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相对温暖气候背景下的历史旱灾--1784~1787年典型灾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德二 《地理学报》2000,55(Z1):106-112
研究温暖气候背景下的1784~1787年发生在我国东部的持续大范围严重干旱事件.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绘制历年旱灾和饥荒地域实况图,并将各地河湖干涸的记载列表显示.推算在旱情最严重的1785年,苏州夏季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近于-60%,低于最近50年的极值.有关成因的讨论指出:该个例发生于太阳黑子活动周的低值阶段,大气环流呈现纬向环流强的特点,干旱盛期处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前一年.此外,还指出该个例伴生严重蝗灾和疫病.  相似文献   
92.
引言精确预报流域融雪径流峰值时间,是水电厂引水管理和融雪洪水预报的前提。虽然已对融水在积雪的中垂直流动进行了一系列观测,但对以整个流域范围为目标的山地积雪融水的扩展研究极少。因为融水在倾斜积雪中的运动状况太复杂,难以采用直接观测方法,因此常用流域水文曲线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3.
94.
地震活动的随机标度和非线性标度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地震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研究了地震活动的随机性质.当不考虑震级范围时,全球地震活动、人震的余震和区域震群均有以幂次律为特征的长尾现象.地震的强度由震级确定,具有一特定震级的地震可形成一个地震活动系列,很多这样的地震活动系列就形成具有各种震级的地震的集合.不同地震系列间的统计特征由随机标度来表征,随机标度表明了由地震震级分类的不同地震系列间统计时刻的标度关系.为了统一地方、区域和全球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特性,引入了非线性标度率.  相似文献   
95.
在天气预报中,地形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某一测站而言,地形是不变的,但它对降水的影响却随着天气形势而变化.我们以西安地区1970年——1988年5月—8月的大降水天气为例,分析了在不同形势下,秦岭大地形对西安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中国的小冰期气候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二 《第四纪研究》1991,11(2):104-112
根据由历史文献资料复原的气候序列和树木年轮、冰芯记录以及冰川、沙漠、湖泊资料,作者认为,我国的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90年代结束。这期间最寒冷的时段是17世纪20年代—90年代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文中指出小冰期时我国的寒潮、梅雨、尘暴、干旱灾害及降水变率的特点。将我国的资料与欧洲、日本的资料拼图,并与北美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其中寒冷时段在欧洲的出现略早于东亚,而我国出现的若干个最寒冷的10年则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97.
南京湖山大隆组放射虫和牙形石及其指相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克信  吴顺宝 《地球科学》1992,17(3):295-300,T001
  相似文献   
98.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下沟组重力流水下扇沉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重力流水下扇由四种岩相组成:1.砾岩相,属水下碎屑流沉积;2.砾质泥岩相,是多成因的;3.砂岩相,系高密度浊流沉积;4.粉砂岩泥岩相,为低密度浊流和正常湖泊沉积。细分为十五种亚相。岩相的空间配置关系表明水下扇是由突变性洪水事件(和水下滑坡)-水下碎屑流-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的重力流系列形成。本文对重力流沉积从层序结构、沉积体形态、岩相变化和构造控制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中国历史文献档案中的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我国的历史文献记录是古气候、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来源,对古全球变化(PAGES)研究计划的目标时段——近2000年(人文记录和自然记录并存的时段)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介绍了我国古文献中的古气候、古环境记录的概况和各项记录如水、旱、雨、雪等的数量统计,综述了这些记录被用于重建定量的气候序列、绘制历史气候复原图、编制古环境事件年表、获取高分辨率的古气候信息诸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0.
碎屑岩储集层质量在此指其渗透率和孔隙度。影响储集层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沉积方面和成岩方面。沉积方面的因素包括粒度、磨圆度、分选系数和杂基含量等,成岩方面的因素包括压实强度、溶蚀孔隙含量、胶结物类型和含量等。一种砂岩储集层的质量往往是多种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理清每个因素的具体贡献率是确定主控因素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一种分析各种沉积和成岩因素对储集层质量定量贡献率的方法——单因素比较法,并以渤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砂岩为例进行了演示分析。该地区东营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与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岩储集物性差异巨大,计算了各个因素对这种差异的贡献率,确定了主控因素:杂基含量差异的贡献率为78.5%,是主控因素;粒度差异的贡献率为2.7%,分选系数差异的贡献率为1.5%,自生黏土矿物含量差异的贡献率为15.9%,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差异的贡献率为2.3%,溶孔含量差异的贡献率为1.5%,压实强度差异的贡献率为1.7%。沉积因素的综合贡献率为各沉积单因素的贡献率之和,为82.7%;成岩因素的综合贡献率为各成岩单因素的贡献率之和,为18.4%(其中溶孔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反,即为-1.5%)。因此,沉积因素是导致该储集层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