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柴北缘锡铁山一带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退变PT轨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聪  张立飞  张贵宾  宋述光 《岩石学报》2009,25(9):2247-2259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榴辉岩以透镜体的形式存在于花岗质片麻岩和副变质片麻岩中.根据矿物组合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角闪石榴辉岩.在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首次发现了柯石英假象.利用榴辉岩中Grt-Cpx-Phn矿物温压计.结合绿辉石中存在柯石英假象包体的现象,得到锡铁山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51~791℃,2.71~3.17GPa,证明了锡铁山地区与柴北缘其他地块一样,也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通过PT视剖面图计算了榴辉岩退变的PT轨迹具有2个阶段演化特征:即先等温降压,然后再降温降压的PT轨迹.详细的岩石学研究探讨了榴辉岩在退变过程中,各矿物的成分和结构的改变过程.石榴石在等温降压过程中成分变化不大,而在角闪石出现后,其边部镁铝榴石含量明显降低,进而形成了韭闪石+斜长石的冠状体.绿辉石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贫硬玉化改造,而后形成了Di+Ab+Amp的后生合晶.多硅白云母分解形成白云母+黑云母及少量石英及钾长石的组合.角闪石随着温压条件的降低由钠钙质闪石逐渐向钙质闪石转化.  相似文献   
12.
陕西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床的矿层分布于层状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中上部,由拉斑玄武质岩浆侵入现存空间就地分异形成。岩浆演化早期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是Fe、Ti、V在残余岩浆中逐步富集成矿的重要机理。含矿岩体的矿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061±7Ma,成岩成矿构造环境为中元古代裂谷,岩浆源区为弱亏损地幔。  相似文献   
13.
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地球动力学是地球化学与地球动力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20世纪末期地幔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随着人们对板片-地幔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地球化学效应的认识,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已经从地幔不均一性本身拓展到具体俯冲板片对地幔成分的影响。这个拓展为我们认识地球内部的运作机制、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和地幔不均一性的尺度等重要科学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系统回顾了大洋玄武岩成因与地壳物质再循环、大洋玄武岩源区的岩石学性质、板块俯冲与大洋玄武岩成因、大陆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成因和板片-地幔相互作用以及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动力学等方面的突出进展,对化学地球动力学领域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万宝沟群位于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中段,主要由溢流相玄武岩、火山和陆源碎屑岩以及灰岩组成。万宝沟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高Ti碱性玄武岩和低Ti拉斑玄武岩,前者具有高的Ti/Y(502~660)、Nb/Y(0.8~1.6)值和Ti O2含量(2.76%~4.97%),与OIB类似;后者具有相对低的Ti/Y(383~439)、Nb/Y(0.3~0.4)值和Ti O2含量(1.80%~2.49%),与E-MORB类似。SIMS锆石年代学结果表明万宝沟玄武岩形成于新元古代(762±2 Ma)。野外地层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万宝沟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裂谷或者初始洋盆环境,代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峰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和大陆深俯冲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青藏高原北缘北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北缘分别发育有2类不同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带.北祁连山为典型的环太平洋型俯冲带,榴辉岩锆石的SHRIMP年龄为464 Ma±5 Ma.而柴北缘为典型的大陆俯冲型变质带,片麻岩锆石中的柯石英证明柴北缘是一超高压变质带.石榴橄榄岩中的超硅石榴子石和橄榄石中的钛铁矿等出溶反映其形成深度大于200 km.柴北缘榴辉岩的原岩具有MORB和OIB的特征,并与北祁连山榴辉岩的年龄相同,代表早古生代祁连洋俯冲变质的时代.而含柯石英片麻岩的锆石和石榴橄榄岩超高压变质年龄均为423 Ma,代表大陆地壳深俯冲发生的时间.北祁连山和柴北缘很可能是一个俯冲带从大洋俯冲到大陆碰撞的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普遍被认为是古南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在西南天山含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我们在哈布腾苏和科普尔特2个地区识别出这一套基性-酸性火山岩.在哈布腾苏剖面,该套火山岩以酸性岩为主,在野外作为构造岩片与高压-超高压榴辉岩与蓝片岩相间产出...  相似文献   
17.
柴北缘超高压带中锡铁山榴辉岩的变质时代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宋述光  张聪  李献华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11,27(4):1191-1197
锡铁山地体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中部, 是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体由花岗质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和相对较少的榴辉岩透镜体组成。大部分榴辉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后生合晶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改造。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但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并且以前对锡铁山榴辉岩相变质时代的认识一直与相邻的绿梁山、鱼卡和其东部的都兰等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年龄有明显的冲突。本文通过锡铁山榴辉岩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获得榴辉岩相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3±3Ma,与鱼卡地区榴辉岩的形成年龄一致,代表大陆俯冲时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年龄。该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锡铁山榴辉岩地体的变质演化和大陆地壳深俯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滇西高黎贡变质带热史演化与变形时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NS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热演化史和变形时限不清晰。本文选取变质带内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其斜长角闪岩包体和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和K Ar法地质测年,获得40Ar/39Ar年龄结果为33.7~10.18Ma,K Ar年龄结果主要集中在10~13Ma和16.7~22.8Ma。据野外地质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认为高黎贡山变质岩的变形时限为35Ma之后。综合研究区内40Ar/39Ar年代学和裂变径迹年龄结果,变质带热演化史显示高黎贡变质带在24Ma伴随部分基性岩浆侵位并隆升,古温度降低至350~300℃, 12~10Ma变质带继续隆升冷却至300~220℃,此后经历缓慢冷却过程,约5.5Ma降至120~60℃,热年代学年龄数值结果显示从南向北隆升幅度差异。  相似文献   
19.
陕西商南松树沟橄榄岩体的成因及侵位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宋述光  苏犁 《岩石学报》1998,14(2):212-221
陕西商南县松树沟橄榄岩体是秦岭造山带中具重要意义和争议较大的岩体。本文通过岩体的结构、构造变形及相应的变质作用研究,提出了该橄榄岩体是由超基性岩浆在壳幔过渡带结晶而成,并经历了与围岩一致的麻粒岩相(≥800℃)条件下的早期塑性变形以及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退化变质条件下与逆冲上升有关的韧性剪切变形。从而证明了松树沟橄榄岩体并不是上地幔岩石的残片,而是由岩浆在深部地壳环境下结晶而成并以固态构造侵位于地壳的上部。岩体的上升过程与晋宁期华北克拉通向南仰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曹毅  宋述光 《中国区域地质》2008,(10):1646-1653
榴辉岩是大洋和大陆俯冲带的重要岩石类型,在研究俯冲带的形成过程、热结构、壳幔相互作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天然和实验样品中石榴子石、绿辉石等矿物的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变形影响因素等的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矿物显微和超微变形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榴辉岩的变形特征对恢复俯冲与折返过程的意义及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