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802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岩溶山区城市地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因素,由于成本和工期等原因无法详细查明所有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源,导致各种灾害事故频发。目前对于隧道工程灾害评价方法多依靠专家打分,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且部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岩溶山区轨道交通工程—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统计其26段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灾害发生位置、类型,仅选取明显相关地质灾害风险因素作为评价因素,根据灾害类型和地质灾害风险因素的位置关系反演出灾害发生频率与地质灾害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岩溶山区城市隧道工程风险灾害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灾害发生频率与评价体系分段结果吻合程度均在69%以上,评价体系能够较好预测灾害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972.
塔木素地区的构造稳定性对其作为高放射性废料处置预选地至关重要,需要进行全方位系统调查与安全评价。结合野外地质资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技术对该地区3条断层的断层泥及其围岩进行矿物组成和铁化学种分布特征研究发现:① 塔木素断层(F2)围岩和断层泥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断层泥中含少量粘土矿物而其围岩几乎不含粘土矿物;样品中均只含氧化性铁。② 乌兰铁布科断层(F4)围岩和断层泥中矿物以粘土矿物和方解石为主,见有微量黄铁矿,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伊蒙混层;断层围岩中只含还原性铁,但断层泥中含有少量的氧化性铁。③ 除样品TMS04不含方解石,那仁哈拉断层(F7)围岩和断层泥均含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及少量方解石,粘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和伊利石、蒙脱石;在断层泥及围岩中均检测到氧化性铁和还原性铁,除TMS04中氧化性铁含量较高于还原性铁以外,其余所有样品中氧化性铁含量均稍低于还原性铁。断层泥和断层围岩的矿物组成和铁化学种分布特征与断层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其差异性显示塔木素地区断层与深部和外界的复杂连通性关系,总体显示断层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73.
在粤西云开地区东冲组内发现以双壳类占绝对优势的中奥陶世动物群,包括双壳类:Praenucula cf.sharpei Babin and Gutierrez-Marco,P.sp.,Homilodonta regularis(Portlock),Similodonta similis(Ulrich),S.cf.cerys Cope,S.sp.,Trigonoconcha acuta Sanchez,Concavodonta sp.,Arcodonta sp.,Sthenodonta cf.eastii(Tata),S.sp.,Nuculites cf.cylindricus(Portlock),N.sp.,Phestia sp.,Cardiolaria? sp.,Inaequidens cf.davisi Pojeta and Gilbert-Tomlinson,I.sp.,Mytilarca? sp.,Cyrtodonta sp.,Modiolopsis spp.,Carminodonta sp.,Famatinodonta sp.等及若干未命名的新属,同层产出的还有三叶虫和腕足类等.双壳类化石个体小、丰度高、分异度高,以古栉齿类占绝对优势,该发现丰富了我国及世界中奥陶世双壳类动物群,为研究区中-上奥陶统的划分对比以及华南板块古地理重建增添了新的古生物学证据,特别是为研究双壳类的早期演化和奥陶纪早期双壳类辐射演化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974.
竹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寒武纪早期发育一套深水硅质岩系。该岩系由纯硅质岩夹少量白云岩、页岩所组成。硅质岩中微晶石英含量均超过85%,还含有少量碳质、燧石及微量绢云母。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硅质岩的SiO2含量较高,平均为93.4%;Al2O3和TiO2含量较低,分别为0.19%~1.45%和0.01%~0.09%,TFe2O3为0.053%~0.342%,Al/(Al+Fe+Mn)比值为0.58~0.83,平均为0.71,Eu/Eu*为0.74~3.61,平均为1.65,表明其硅质主要来源于生物本身或其生命活动产物,海底热液活动亦提供了一部硅质物质;同时,硅质岩具有较低的TFe2O3/TiO2比值(2.16~12.56,平均值为5.86)和Al2O3/(Al2O3+Fe2O3)比值(0.65~0.87,平均值为0.78),Y的正异常(Y/Ho值为34.81~60.19,平均为47.0)及Ce的负异常(Ce/Ce*值为0.28~0.92),表明它们形成于远离陆源物质干扰的边缘海盆环境,且Ce负异常从底部到顶部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记录了寒武纪时期扬子北缘被动陆缘裂谷盆地不断扩大,水体逐渐变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5.
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之一的甘肃北山地区,其地下水动态规律研究对于安全地地质处置有着重要的意义。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数据可从网上免费获取,为分析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提供了可能。利用GRACE数据和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数据反演了甘肃北山地区2003—2012年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甘肃北山区域地下水储量变化呈约0.26 cm/a下降趋势,且由西向东方向,地下水储量变幅呈减少趋势;区域地下水储量变化与同时期的降雨量关系不大。采用的基于GRACE-GLDAS的反演方法对于缺乏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的区域尺度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6.
土地和海洋是国家的疆域,而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居住和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土地管理是涉及发展改革、农业、国土、房管、住房城乡建设等多部门的综合业务管理.因土地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土地的使用和流转复杂、管理困难,给我国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介绍以宗地为基础单元的土地及土地商品属性的全流程业务成果管理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将三维技术应用了地楼房管理中,达到了三维地楼房的直观立体化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977.
华南地区位于东亚壳体东南缘,包括东南地洼区和江南地洼区两个典型的华夏型地洼区,该区多阶段的复杂构造–岩浆演化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并导致大量多因复成热液铀矿床的形成。这些花岗岩体、断裂构造及铀矿床的空间分布均具有分形特征。东南地洼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为1.6800,明显大于江南地洼区的1.5939,显示前者更有利于热液铀成矿作用的发生。花岗岩体空间分布盒维数D总体上随其规模增大而增大,较大的周长–面积分形维数DPA会导致盒维数D增大,显示其构造–岩浆活动的复杂性增强。其中燕山晚期、燕山早期和印支期较大的D和DPA显示其更有利于热液铀成矿的发生。华南地区热液铀矿床空间分布盒维数为1.0254,明显小于两个不同构造区断裂构造空间分布的分维值,表明华南地区铀矿床的发育程度低于断裂。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断裂和成矿演化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其分维值随时间逐渐增大,到中晚期断裂分维值增高至超过临界值后才有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成矿分维值显著增大。多阶段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分形演化导致了华南地区多因复成热液铀成矿的分形分布。  相似文献   
978.
宇宙成因核素~(10)Be揭示的北祁连山侵蚀速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脉侵蚀速率的大小和时空分布信息是研究山脉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和地貌演化的关键切入点,其大小是受气候还是构造控制争论已久。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为从千年至万年尺度上定量研究流域平均侵蚀速率提供了一种先进和快捷的技术手段,为揭示侵蚀速率与现代气候和构造地貌因子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提供了基础。利用该方法对北祁连山近现代侵蚀速率进行了研究。所采集的9个流域现代河沙样品,结合前人数据进行共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侵蚀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8.7~833 mm/ka,北祁连山中段的侵蚀速率约为323 mm/ka,该区侵蚀速率与降雨量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与流域平均坡度呈现很好的非线性关系,揭示坡度是该区侵蚀速率的最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对比北祁连山地表平均侵蚀速率和该区域的断层垂直滑动速率发现整体上该区域地表侵蚀速率要低于祁连山北缘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反映了北祁连山正处于地形抬升和生长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79.
系统回顾了冰核对云和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冰核对云的宏微观特征、对流系统结构和强度、辐射、雷电、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影响途径,并从云微物理过程的角度解释了其影响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通常情况下,冰核浓度增加,冰晶浓度增大,云滴浓度减小,云的生命史延长;2对于发展阶段的对流云,冰核在温度较高的过冷区活化使潜热在中低层提早释放,增加了对流系统中层不稳定能量,促进了对流系统的发展;3卷云中冰核浓度的增加,改变了冰相水物质与液相水物质的比例;削弱或抑制了卷云中同质核化,增大了卷云中冰晶粒子的平均半径;4冰核浓度的增加,能够使到达地气系统的净辐射增加;5冰核浓度的变化能够引起雷电活动发生频次和强度的变化;6冰核浓度增加,引起降水量的变化不确定,即降水量增加、减少或者变化不显著的情况都可能存在。这些结果为改进数值模式中冰核活化参数化方法提供指导,从而提高数值模式对云和降水的预报能力;同时为人工影响天气选择合适的人工催化剂和撒播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采用海浪模式(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SWAN)与风暴潮模式(Advanced Circulation Model,ADCIRC)的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2011年第11号超强台风南玛都期间,风暴潮对海浪的影响。通过对比耦合模式和非耦合模式模拟结果,发现对于该超强台风过程,台风中心附近的大浪区内风暴潮对海浪有显著影响:在台风中心沿前进方向的右前方,风暴潮使海浪波高减小;在台风中心和台风中心的左后方,风暴潮使海浪波高增大。台风进入台湾海峡之前,风暴潮对海浪波高的最大影响为10%左右;进入台湾海峡后,受地形和潮汐潮流的影响,海浪波高受到的最大影响增大到25%左右。上述结果对台风期间的海浪模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