大、储层物性较好而成为深水沉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重要的目标。沉积构造相对简单,但变化迅速且组构特征多变。为了探索不同块状砂岩的成因及其联系,建立预测性地质模型,首先将南堡凹陷东营组深水块状砂岩分为2类8种岩相和10种岩相组合,其中单期砂层顶部常含漂浮状砾石,形态多变、内外源均有。本区块状砂岩成分成熟度差,结构成熟度不稳定,粒度累积概率曲线反映了3种搬运过程:多流体改造型、三角洲前缘继承型和混杂快速冻结型。成因分析认为,块状砂岩以砂质碎屑流搬运为主,真正碎屑流和颗粒流次之,并见部分砂质滑塌成因;常与浊流、泥流、泥质滑塌沉积伴生,发育5种相序组合,其中砂质碎屑流-浊流、砂质碎屑流-泥流组合最常见。高密度流体内沉积物浓度分层与特殊的流速剖面共同控制下塑性层流与牛顿紊流间的界面控制了漂浮状砾石搬运和沉积。最后,建立了陡坡带外源型、陡坡带内源型和缓坡地内源型深水沉积过程及块状砂岩发育模式,为断陷盆地深水沉积砂岩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
首先总结了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法和混合调谐滤波法等研究方法,然后利用这些方法分析了ASTER数据,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研究效果。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与光谱角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以贵州省数据库录入系统为例,分析了基于元数据管理的地灾系统的创建、数据组织和数据调用,体现了该系统配置灵活、易维护等特点。元数据技术能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