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黑龙江镜泊湖地区全新世火山位于镜泊湖西北侧的"火山口森林"和蛤蟆塘两个地区.本次研究分别在"火山口森林"地区的Ⅰ号火山口、Ⅴ号火山口(大干泡)的一、二旋回层和蛤蟆塘地区的Ⅻ号火山口外围的第一旋回层的火山渣中取了3个碳化木进行14C 测年,其结果分别为3430±60 a、2470±120 a、2470±110 a和3490±140 a(其中Ⅴ号火山口的碳化木进行了两次测试).根据本区存在3个火山旋回和其他地质特征以及树木的最老年龄推测,该区最后一次火山活动可能在1000~2000 a之间,并且两次火山喷发间隔大约在1000 a左右,由此证明镜泊湖火山是东北地区最危险的火山之一.另外,由于"火山口森林"地区和蛤蟆塘地区的玄武质岩石在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所含的包体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表明该区在3490 a BP前地幔存在着强烈的不均一性,其原因可能与地幔柱的三级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尝试运用沉积速率摇摆匹配方法来获得淤泥质泥炭系列样品的日历年龄,并与单个<‘14>C年代、时序已知系列<‘14>C年代的日历年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采样厚度较小的情况下,沉积速率摇摆匹配方法可以获得较小的日历年龄区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采样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系列<‘14>C年代贝叶斯校正也可以获得理想的日历年龄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地质填图、3D扫描仪以及全站仪测量等技术手段,取得了大邑断裂活动时代与最新构造变形样式的初步证据。大邑断裂所在地区白垩纪和新近纪地层的褶曲变形时代应在新近纪末—早更新世,而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是全新世,其最新构造变形样式主要表现为全新世地层的褶皱,在地貌上表现为多个山前鼓丘。这些鼓丘单个平面形态呈椭圆形,沿山前呈雁列状分布,延伸长度为2.5km。根据鼓包的剖面形态,推测大邑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盲断裂  相似文献   
14.
系列14C样品贝叶斯法日历年龄校正研究已成为当前14C年代学中一个热点,系统综述了时序已知、时序间隔已知和时序间隔近似已知系列14C样品日历年龄校正研究的历史、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在树轮、泥炭、地层等领域上应用进展,对影响系列样品贝叶斯分析获得14C日历年龄区间的主要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归纳.大量事例研究结果表明系列样品贝叶斯分析的实质在于贝叶斯方法从统计的角度灵活地把地层信息以概率方式加入到14C日历年龄校正过程中,获得比单个14C年代校正精度更高的日历年龄.  相似文献   
15.
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带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金辉  陈杰  郑勇刚  李锰  胡军 《中国地震》2001,17(2):221-230
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带是帕米尔和天山新生代造山带间一个重要的活动构造边界,通过对其活动构造特征的详细地质调查和大比例尺填图,可将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带进一步划分为吉勒格由特断裂带、乌恰地震断裂带和木什断裂带3段.吉勒格由特断裂带的地表破裂为一系列的断层陡坎和偏转的冲积扇,经过别尔托阔依河出山口处时,切割了T1至T3堆积阶地.断裂带在T1、T2和T3阶地的断层陡坎高度分别为0.67m、3.90m和36.50m.对采自T2阶地顶部和底部的粉砂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测定的初步结果分别为8900aBP和10500aBP,因此对T3、T2阶地以来的滑动速率估计分别约为3.5mm/a、0.8mm/a.断裂的前缘开挖的探槽揭示出全新世以来有4次古地震活动.乌恰地震带主要切割克兹勒苏河的T3阶地后缘,沿断裂带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断塞塘和断层陡坎.1985年8月23日在乌恰地震带上发生Ms7.4地震,地震最大位错为1.5m.根据断层陡坎计算出断裂的滑动速率约为0.54mm/a.卡帕河的东岸探槽同样揭示出有4次古地震活动.在乌恰地震带的东端,木什断裂带地表长度约6km,由数十条左阶排列的反向断层陡坎(坡向北)组成,沿这些断坎多处可见冲沟被断错,横跨断层陡坎的探槽揭示出3次古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探槽揭露的坎前堆积物中保存有灰黑色的古土壤,覆盖在崩积楔的项部,代表当时剥蚀或侵蚀的古地面,成为限定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的重要测年材料,古土壤14C测年的可靠性对恢复断裂带古地震时间序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流水沉积物热释光测年适用性和测年数据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 ,对滇东、滇西地区几条主要河流的低阶地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多方法的综合测年 ,获得了该区主要河流低阶地沉积物的堆积年代及其阶地面的形成时代 ,该区I级支流T1阶地堆积于 4 50 0~ 110 0 0aB .P .,其阶地地貌面形成于 4 50 0~ 50 0 0aB .P .;T2 阶地堆积于 90 0 0~ 2 2 0 0 0aB .P .,该级地貌面形成于 90 0 0~ 10 0 0 0aB .P .;主流T1阶地的堆积年龄为 90 0 0~ 170 0 0aB .P .,阶地面形成于 90 0 0~ 10 0 0 0aB .P .;T2 阶地的沉积年龄为 150 0 0~ 4 50 0 0aB .P .,阶地地貌面形成于 150 0 0aB .P .左右。同时 ,通过阶地堆积时期古气候、古环境的分析 ,探讨了该区低阶地地貌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河流阶地作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变化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对南京市长江南岸全新世河流阶地的23m厚钻孔沉积物,采用细颗粒石英单测片再生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OSL)测年,并对沉积物中的植物碎片等进行了<‘14>C测年,样品的OSL年龄和经树轮校正后的<‘14>C年龄吻合.测年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释光(TL)、光释光(IRSL)、碳十四(^14C)和孢粉分析等测年方法对延怀盆地及毗邻地区几条主要河流的低阶地进行了年代学综合研究,测定了低阶地沉积物的堆积年龄,估计了低阶地地貌面的形成时代,初步探讨了低阶地地貌面的成因。结果表明,用这些方法测定的河流低阶地年龄,可以用作研究最新构造事件的年代学标尺。  相似文献   
20.
古地震~(14)C年龄的日历年代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要概述了古地震14C年龄转换成日历年龄的必要性和树轮校正曲线研究历史以及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树轮校正方法和相关校正软件,分析了日历年龄区间变宽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正确理解14C年龄及其时间标尺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