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震活动的随机标度和非线性标度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地震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研究了地震活动的随机性质.当不考虑震级范围时,全球地震活动、人震的余震和区域震群均有以幂次律为特征的长尾现象.地震的强度由震级确定,具有一特定震级的地震可形成一个地震活动系列,很多这样的地震活动系列就形成具有各种震级的地震的集合.不同地震系列间的统计特征由随机标度来表征,随机标度表明了由地震震级分类的不同地震系列间统计时刻的标度关系.为了统一地方、区域和全球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特性,引入了非线性标度率.  相似文献   
12.
短周期地震波的方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前言大地震是由几个独立的较小事件组成的复震(多重震源),这种概念早已有人指出(如宫村等,1965)。就日本附近的地震而言,很早就从1953年的房总近海地震(宇佐美,1956)到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石川等,1983)进行了多次详细研究,清楚地了解了震源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将根据复震模式分析所期待的震源谱  相似文献   
14.
动态规划法确定灌溉用水定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二英  刘小山 《地下水》2008,30(4):80-83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是实现水资源优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着水资源不足和保证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因此科学地确定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是实行微观定额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今后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核定取水许可数量、建立水权分配制度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确定各种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15.
16.
在现阶段的岩土工程中,通常采用人工识别的方法来判别岩样种类,不仅耗时长、专业性强,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准确率不理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逐渐被应用于岩性的自动识别,开启了岩样分类的新路径。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4种典型岩样(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和砂岩)的细观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Inception V3卷积网络模型和迁移学习算法,建立了岩样细观图像深度学习模型,并完成了训练学习。结果显示:模型在训练1 000次后,训练集中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2.77%,验证集中的分类准确率为76.31%。其中,验证集中的砂岩识别准确率为97.28%,泥岩识别准确率为81.85%,泥质砂岩识别准确率为72.59%,砂质泥岩识别准确率为72.35%。与现有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本识别模型不仅可以自动识别岩性极为相近的岩样,而且具有较好的识别准确率、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BCT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外形完整、根尖发育完成或接近完成、无龋坏、无充填及牙髓病治疗史的上下颌磨牙40颗(共计136个根管)。应用CBCT测量各磨牙根管工作长度,以直视下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为标准,判断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并且和RVG、根管长度电测仪测量结果比较。结果:CBCT(根管腔测量法;根长度测量法)的准确率分别是84.56%、91.91%,而RVG、根管长度电测仪的准确率分别是58.09%、86.03%。经统计学检验,CBCT测量的准确率与根管长度电测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G测量与其他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BCT与根管长度电测仪测量磨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均较高,但各有其优缺点,CBCT可作为临床根管测量方法的一种有效的补充,而在RVG图像上测量根管长度的准确率不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工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产量也不断增加。由于MNMs尺寸小、结构特殊,具有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其进入环境后潜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河口和近岸海洋环境是MNMs的“汇”,研究已经发现MNMs进入海洋环境后会发生与淡水不同的物化性质与行为特征,由此可能导致与淡水中不同的毒性效应。本文针对MNMs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进行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于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分析回顾了海气关系的季节变化和时间—空间尺度依赖性。内容包括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表征方法、区域变化、季节变化和随时间、空间尺度的变化,以及表面风速和海气湿度差对表面潜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的相对贡献。表面湍流热通量和海表面温度变化关系在中纬度海洋锋区和副热带涡旋区显著不同。在中纬度海洋锋区,海洋过程对海表面温度变化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因而表现为海洋强迫作用,并且冬季比夏季更大。在副热带涡旋区,表面湍流热通量对海表面温度变化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表现为大气强迫作用,并且夏季比冬季更为明显。在阿拉伯海西部地区,夏季海洋过程对海表面温度变化影响明显,表现出海洋强迫作用,而冬季以表面湍流热通量影响为主,表现为大气强迫情况。在孟加拉湾、南中国海和菲律宾海地区,无论冬夏季都表现为大气强迫作用。在中纬度海洋锋区冬季和阿拉伯海西部地区夏季,海洋强迫随时间尺度增长而增强,而在其它地区和季节,存在由较短时间尺度的大气强迫为主向较长时间尺度的海洋强迫变得重要的转换,转换的时间尺度大约在20~40天。在中纬度海洋锋区,海洋强迫作用随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20.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人工纳米材料(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简称MNMs)具有尺寸小、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因而其具有独特的三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其强度、韧性、比热、催化能力、导电率、扩散率、磁化率、光学、电磁波吸收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普通材料。因而其被广泛的应用于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国家安全领域。然而,随着其日益增加的产量和广泛应用,MNMs不可避免地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生产、贮存、运输、消费、处置或回收再生产)中被泄露到环境中。这些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MNMs进入环境后,是否会导致特殊的毒性作用,从而给生态系统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其潜在的环境效应和健康风险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MNMs可以有多种途径进入海洋,本文为了探究MNMs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什么样的毒性影响,主要通过典型人工纳米的生物毒性,人工纳米材料的放大和积累与人工纳米材料与其他污染物共存的影响这3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典型人工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