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6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921篇
测绘学   717篇
大气科学   850篇
地球物理   812篇
地质学   2501篇
海洋学   585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362篇
自然地理   55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人同时看到长白山天池怪兽 专家表示能在天池生存的只有极少数几种冷水鱼 不少当地人认为怪兽只是吸引旅游的一种方式 长白山天池怪兽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并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从上个世纪初的地方志记载,到近十几年来的游客目击,天池怪兽这个未明生物频频出现,仅见诸记载的就有三四十次,目击者多达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电话线和Modem互联通讯的原理及应用,详细论述了在这种组网方式下如何通过SLIP协议(或PPP协议)实现SCO UNIX主机和Windows主机、SCO UNIX主机相连来实现文件的远程传输,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03.
西藏纳木错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和湖面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U系、14C年龄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纳木错沿岸的拔湖约1.5~8.3m和8.3~15.6m的T1和T2分别形成于末次盛冰期以来约(11.81±0.10)~(4.22±0.09)kaB.P.期间和(28.2±2.8)kaB.P.左右.该套湖相层的孢粉组合、地层和湖岸堤的分布表明,在末次盛冰期期间,纳木错湖面主要波动于拔湖12~20 m之间,但湖面最低可达拔湖约8m.区域植被主要为以蒿和莎草科为主、含松和桦的草原.在约11.8~4.2ka B.P.期间,湖面波动于拔湖2~9m之间,区域气候整体较为暖湿.其中全新世大暖期出现在约8.4~4.2 ka B.P.期间,气候温暖湿润,区域出现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气温可能比现今高约5℃,降水量可能比现今多100~200mm,湖面扩张并升高,最高可达拔湖约10m.  相似文献   
104.
云南滇池微生物对磷循环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表明当解磷菌的种群与繁衍量大于聚磷菌的种群和繁衍量时,底泥中的磷向水体迁移,反之,水体中的磷向底质迁移、聚集。这个事实令人信服的证明了微生物对磷循环的重要作用。滇池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于矿产资源评价的地球化学块体方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一些优势矿种将变成紧缺矿种。扩大储量 ,缓解矿产资源危机已成当务之急。国家制订了“立足国内、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以谢学锦院士为首的研究组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的概念发展了一套新战略和方法技术用于找矿研究。具体分 3步 :(1)对一个大的研究目标域 (譬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 )某个金属元素的资源潜力进行评价 ;(2 )根据研究目标域的资源潜力指出最有远景的大型矿 (矿集区 )的靶区 ;(3)结合地质地球物理遥感资料对靶区 (远景区 )做进一步的优选缩小。1 资源潜力评价首先在研究目标域内根…  相似文献   
106.
地下水空间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危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无外来水源的情况下 ,水资源问题只能就地解决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 ,地下水一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 ,随着近几年用水量的骤增 ,地下水过量开采已造成了诸多的环境地质问题。如何对地下水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已成为急迫解决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使得水资源管理工作由传统模式大踏步跨入了现代化的动态管理模式。正如其它软件一样 ,组件技术的出现 ,为GIS应用系统开发体系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出路。因此 ,基于组件技术开发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7.
被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6):473-475,489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降解、挥发、根滤、稳定、泵吸等作用机理,达到去除土壤、水体中污染物,或使污染物固定以减轻其危害性,或使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化学形态的现场治理技术.植物修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在累积与超累积植物的寻找筛选、植物对重金属等有害物的耐毒和解毒机理、植物修复现场环境调控及根际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8.
华山花岗岩的包体特征及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华山花岗岩中包体的形态、大小、成分和分布等特征分析,论证了华山花岗岩成因的多源性和多源岩浆的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从概念内涵和应用目标出发,认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应该分为质量现状和污染程度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在土壤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异常成因识别、污染元素累积速率和土壤污染程度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