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3人轻伤。地震灾区主要涉及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等市、县的共25个乡、镇(团场)及呼图壁县城、玛纳斯县城等城市的部分区域,灾区面积12450km2。本文在概述震区地震构造环境及地貌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等规范,介绍了各结构类型房屋和生命线系统的破坏情况及震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表明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以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破坏为主,安居富民工程在地震中起到了关键的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42.
纸房断裂位于新疆东北部, 是北天山地区一条NW向活动断裂, 全长约140 km, 其北接阿尔泰山, 南临东天山, 东接戈壁阿尔泰山, 其周围多次发生过大地震。 纸房断裂缺乏历史地震记录, 为典型的地震空区, 且位于Ⅰ、 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断裂活动和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 无人机航测、 开挖探槽和年代测定, 认为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以右旋走滑性质为主, 兼具有逆冲性质, 最新一次事件发生时间为1730~5170 aB.P., 单次事件垂直位移约为0.5 m, 最近地震离逝时间应大于1730 aB.P.。 通过对断裂附近发育的两个小型绿洲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断裂活动对绿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3.
胶莱盆地东北缘为胶东东部地区重要金矿成矿区,宋家沟金矿床为该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盆地及盆缘断裂的约束和控制,金矿体呈斜列展布,成群成带密集产出,矿体规模不等,品位、厚度及产状变化大。崖子断裂为该金矿床的导矿构造,荆山群及莱阳群为金矿矿源层,盆缘断裂所派生的NE向次级断裂严格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金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找矿标志的总结,指出该区找矿方向,认为盆地边缘并在盆缘次级断裂发育地区找矿潜力较大,对中生代盆地边缘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李平  胡培强  胡伟华  岳跃破  王娟 《吉林地质》2012,31(2):84-86,90
为了实现在植被覆盖区提取蚀变信息,本文依据地物波谱理论,结合研究区地质控矿构造特征,分析特征数据空间载荷因子特征和工作区内已知矿床、矿点及矿化点附近异常色调的不同空间特征的灰度值,以及异常色调的空间特征分布概率,建立适合北方落叶时相多光谱数据的多元统计蚀变信息提取模型。该模型成功地应用于吉林省东部小西南岔地表植被严重区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栖霞市虎窝顶矿区金矿床位于栖霞市金山境内,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成因上属于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以条带状、透镜状为主,矿体规模中等,厚度、品位变化较大,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少量黄铜矿,矿石结构以晶粒状结构、压碎结构为主,次为填隙结构、乳浊状结构、包含结构、镶嵌结构、骸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网脉状、浸染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构造和胶状构造。矿石类型主要为原生矿石,矿体围岩主要是新太古代栖霞超单元回龙夼单元条带状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  相似文献   
46.
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路基压实密度原位测试新技术-附加质量法,并对其原理、方法、技术、使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叙述,最后认为该方法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吐鲁番西南的盐山口和燕木什断裂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 ,两者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 .5 8± 0 .0 5与 0 .0 7± 0 .0 1— 0 .35± 0 .0 3mm/a。用电法、断层气及甚低频方法对燕木什断裂进行了观测 ,显示该断裂从出露端向东延伸 30 0 0 m,深度为 2 5— 15 m。因断裂规模小 ,现今活动差 ,仅燕木什断裂在未来有发生 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48.
应用马尔可夫过程回答给定地震次数下房屋处于各种破坏状态下的概率、达到某一给定破坏状态之前房屋所能承受的地震次数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9.
张元胜  宋德新 《内陆地震》1996,10(2):181-186
1990年乌苏5.2级地震是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网改造以来,发生在监视区内的第一次中强地震。地震前出现了大面积、多井孔的地下流体异常,显示出了异常在空间上的一些变化。(1)震前异常形态复杂多样。由于不同的观测井其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以及观测参数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表现出的异常形态也各不相同。另外,异常井孔的受力方式和受力性质的不同也是形成不同异常形态的重要原因。(2)位于震中区的观测井出现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外围地区;震中区异常出现时间较晚,外围地区异常出现较早,表现出异常从外围向震中迁移的变化图像。(3)与地震震中处于同一构造带的观测井(泉)容易受到震源应力的牵动和影响,出现异常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0.
北天山西段库松木楔克山山前断层新活动特征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松木楔克山山前断层是位于北天山西段再生造山带北缘一条重要的边界断层,是本次新发现和确定的一条活动断层。断层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主要由4条断层斜列组合而成,单条断层长度为9~13 km,在晚更新世~全新世仍在强烈活动,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错动量为3~4 m,垂直活动速率为0.23~0.33 mm/a,全新世以来的垂直错动量为0.5~0.8 m;中段断层活动错断了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地貌,形成多级断层陡坎和长约8~10 km的地震形变带,晚更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5 mm/a;西段自晚更新以来无活动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